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问责研究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问责研究[20200511190617]
摘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的国有经济一直处在迅速的发展中。不可否认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渠道大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流失速度之惊人,流失量之大,已经成为了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急需要对其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事后的问责进行研究。基于此现状,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就我过国有资产流失做了大量的研究,接下来我将就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现状、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相对应的问责机制,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国有资产;资产流失;问责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标 4
(三)研究方法 4
二、基本概念界定 4
(一)国有资产 4
三、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现状研究 5
(一)国有资产合法流失渠道的分析 5
(二)国有资产非法流失渠道分析 6
四、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6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6
(1)职能、产权管理混乱 7
(2)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主体不明确 7
(3)分级管理界限模糊,责权利失衡 7
(二)国有资产经营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 7
(1)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激励机制 7
(2)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约束监督机制 7
(三)“小金库”的存在--当前最突出的资源流失原因 7
(四)境外金额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8
五、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责制机制构建 8
(一)明晰界定经营者责任, 做到经营者权责对等 9
(二) 完善与配套制度的协同配合 9
(三)高度重视问责文化建设,创建一个优秀的经营者问责的气氛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问责研究
引言
我国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促进和保障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关注的热点,也寄予这我的要求与期望。 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俨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如何使国有资产受到有效的保护,如何让国有资产能够高效的运营,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成为重大理论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鉴于本课题比较宏观,导致研究着手实际难度较大,所以课题的研究以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他人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为了使得研究更加贴切,更具有实际意思,学生在参考文献的同时,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自己所在县的县政府官员进行了一次实地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恰好遇到一件与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问责相关的事件。当地官员描述事件如下,县政府的一位城乡规划部的主任,在处理两户农户的农户农田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法的原则,私自对其中一户农户多给予了几十万的补偿,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事件发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部门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而是之后另一户农户知道收到差别对待,而去法院进行诉讼,相关部门才介入其中,发现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收监。可惜的事,对于此次事件,判案过程较久,在当事人被收监期间,一直在对其进行各项调查,直到此刻,案件还未给出审判结果。但是在这次访问中,学生发现更加明确的了解到了我过国有资产流失的实际情况以及其问责过程,结合参考的文献,使得对于课题的研究更深一步。于此同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件大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原正厅级巡视员杨先静因涉嫌滥用职权致18.9亿元国有资产流失一案,11月4日下午在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至2011年,被告人杨先静在担任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分管全省矿产资源矿政管理工作期间,滥用职权,违规决定分立、延续万庄铁矿探矿权、转让范桥铁矿探矿权、出让周集铁矿探矿权,导致国家财产损失189158.12万元。到底是什么,让现在的国有资产流失变得如此普遍与严重。因此,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已经必不可少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于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上,不仅仅需要在事后进行问责,还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者的约束与监督。两个方向同时抓起,才能起到最好的的效果。接下里,学生便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问责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的流失的现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我们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责制度。结合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国有资产流失的问责现状,从而寻找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有效防范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研究对策、的思路进行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运用的有文献分研究法,以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中的问责等中外著作为主,为本文作理论铺垫,结合导师的意见及论文的研究方向,了解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及其问责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实际访问,结合实际情况,进而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中的问责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促进和保障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关注的热点,也寄予这我的要求与期望。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值得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深入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要通过大量的文献的查看,充分深入理解该问题;其次,还需进行现实范文,还要澄清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无论国有资产是以哪种渠道流失的,最终都使国家利益收到了顺海,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从而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起到改善作用。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国有资产
在我国立法中,基于本国国情并借鉴已有立法,可以给国有资产做出下述定义:国有资产即全民所有的财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接受赠予所形成的,或者凭借国家权力取得的,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
(二)国有资产流失
国务院法制局在主持修订的《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办法》中,给国有资产流失下的定义是:指违反法律、国家法规及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我们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单位和个人通过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侵犯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的行为,以及损害国有资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明确三点:第一,国有资产的损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责任的负责人,既是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第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受害者——国家,归根到底是人;第三,就是流失的过程一级结果。无论法律手段或非法手段,只要是损坏或侵吞国有资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问责机制
什么是问责机制 问责制是指问责主体对其管辖范围内各级组织和成员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
问责机制,最终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谁来负责的问题。人民赋予的权力,需要对人民负责。因此,问责机制将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实施。政府问责的规范,必须基于健全的问责机制,一个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负责,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三、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现状研究
