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研究(附件)

摘 要人口老龄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下,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迅猛,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也必将意味着失能老人以及患病老人数量的增多,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人,即便是城市老人也大多选择居家养老,这也势必带来一个巨大的失能老人照顾者群体,他们一方面也许还有自己的工作,一方面还面临着照顾失能老人的责任,必然会给这也一个群体带来极大压力,为了不使这些照顾者被“耗尽”,就有必要对这样一个群体进行研究,寻求相应地应对策略。在本研究中,笔者立足于德州市A社区,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其在长期的照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并着重探究其支持性因素在家庭照顾者照顾过程中面临问题或困难时如何应对,探索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各系统中支持性因素的不足,并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提出可行的策略。
目录
一、前言 7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7
1.研究背景 7
2.研究意义 7
3.研究内容 8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9
1.研究地点 9
2.研究对象 9
3.研究方法 10
(三)文献综述 10
二、家庭照顾者的现状分析 11
(一)现状分析 11
1.有利方面 12
2.存在的问题 13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4
1.生理方面 14
2.心理方面 15
3.经济方面 15
三、家庭照顾者增能因素分析 16
(一)个人方面 16
1.良好的体质 16
2.优秀的个人素质 16
(二)家庭方面 17
1.物质支持 17
2.精神支持 17
(三)社会方面 18
1.人际网络支持 18
2.社区资源支持 18
四、对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对策及建议 19
(一)构建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体系 19
1.构建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疗服务体系 19
2.构建生活照料体系 20
(二)完善对于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的保障机制 21
1.资金支持 22
2.人才支持 22
(三)发掘家庭照顾者自身优势 23
(四)创造和谐的家庭照顾者环境 24
五、总结与反思 25
(一)研究结论 25
(二)研究不足与反思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访谈提纲 27
致 谢 28
一、前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日益加深,我国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养老资源的不足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依旧是我国养老最主要的方式,那么,家庭成员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我国失能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者。
对于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来说,这一群体面临着照顾老人与工作的双重压力。照顾失能老人本身就是一件长期、复杂、繁重的任务,需要照顾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乃至经济的支持,这对于照顾者来说自然就面临着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对照顾者加以照顾、支持,就会容易使照顾者出现焦虑、忧郁、无力感等消极心理状态的产生,这对于照顾者本人以及被照顾者而言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基于以上原因,要保证失能老人的有效服务,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则是提供有效照顾服务的前提,因此,关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生存状况,促使其身心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和专业助人的职业,它可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乃至政策倡导等专业的方法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因此,发现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所面临的问题,评估他们的需求状况,并能运用专业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服务,以保证他们能更好地接纳和照顾失能老人,提升其照顾水平。为此,以社会工作为视角,对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研究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2.研究意义
通过运用照顾者照顾理论,对关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生存状况,促使其身心的平衡,提高其适应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注重挖掘和提升照顾者的内外在保护因子,提升其抵御风险和困境的能力,为以后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本研究通过对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深入访谈,了解其照顾失能老人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问题及需求,去探索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的策略、措施,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提升幸福程度。通过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主体出发,了解其照顾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更好地应对照顾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保证自身及其被照顾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避免成为新的被照顾者,进而减轻社会压力。
3.研究内容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全面深入了解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在长期照顾过程中心理、生理、能力、经济等方面的现状,并从照顾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现状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在应对照顾过程中的各种压力、风险与不利事件时,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支持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及其产生的效果。
针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面临的各种问题,以社会工作的独特视角,从构建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体系、完善对于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的保障机制、发掘家庭照顾者自身优势、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自身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1.研究地点的选择
首先阐述一下将研究者范围框定到城市的原因。首先,笔者自身生活在城市,对城市有更多的了解,其次,城市与农村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城市的家庭多为双职工家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都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
基于家庭所在地的原因,通过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笔者选择了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城市家庭作为此次论文研究的地点,所选择的这个家庭能够很典型的反映出大部分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现状。从论文的研究角度来说,所选取的家庭无论是从自身的调查能力还是代表性,都能够产生很好地调查效果,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2.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德州市A社区一个普通城市家庭的8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他们为失能老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卫生护理、精神支持、情感依托等照顾。之所以选取这一家庭,第一,笔者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更能够切身处地的进行研究。第二,这个家庭的拥有比较完善的照顾设施以及照顾经验。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失能者的具体情况,本文章中出现的八名家庭照顾者都是围绕这位失能老人所展开的。失能者(邓XX)今年80岁,男性,20年前至今一直患有股骨头坏死,近五年一直卧病在床,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自己可以简单用勺子吃饭),其余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长期有人进行照顾,大小便严重失禁。
本篇论文中涉及到的家庭照顾者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失能老人的直系亲属,主要包括失能老人的三个儿子以及三个儿媳妇,年龄在4652岁之间,年龄不等。第二类,失能老人的老伴,82岁,主要承担了二十年前到十年前这段时间的家庭照顾,由于去年,高血压病情严重,所以家庭照顾者的角色不再扮演,个别时间也会需要被照顾,以免病情加剧。第三类,家庭中所雇佣的保姆,早期是一女,后期至今为一男。所以,本篇文章笔者从三类家庭照顾者的视角出发,对家庭照顾者进行全面的探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