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及其对策
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及其对策[20200501124850]
摘要:退役运动员悲惨的生活境遇频现报端,退役运动员就业难问题受到关注,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进行了总结,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运动员文化水平低、运动员伤病多、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和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主要原因。在结合国外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_5_1_9_1_6_0_7_2
关键字: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原因;经验;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 1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规模 1
(二)退役运动员选择就业安置的途径 2
(三)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的形势 2
二、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分析 2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2
(二)运动员文化水平 3
(三)运动员伤病多 3
(四)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 3
(五)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 3
三、国外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经验和启示 4
四、加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建议 4
(一)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 4
(二)建立健全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体系 5
结语 5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及其对策
引言
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越来越好,运动员为了竞技体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国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荣誉,所谓的退役运动员,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各项技术指标都会下降,长年的训练造成一些伤病的困扰,一大批新加入的年轻队员去冲击老队员,种种原因迫使运动员决定选择退役这条道路,退役之后运动员将面临就业的困难,退役以后有的选择进入高校学习,有的则按照分配留队当教练,还有些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单位处于待业状态,这样就引起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和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现役的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前景并不乐观甚至不想急于的退队,从而产生了断层的现象。虽然国家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的问题有一定的相应措施和安排,但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措施这一方面始终都不为乐观。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规模
我国统计出大概在2.3万人是退役运动员,在2002年统计出来14000人是现役运动员,有3000人退役运动员是有安置工作的,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这些大型比赛结束之后的退役运动员,有就业安置的达到4000-5000名[1]。目前数据统计,全国有33294人是现役运动员,17144人是正式在编现役运动员,一些参加试训或者集训跟队训练的运动员就达到15850人,截止到2009年7月统计出全国已有4343人是已经不再参加正式训练和试训的运动员,预测会在2011年还会增加2193名退役运动员,在这个数据里将近45%的人退役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安置,根据统计我国各省级退役运动员“失业”运动员占训练运动员的20%~30%[2]。这个数据表明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情况不理想,大部分退役运动员面临失业问题。
(二)退役运动员选择就业安置的途径
(三)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的形势
考虑到每届奥运会之后会有大量运动员会选择退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国务院召开了电话电视会议,进行了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意见和通知[5]。这个政策出台后让大型比赛结束后选择退役的运动员有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保障,但这些政策颁布了之后并不是完全能保证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生活,中国的人口本身就很多,全国的退役运动员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政策不可能做到很好的措施,也不可能及时使运动员得到很好的保障,不能全方面的对退役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生活提供很好的安置,伤病、就业和医疗保障。
现如今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也越来越好,同时更多的人加入体育行列,同时也培养了很多年轻优秀的后备人才,但是一些参加过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比赛之后这些老的运动员就会选择退出竞技体育,有的是因为伤病、年龄方面不适合在继续运动下去,退出之后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退役的生活很不乐观。
二、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分析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颁布了许许多多关于运动员退役之后相关的措施,而这些问题实施起来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2006年国务院针对运动员颁布了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6]。这一政策出来之后,由于各个省市各有各的实施的情况并不相同,有些省市制定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办法,而有些省市的地方政府在制度和实施过程中一直都处于消极的态度。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行业,在大赛上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国家的重视,而那些惨遭淘汰退役下来的运动员,国家没有制定一个针对于他们的一些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都是很笼统,没有一个专门为针对运动员社会保障法,不能对退役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就业安置进行全面的保障。
(二)运动员文化水平
运动员的长期训练,遇到大型的比赛都是封闭式训练,备战时间最少半年最多一年,一练就是一天,为了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就更难接触到社会,文化水平低,社会经验少之又少,没有社会工作经验退役后很难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因为文化水平低一些运动员不得已找一些条件差的工作,比如工人、收入较低的工作来维持自己基本生活。
(三)运动员伤病多
运动员的培养是从小就开始的,每天运动员都进行很长时间的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不可避免一些伤病的困扰,可是为了金牌和荣誉,运动员在赛场的勇于拼搏,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每天重复性训练课程,非常枯燥,日积月累从一点点小的伤病慢慢转为更严重的伤病,而这些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是无法忍受的疼痛,伤病会伴随运动员终身,甚至有些运动员因为严重的伤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自理,而这些伤病一直是退役运动员的困扰。生活上的困难,由于国家尚未对退役运动员的医疗保障体系,导致他们的伤病一直带着身上,面对昂贵的医药费,更是加大了退役运动员生活的难度[8]。
(四)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
运动员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各项技能都会下滑,大批的年轻运动员不断涌进技术提高快,而老队员年龄的增长技术下滑体能也随着下滑不如年轻队员,加上老运动员长期的训练导致自身的许许多多伤病,加上年轻人的影响心理因素产生了变化,基本上大多数运动员都选择在25-35岁之间退役的比较多[9]。像体操、跳水、田径等项目都是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在这样的年龄段和同龄人相比,同龄人在学校学习和文化知识水平呈现出了与自身年龄不符的特征,更是这些人习惯了从小在体校和队友一起的生活,一旦走上社会就得从头再来,要比普通人付出辛苦太多,甚至还要比普通的学生花上两倍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他们错失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很难在补救了。
(五)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
