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角度下的节庆发展研究以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为例(附件)
摘要: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作为我国第一批城市节庆,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节庆中具有典型性。该节庆最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并对当地各方面产生一定效益,但仍有许多缺陷影响着其未来发展。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地调查访谈的手法,力图利用司肖理论及认知—参与理论,站在政府的角度上从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公众参与、市场化营销五个方面阐述其主要问题并根据当地相关状况提出相关对策,并以小见大,从宏观层面上论述政府角度下节庆发展的相关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相关概念阐释与界定2
(一)国外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2
1.狭义的节庆2
2.广义的节庆2
(二)国内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2
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3
(一)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历史沿革3
(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发展现状3
1.节庆的规模及影响力3
2.对当地产生的各方面效益3
三、三门峡黄河旅游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一)政府对节庆品牌化建设不足4
1.视觉识别系统不完善4
2.广告宣传不到位4
3.无配套特色民俗活动4
(二)节庆与当地旅游资源的结合程度不高5
1.节庆与当地旅游资源错位分布5
2.旅游资源本身整合不足5
(三)群众认知程度和参与程度不高6
1.对节庆的总体认知6
2.对节庆的参与程度6
(四)节庆的市场化程度不足6
1.无法充分利用节庆资源6
2.缺乏竞争意识与创新6
四、对三门峡黄河旅游节未来发展的建议6
(一)政府应逐步完善品牌化建设7
1.明确的特色及市场定位7
2.完整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7
(二)政府应逐步整合当地旅游资源7
1.完善对当地旅游资源空间整体布局7
2.建议将节会分冬夏两季举行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三)政府应提高当地民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度7
1.融入地方人文教育和历史学习中8
2.提供全面的地方政策支持8
3.鼓励民众广泛参与8
(四)政府应科学的开启市场化进程8
1.市场化的必要性8
2.市场化的缺陷及补足8
五、从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看政府角度下的节庆发展9
(一)节庆效益最大化问题9
1.节庆的均衡发展问题10
2.节庆的功能定位问题10
(二)地区特色问题与资源利用问题10
(三)我国现阶段政府对于节庆的重要性问题11
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附录A12
政府角度下的节庆发展研究
——以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为例
引言
节庆本身具有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作用,其本身既是对地方(城市)发展现状的彰显,还包含着历史和民俗等元素,不仅有整合自身的内部作用,还具有宣传和吸引的外部作用。而对于节庆的发展具研究不仅是而如何在现实状况下利用好节庆这股提升城市价值的巨大影响力;更在于而依靠其产生的文化效应,研究如何其可以对地方产生更加长远的作用。
在我国,虽然已经在节庆发展上,已经开始走市场化的道路,但制约与我国的制度和上阶段节庆的发展状况,政府在节庆上依然有着作为先决者和管理者的重要作用。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作为国内第一批国家级城市节庆,和国内大部分城市节庆一样,由政府主导进行策划和管理。在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城市级节庆逐渐上升为地方级和国家级节庆,其发展历程和状况和国内同批节庆相比发展较好,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和困境。
总的来说,本人在对国内外节庆发展现状进行广泛了解之后,希望对节庆发展进行更加深刻而实际的了解。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由于其举办的时间跨度较长,变化也较为丰富,在我国城市节庆中具有代表性。从政府角度对节庆发展进行研究该节庆,同时也是对政府节庆管理的研究的案例研究。另外,笔者也希望对于从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研究成果对政府角度下的节庆总体的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贡献和指导价值。
一、相关概念阐释与界定
(一)国外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
国外有关节庆的定义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在此之前必须要明确事件(Event)与节日(Festival)和特殊的事件(Special Event)这几个词汇的范畴关系。
1.狭义的节庆
对于狭义的节庆,伽达默尔在《作为游戏、象征和节日的艺术》一文中认为时间性对于节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节日”表征一种独特的时间——共同性节日的每个瞬间都是实现了的,时间是节日般进行的,即通过它自己的庆典(ceremony)而预付时间,因而使时间停滞和延搁——这就是庆祝(celebration),在节日庆典里,时间处于静止状态[1]。因此节日与庆典的区别在于节日有一定时间上的连续性,一般认为有一定在时间上有一定周期和传承性质人类集体活动(庆典)方可称为节日,而庆典普遍认为是局限于某一地区和时间的人类集体活动,庆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节日的雏形或写照。
2.广义的节庆
广义的节庆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国际著名节事研究专家Getz在他的文章《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提到广义的节庆包括节日(Festival)与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国内一般称作“节事”,但其本质和狭义的节庆有其共通性[2]。Getz亦在该文中把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Planned Events)分为包括文化庆典;文化娱乐事件;会展及商贸活动等;体育赛事;教育科学时间;休闲时间;政治/政府事件;私人事件的八种类型[2]。
(二)国内有关节庆的定义
