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研究(附件)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地少人多,但是公共住房政策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政府组屋是公共住房最普遍的住宅类型,新加坡政府组屋是由建屋发展局建造,提供给中产阶级和普通居民购买的一种住房,它解决了新加坡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使新加坡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我国的公共住房与新加坡的组屋相似,在性质上都属于公共住房。本文研究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希望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的公共住房政策提供参考。关键词 公共住房,新加坡,组屋,政策
目 录
1 引言1
2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概述1
2.1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具体措施 1
2.2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成果3
2.3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发展趋势4
3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特点5
3.1 完全由政府主导5
3.2 统一的住宅规划5
3.3 高效的组屋管理机制6
4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7
4.1 强制性土地征用政策7
4.2 房屋建造质量低下8
4.3 建屋发展局资金短缺8
4.4 租赁房的管理不到位8
5 对我国制定公共住房政策的启示9
5.1 扩大保障性住房数量9
5.2 完善制度建设9
5.3 设立公共住房管理机构10
5.4 保障性住房建设向郊区转移10
5.5 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11
结 论13
致 谢14
参 考 文 献15
1引言
当今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发展迅速,带来了大量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贫困、就业不足、垃圾围城、环境恶化等。而其中,住房短缺问题就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幸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成为全世界各国都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住房乃民之根本,解决住房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目前,实施公共住房政策、为人民提供更多解决住房问题的措施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一大有力途径。纵观世界各国,新加坡无疑是这方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翘楚者。而今的新加坡以“花园城市”闻名全球,不仅在城市规划上有独特的面貌,而且在城市公共住房建设以及管理方面都有着他们独具一格的模式,引来世界各国争相效仿。近年来,我国也不断有考察团以及学员、专家去新加坡学习。
新加坡的住宅类型有政府执行共管公寓、私人公寓、私人住宅、组屋等类型。除了组屋,其他的住宅类型都是类似于中国的高档商品房,主要人群为新加坡中产阶级以及高收入人群。而组屋则是新加坡最为常见的、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
新加坡的组屋不仅解决了新加坡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创造了一个融合的社区,倡导了家庭亲情,而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组屋政策对于促进种族、宗教平等,民族的大融合、共同发展等也做出重大贡献。建屋发展局对于组屋的分配上也是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确保每个住宅区各民族人数比例达到一定标准,以促进各民族关系的改善。
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公共住房政策以来,新加坡作为一个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从一开始9%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到现在将近90%左右的人居住其中,且大多数居民都拥有其产权,这其中的智慧以及经验不得不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国家。
2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新加坡刚刚完成了民族的自治、独立,经济发展缓慢,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尤属住房问题严重,不仅数量短缺、环境极差,还经常引起火灾、公共卫生等一系列公共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住房现状,新加坡行动党在李光耀的领导下,决定开始实施公共住房政策,从此开启了新加坡公共住房辉煌的局面。迄今为止,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已经建造了上百万套组屋,组屋政策也基本解决了新加坡居民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当初“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2.1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具体措施
2.1.1 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
中央公积金作为保障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是尤为重要的,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对新加坡现今发展至关重要的国策,最初竟然是由英国殖民政府于一九五五年成立,为工人提供退休保障而设立的。
虽然中央公积金最初是作为一项老年退休计划,但其作用已扩大至可以将储蓄用作其他用途,其中最重要的是购买一个住宅。随后,政府允许用其来支付高等教育,医疗保健和健康保险的费用。新加坡人现在也可以将他们的公积金储蓄用于股票市场的投资,当然购买政府组屋仍然是储蓄利用的主要主要形式。政府规定,每个雇员每月缴纳相当于其月薪的40%金额,强制存入中央公积金局,以作购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之用。不得将公积金挪作它用,不得将此做抵押、查封,保障雇员的权利。住户购组屋首付售价的20%,余下部分由建屋发展局以低息贷款方式垫付,住户可用公积金在5年、10年、甚至25年还清。
虽然中央公积金最初旨在为老年退休调动储蓄,但其扩大到住房和其他活动促进和支持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定承诺。它也不同于西方福利国家的集体风险体系,其社会保障福利与个人贡献没有直接的联系。中央公积金旨在帮助人们更加自力更生。这个想法是:社会保障的财政负担应该保持在一代人之内,而不是转移到年轻一代。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当一个社会老龄化时,照顾老年人日益增加的负担将由有储蓄的个人和家庭承担,而不会转移到国家。
2.1.2 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组屋
新加坡刚成立之初,便成立了建屋局这个法定机构,旨在为中低收入家庭建造廉价住房,以解决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新加坡公共住房是由建屋发展局统一建造、出售的,也就是俗称的“组屋”,购房者则是拥有99年的使用权。
早期,鉴于低造价住宅开发的前提,组屋的户型标准并不高。组屋有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和公寓式这几种类型。三房式的组屋为两室一厅,面积为6570平方米;四房式组屋为三室一厅,面积为90100平方米;五方式组屋包括三个卧室、一间客厅、一间饭厅或者四室一厅,面积为110120平方米;公寓式组屋设施与五房式组屋相似,,不过面积稍大,为140平方米。组屋政策基本满足了工人阶级和大多数中产阶级的住房需求。而私人住宅市场相对较小,仅占总住房总量的10%左右,由于其质量好,价格高,所以主要面对中上层阶级和非常富有的人群。自建屋发展局成立以来,新加坡的公共住房计划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住房计划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