我国的国有资产是各族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在当前,由于产权关系并不顺利,物业管理薄弱,再加上金融,金融和经济秩序紊乱,使国有资产以惊人的数量的大量损失,具体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分散”的管理系统和统计方法,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准确。不过根据专家统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损失在8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天1亿元。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估计,我国公共部门(包括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 12%。[10]毫无疑问,极其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国有资产的损失,这样的管理提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的国有经济一直处在迅速的发展中。不可否认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渠道大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流失速度之惊人,流失量之大,已经成为了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急需要对其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事后的问责进行研究。基于此现状,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就我过国有资产流失做了大量的研究,接下来我将就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现状、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相对应的问责机制,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国有资产;资产流失;问责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标 4
(三)研究方法 4
二、基本概念界定 4
(一)国有资产 4
三、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现状研究 5
(一)国有资产合法流失渠道的分析 5
(二)国有资产非法流失渠道分析 6
四、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6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6
(1)职能、产权管理混乱 7
(2)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主体不明确 7
(3)分级管理界限模糊,责权利失衡 7
(二)国有资产经营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 7
(1)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激励机制 7
(2)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约束监督机制 7
(三)“小金库”的存在--当前最突出的资源流失原因 7
(四)境外金额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8
五、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责制机制构建 8
(一)明晰界定经营者责任, 做到经营者权责对等 9
(二) 完善与配套制度的协同配合 9
(三)高度重视问责文化建设,创建一个优秀的经营者问责的气氛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问责研究
引言
我国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促进和保障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关注的热点,也寄予这我的要求与期望。 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俨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如何使国有资产受到有效的保护,如何让国有资产能够高效的运营,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成为重大理论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鉴于本课题比较宏观,导致研究着手实际难度较大,所以课题的研究以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他人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为了使得研究更加贴切,更具有实际意思,学生在参考文献的同时,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自己所在县的县政府官员进行了一次实地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恰好遇到一件与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问责相关的事件。当地官员描述事件如下,县政府的一位城乡规划部的主任,在处理两户农户的农户农田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法的原则,私自对其中一户农户多给予了几十万的补偿,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事件发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部门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而是之后另一户农户知道收到差别对待,而去法院进行诉讼,相关部门才介入其中,发现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收监。可惜的事,对于此次事件,判案过程较久,在当事人被收监期间,一直在对其进行各项调查,直到此刻,案件还未给出审判结果。但是在这次访问中,学生发现更加明确的了解到了我过国有资产流失的实际情况以及其问责过程,结合参考的文献,使得对于课题的研究更深一步。于此同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件大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原正厅级巡视员杨先静因涉嫌滥用职权致18.9亿元国有资产流失一案,11月4日下午在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至2011年,被告人杨先静在担任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分管全省矿产资源矿政管理工作期间,滥用职权,违规决定分立、延续万庄铁矿探矿权、转让范桥铁矿探矿权、出让周集铁矿探矿权,导致国家财产损失189158.12万元。到底是什么,让现在的国有资产流失变得如此普遍与严重。因此,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已经必不可少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于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上,不仅仅需要在事后进行问责,还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者的约束与监督。两个方向同时抓起,才能起到最好的的效果。接下里,学生便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问责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的流失的现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我们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责制度。结合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国有资产流失的问责现状,从而寻找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有效防范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研究对策、的思路进行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运用的有文献分研究法,以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中的问责等中外著作为主,为本文作理论铺垫,结合导师的意见及论文的研究方向,了解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及其问责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实际访问,结合实际情况,进而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中的问责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促进和保障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关注的热点,也寄予这我的要求与期望。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值得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深入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要通过大量的文献的查看,充分深入理解该问题;其次,还需进行现实范文,还要澄清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无论国有资产是以哪种渠道流失的,最终都使国家利益收到了顺海,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从而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起到改善作用。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国有资产
在我国立法中,基于本国国情并借鉴已有立法,可以给国有资产做出下述定义:国有资产即全民所有的财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接受赠予所形成的,或者凭借国家权力取得的,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
(二)国有资产流失
国务院法制局在主持修订的《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办法》中,给国有资产流失下的定义是:指违反法律、国家法规及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我们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单位和个人通过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侵犯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的行为,以及损害国有资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明确三点:第一,国有资产的损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责任的负责人,既是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第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受害者——国家,归根到底是人;第三,就是流失的过程一级结果。无论法律手段或非法手段,只要是损坏或侵吞国有资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问责机制
什么是问责机制 问责制是指问责主体对其管辖范围内各级组织和成员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
问责机制,最终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谁来负责的问题。人民赋予的权力,需要对人民负责。因此,问责机制将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实施。政府问责的规范,必须基于健全的问责机制,一个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负责,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三、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现状研究
我国的国有资产是各族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在当前,由于产权关系并不顺利,物业管理薄弱,再加上金融,金融和经济秩序紊乱,使国有资产以惊人的数量的大量损失,具体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分散”的管理系统和统计方法,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准确。不过根据专家统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损失在8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天1亿元。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估计,我国公共部门(包括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 12%。[10]毫无疑问,极其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国有资产的损失,这样的管理提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