“节庆”一词从汉语语义上顾名思义为“节日和庆典”之意,国内学界一般把两者连用以泛指一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地区社会文化活动。国内学界一般两类传统和现代两类节庆看作两类缺乏相关性的研究对象,传统节庆看作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把现代(商业)节庆看作旅游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家乌丙安在其《中国民俗学》中认为,不论是狭义或者广义的节庆,本质上属于人类学上民族或社会意义上的一种人类集体活动[3]。因而在人类学意义上,它们都是一类融合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在内的完整的人类活动整体。这些概念在空间上包括同时代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举办的所有节日与庆典,在时间上囊括某一地区(民族)节日与庆典的历史发展进程,而节日(Festival)的文化成分和价值比例更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相关概念阐释与界定2
(一)国外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2
1.狭义的节庆2
2.广义的节庆2
(二)国内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2
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3
(一)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历史沿革3
(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发展现状3
1.节庆的规模及影响力3
2.对当地产生的各方面效益3
三、三门峡黄河旅游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一)政府对节庆品牌化建设不足4
1.视觉识别系统不完善4
2.广告宣传不到位4
3.无配套特色民俗活动4
(二)节庆与当地旅游资源的结合程度不高5
1.节庆与当地旅游资源错位分布5
2.旅游资源本身整合不足5
(三)群众认知程度和参与程度不高6
1.对节庆的总体认知6
2.对节庆的参与程度6
(四)节庆的市场化程度不足6
1.无法充分利用节庆资源6
2.缺乏竞争意识与创新6
四、对三门峡黄河旅游节未来发展的建议6
(一)政府应逐步完善品牌化建设7
1.明确的特色及市场定位7
2.完整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7
(二)政府应逐步整合当地旅游资源7
1.完善对当地旅游资源空间整体布局7
2.建议将节会分冬夏两季举行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三)政府应提高当地民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度7
1.融入地方人文教育和历史学习中8
2.提供全面的地方政策支持8
3.鼓励民众广泛参与8
(四)政府应科学的开启市场化进程8
1.市场化的必要性8
2.市场化的缺陷及补足8
五、从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看政府角度下的节庆发展9
(一)节庆效益最大化问题9
1.节庆的均衡发展问题10
2.节庆的功能定位问题10
(二)地区特色问题与资源利用问题10
(三)我国现阶段政府对于节庆的重要性问题11
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附录A12
政府角度下的节庆发展研究
——以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为例
引言
节庆本身具有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作用,其本身既是对地方(城市)发展现状的彰显,还包含着历史和民俗等元素,不仅有整合自身的内部作用,还具有宣传和吸引的外部作用。而对于节庆的发展具研究不仅是而如何在现实状况下利用好节庆这股提升城市价值的巨大影响力;更在于而依靠其产生的文化效应,研究如何其可以对地方产生更加长远的作用。
在我国,虽然已经在节庆发展上,已经开始走市场化的道路,但制约与我国的制度和上阶段节庆的发展状况,政府在节庆上依然有着作为先决者和管理者的重要作用。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作为国内第一批国家级城市节庆,和国内大部分城市节庆一样,由政府主导进行策划和管理。在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城市级节庆逐渐上升为地方级和国家级节庆,其发展历程和状况和国内同批节庆相比发展较好,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和困境。
总的来说,本人在对国内外节庆发展现状进行广泛了解之后,希望对节庆发展进行更加深刻而实际的了解。而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由于其举办的时间跨度较长,变化也较为丰富,在我国城市节庆中具有代表性。从政府角度对节庆发展进行研究该节庆,同时也是对政府节庆管理的研究的案例研究。另外,笔者也希望对于从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研究成果对政府角度下的节庆总体的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贡献和指导价值。
一、相关概念阐释与界定
(一)国外关于节庆的概念与界定
国外有关节庆的定义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在此之前必须要明确事件(Event)与节日(Festival)和特殊的事件(Special Event)这几个词汇的范畴关系。
1.狭义的节庆
对于狭义的节庆,伽达默尔在《作为游戏、象征和节日的艺术》一文中认为时间性对于节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节日”表征一种独特的时间——共同性节日的每个瞬间都是实现了的,时间是节日般进行的,即通过它自己的庆典(ceremony)而预付时间,因而使时间停滞和延搁——这就是庆祝(celebration),在节日庆典里,时间处于静止状态[1]。因此节日与庆典的区别在于节日有一定时间上的连续性,一般认为有一定在时间上有一定周期和传承性质人类集体活动(庆典)方可称为节日,而庆典普遍认为是局限于某一地区和时间的人类集体活动,庆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节日的雏形或写照。
2.广义的节庆
广义的节庆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国际著名节事研究专家Getz在他的文章《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提到广义的节庆包括节日(Festival)与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国内一般称作“节事”,但其本质和狭义的节庆有其共通性[2]。Getz亦在该文中把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Planned Events)分为包括文化庆典;文化娱乐事件;会展及商贸活动等;体育赛事;教育科学时间;休闲时间;政治/政府事件;私人事件的八种类型[2]。
(二)国内有关节庆的定义
“节庆”一词从汉语语义上顾名思义为“节日和庆典”之意,国内学界一般把两者连用以泛指一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地区社会文化活动。国内学界一般两类传统和现代两类节庆看作两类缺乏相关性的研究对象,传统节庆看作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把现代(商业)节庆看作旅游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家乌丙安在其《中国民俗学》中认为,不论是狭义或者广义的节庆,本质上属于人类学上民族或社会意义上的一种人类集体活动[3]。因而在人类学意义上,它们都是一类融合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在内的完整的人类活动整体。这些概念在空间上包括同时代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举办的所有节日与庆典,在时间上囊括某一地区(民族)节日与庆典的历史发展进程,而节日(Festival)的文化成分和价值比例更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