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网络意见表达现状与正向引导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和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意识的加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事件进行意见表达的参与度空前提高。但是网络意见表达中会存在着一些非理性行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精英型人才和进行网络意见表达的重要主体,如果受到网络中一些非正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对其自身及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以学院全体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以及访谈等方式,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高校层面以及学生自身层面探讨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之策和构建思路。
目 录
一、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四)研究方法 3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相关理论基础 4
(一)基本概念释义 4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现状 4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6
(一)样本基本特征 6
(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7
(三)存在问题梳理 9
四、规范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对策与建议 11
(一)国家层面 11
(二)学校层面 11
(三)学生自身层面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群体思维敏捷、敢于付诸实践。与其余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对于网络事件更加愿意参与并表达自身想法。截止到2018年6月份,中国参与网络人数已达到8亿左右,其中具备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参与人数占参与网络人数总量的 21%左右,覆盖大约98.6%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这一群体与新媒体的联结,让现代大学生思考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主要变化就是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尤其是对于社会网络事件的参与程度空前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精英型人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否有较强的网络意见表达意识,并且作出其正当的网络意见表达对其自身和社会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卢梭在其研究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第一次阐释了“Opinion Publique”(公众表达,公众观点)这一内容,在《社会契约论》中,社会公众意识应该体现在国家法律之中,这也开创了研究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先河。本文作者在对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中分析发现,关于网络意见表达的外文文献相对匮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政治类、新闻类以及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研究网络表达现状的文献较多。而且,当前有部分国外研究将科研目标转到了中国,并对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状况和问题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兴趣,经过对国外文献数据库搜索结果显示,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一些国外期刊都有对于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现状的研究。与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研究相比,国外研究普遍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探究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相关问题,国外学者以中国正处于网络发展新时代这一背景为主,从我国的行政转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究,认为网络新媒体一方面加速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网络新媒体中也揭露出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往往给中国贴上“独裁”或“权力”的标签,认为中国国家权力过于强大,意识形态受到严格控制,这些研究通常或多或少存在偏见,东西方政治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因此研究结果通常表现极端。由于外国学者对于网络意见表达的具体研究较少,所以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以国内文献为主。
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尤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民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意见表达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网络意见表达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关于此问题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在国内针对该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见的形成、网络意见表达的特征、网络意见表达的控制、网络意见表达的引导与网络意见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上。国内研究网络意见表达主要从政治学研究视角和新闻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
从政治学研究视角出发的有:《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特征及教育对策——以网络热点事件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为例》(吴铭、孟祥栋,2013)通过对大学生在热点事件中进行的政治参与现象进行总结、概括并对此提出了与此相关的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解决方案;《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任源,2015)在研究中分析了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进行意见表达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等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主体特征和主要方式》(李爽,2013)提出大学应该以学生关注和参与的公共事件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看待转型时期中国的现状。
从新闻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的有:《网络表达研究》(王君玲,2013)将网络传播与网络表达进行辨析并将网络表达单独列出来,探讨网络表达的塑造机制和驱动因素。《大学生网络表达意愿的影响因素》(夏振彬、左美丽、周玉洁、何南、刘秋文,2012)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探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因素。《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夏雅敏,2013)借鉴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探索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研究视角出发,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意见表达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因素,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引导对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学院所有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现状,针对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不规范、缺乏法律意识以及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等情况,探讨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破局之策和构建思路。
2.研究意义
在理论方面,有关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开始的相对较晚,而且极大多数的文献研究都是在国外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我国当前的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大多数是围绕政治开展的,有关研究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理论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切入点对学院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正向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对策建议。
目 录
一、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四)研究方法 3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相关理论基础 4
(一)基本概念释义 4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现状 4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6
(一)样本基本特征 6
(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7
(三)存在问题梳理 9
四、规范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对策与建议 11
(一)国家层面 11
(二)学校层面 11
(三)学生自身层面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群体思维敏捷、敢于付诸实践。与其余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对于网络事件更加愿意参与并表达自身想法。截止到2018年6月份,中国参与网络人数已达到8亿左右,其中具备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参与人数占参与网络人数总量的 21%左右,覆盖大约98.6%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这一群体与新媒体的联结,让现代大学生思考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主要变化就是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尤其是对于社会网络事件的参与程度空前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精英型人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否有较强的网络意见表达意识,并且作出其正当的网络意见表达对其自身和社会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卢梭在其研究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第一次阐释了“Opinion Publique”(公众表达,公众观点)这一内容,在《社会契约论》中,社会公众意识应该体现在国家法律之中,这也开创了研究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先河。本文作者在对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中分析发现,关于网络意见表达的外文文献相对匮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政治类、新闻类以及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研究网络表达现状的文献较多。而且,当前有部分国外研究将科研目标转到了中国,并对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状况和问题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兴趣,经过对国外文献数据库搜索结果显示,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一些国外期刊都有对于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现状的研究。与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研究相比,国外研究普遍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探究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相关问题,国外学者以中国正处于网络发展新时代这一背景为主,从我国的行政转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究,认为网络新媒体一方面加速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网络新媒体中也揭露出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往往给中国贴上“独裁”或“权力”的标签,认为中国国家权力过于强大,意识形态受到严格控制,这些研究通常或多或少存在偏见,东西方政治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因此研究结果通常表现极端。由于外国学者对于网络意见表达的具体研究较少,所以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以国内文献为主。
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尤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民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意见表达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网络意见表达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关于此问题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在国内针对该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见的形成、网络意见表达的特征、网络意见表达的控制、网络意见表达的引导与网络意见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上。国内研究网络意见表达主要从政治学研究视角和新闻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
从政治学研究视角出发的有:《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特征及教育对策——以网络热点事件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为例》(吴铭、孟祥栋,2013)通过对大学生在热点事件中进行的政治参与现象进行总结、概括并对此提出了与此相关的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解决方案;《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任源,2015)在研究中分析了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进行意见表达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等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主体特征和主要方式》(李爽,2013)提出大学应该以学生关注和参与的公共事件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看待转型时期中国的现状。
从新闻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的有:《网络表达研究》(王君玲,2013)将网络传播与网络表达进行辨析并将网络表达单独列出来,探讨网络表达的塑造机制和驱动因素。《大学生网络表达意愿的影响因素》(夏振彬、左美丽、周玉洁、何南、刘秋文,2012)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探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因素。《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夏雅敏,2013)借鉴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探索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研究视角出发,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意见表达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因素,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引导对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学院所有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现状,针对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不规范、缺乏法律意识以及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等情况,探讨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破局之策和构建思路。
2.研究意义
在理论方面,有关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开始的相对较晚,而且极大多数的文献研究都是在国外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我国当前的网络意见表达的研究大多数是围绕政治开展的,有关研究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理论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切入点对学院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正向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对策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