运动员参加的项目有很多种,每种项目都有每种项目的特点,有些体育项目的特殊性是可以决定运动员在退役后的出路,比如像高尔夫,我国的高尔夫基本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这可以看出这类家庭条件比较好,就会存在退役后没有出路的问题,还有就是另外一些项目。比如举重,摔跤等这些体育项目是日积月累的伤病困扰,相比之下,却不及球类项目比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员的身材也不如体操,跳水那么好,各种原因导致了此类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那么不尽如人意[10]。所以退役运动员所学的体育项目特点与在退役之后就业安置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退役运动员悲惨的生活境遇频现报端,退役运动员就业难问题受到关注,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进行了总结,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运动员文化水平低、运动员伤病多、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和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主要原因。在结合国外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_5_1_9_1_6_0_7_2
关键字: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原因;经验;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 1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规模 1
(二)退役运动员选择就业安置的途径 2
(三)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的形势 2
二、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分析 2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2
(二)运动员文化水平 3
(三)运动员伤病多 3
(四)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 3
(五)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 3
三、国外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经验和启示 4
四、加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建议 4
(一)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 4
(二)建立健全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体系 5
结语 5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及其对策
引言
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越来越好,运动员为了竞技体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国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荣誉,所谓的退役运动员,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各项技术指标都会下降,长年的训练造成一些伤病的困扰,一大批新加入的年轻队员去冲击老队员,种种原因迫使运动员决定选择退役这条道路,退役之后运动员将面临就业的困难,退役以后有的选择进入高校学习,有的则按照分配留队当教练,还有些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单位处于待业状态,这样就引起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和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现役的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前景并不乐观甚至不想急于的退队,从而产生了断层的现象。虽然国家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的问题有一定的相应措施和安排,但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措施这一方面始终都不为乐观。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规模
我国统计出大概在2.3万人是退役运动员,在2002年统计出来14000人是现役运动员,有3000人退役运动员是有安置工作的,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这些大型比赛结束之后的退役运动员,有就业安置的达到4000-5000名[1]。目前数据统计,全国有33294人是现役运动员,17144人是正式在编现役运动员,一些参加试训或者集训跟队训练的运动员就达到15850人,截止到2009年7月统计出全国已有4343人是已经不再参加正式训练和试训的运动员,预测会在2011年还会增加2193名退役运动员,在这个数据里将近45%的人退役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安置,根据统计我国各省级退役运动员“失业”运动员占训练运动员的20%~30%[2]。这个数据表明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情况不理想,大部分退役运动员面临失业问题。
(二)退役运动员选择就业安置的途径
(三)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的形势
考虑到每届奥运会之后会有大量运动员会选择退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国务院召开了电话电视会议,进行了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意见和通知[5]。这个政策出台后让大型比赛结束后选择退役的运动员有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保障,但这些政策颁布了之后并不是完全能保证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生活,中国的人口本身就很多,全国的退役运动员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政策不可能做到很好的措施,也不可能及时使运动员得到很好的保障,不能全方面的对退役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生活提供很好的安置,伤病、就业和医疗保障。
现如今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也越来越好,同时更多的人加入体育行列,同时也培养了很多年轻优秀的后备人才,但是一些参加过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比赛之后这些老的运动员就会选择退出竞技体育,有的是因为伤病、年龄方面不适合在继续运动下去,退出之后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退役的生活很不乐观。
二、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原因分析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颁布了许许多多关于运动员退役之后相关的措施,而这些问题实施起来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2006年国务院针对运动员颁布了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6]。这一政策出来之后,由于各个省市各有各的实施的情况并不相同,有些省市制定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办法,而有些省市的地方政府在制度和实施过程中一直都处于消极的态度。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行业,在大赛上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国家的重视,而那些惨遭淘汰退役下来的运动员,国家没有制定一个针对于他们的一些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都是很笼统,没有一个专门为针对运动员社会保障法,不能对退役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就业安置进行全面的保障。
(二)运动员文化水平
运动员的长期训练,遇到大型的比赛都是封闭式训练,备战时间最少半年最多一年,一练就是一天,为了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就更难接触到社会,文化水平低,社会经验少之又少,没有社会工作经验退役后很难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因为文化水平低一些运动员不得已找一些条件差的工作,比如工人、收入较低的工作来维持自己基本生活。
(三)运动员伤病多
运动员的培养是从小就开始的,每天运动员都进行很长时间的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不可避免一些伤病的困扰,可是为了金牌和荣誉,运动员在赛场的勇于拼搏,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每天重复性训练课程,非常枯燥,日积月累从一点点小的伤病慢慢转为更严重的伤病,而这些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是无法忍受的疼痛,伤病会伴随运动员终身,甚至有些运动员因为严重的伤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自理,而这些伤病一直是退役运动员的困扰。生活上的困难,由于国家尚未对退役运动员的医疗保障体系,导致他们的伤病一直带着身上,面对昂贵的医药费,更是加大了退役运动员生活的难度[8]。
(四)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
运动员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各项技能都会下滑,大批的年轻运动员不断涌进技术提高快,而老队员年龄的增长技术下滑体能也随着下滑不如年轻队员,加上老运动员长期的训练导致自身的许许多多伤病,加上年轻人的影响心理因素产生了变化,基本上大多数运动员都选择在25-35岁之间退役的比较多[9]。像体操、跳水、田径等项目都是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在这样的年龄段和同龄人相比,同龄人在学校学习和文化知识水平呈现出了与自身年龄不符的特征,更是这些人习惯了从小在体校和队友一起的生活,一旦走上社会就得从头再来,要比普通人付出辛苦太多,甚至还要比普通的学生花上两倍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他们错失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很难在补救了。
(五)运动员从事项目的影响
运动员参加的项目有很多种,每种项目都有每种项目的特点,有些体育项目的特殊性是可以决定运动员在退役后的出路,比如像高尔夫,我国的高尔夫基本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这可以看出这类家庭条件比较好,就会存在退役后没有出路的问题,还有就是另外一些项目。比如举重,摔跤等这些体育项目是日积月累的伤病困扰,相比之下,却不及球类项目比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员的身材也不如体操,跳水那么好,各种原因导致了此类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那么不尽如人意[10]。所以退役运动员所学的体育项目特点与在退役之后就业安置是息息相关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