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研究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是客家人带给我们的珍宝,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客家山歌作为客家山歌当中重要的一支,是由赣南地区客家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代代相传保存至今的。但是,现代社会的群众越来越强的文化需求传统山歌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如何实现赣南客家山歌的现代化传承也是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客家山歌传承研究早已成为现代学者中的热点话题,“老歌新唱”是众多研究中重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客歌的“老歌新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扭曲,歌曲内容的低俗化,演唱者的老龄化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日益显现,如果可以研究出一条可以使得客歌可以更好的传承发展的道路,而且是在赣南地区这一客家山歌的重要发源地,将是极具代表性和引导意义的,笔者意在分析赣南客歌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现状及困境分析 2
(一)赣南地区客家山歌传承现状 2
(二)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困境 2
二、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的前提条件 3
(一)深刻感受客家山歌的内涵 4
(二)赣南客家山歌是日常生活的艺术 4
(三)让赣南客家山歌更加具有时代性 4
三、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的途径 4
(一)以学校教育为传播平台传播客家文化 4
(二)让富有时代感的“新山歌”在新时代传唱 5
(三)适合的市场化运作是赣南客家山歌得以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6
(四)政府在赣南客家山歌传承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7
结语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研究
引言
(一)赣南地区客家山歌传承现状
赣南地区客家山歌将黄河流域汉族民歌的腔调与少数民族民歌的精华进行了融合,并且还不断与其他周围地区的民歌进行相互交流以及融合,进而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腔调以及难得的融合多民族特色的山歌流派,成为我国民间艺术当中一颗璀璨的明星。1996年的时候,我国赣南地区客家山歌传唱发展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镇——兴国县被我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这也将赣南客家山歌的地位推到了顶峰,以兴国县为首的众多赣南山歌小镇逐渐兴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进入21世纪,赣南地区的客家山歌非但没有获得更大影响力反倒是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时期,众多通俗音乐的流行,逐渐淹没了赣南客家山歌,使其丧失了当年的地位。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赣南地区当地政府开始逐渐对客家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视起来,与此同时也对客家山歌人文艺术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依旧未见萌芽,甚至现在连唱客家山歌的人都很难找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更愿意去城镇里务工,而非驻守在自己的家乡发展与本民族文化的相关产业,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演唱客家山歌并不能给当地的家庭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被抛弃也就是迟早的事情。随着老一辈的客家山歌艺术家逐步退出了山歌表演舞台,现如今仍然在赣南地区从事客家山歌演唱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年青人对客家山歌提不起兴趣,这也对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产生了空前的危机,赣南地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保护可谓迫在眉睫。
(二)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困境
1.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二十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信息化时代,人民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地方来获取信息,并且相应的文娱活动也变得更多起来。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也不例外,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大山深处狭隘的文化娱乐活动,怀着对新时代的向往与渴望,客家人中青年人开始走出大山,城市社会更好的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需求,接触到的音乐类型也越来越多,客家山歌那种质朴的强调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令人担心的是,赣南客家山歌是早期民族融合的产物,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近年来也就慢慢显露出过于单调、缺乏活力与创新力等缺点,当代已经鲜有愿意创作客家山歌的赣南人了,即便有个别新的曲目也会因为曲调不好、歌词不吸引人等缘故而被抛弃,这种现象是阻碍客家山歌发展的主要原因。英国伦敦的经济学家William A. Callahan在关于“大中国”的发展预期中阐明中国目前的发展路线很像西方过去几十年中使用的方法,国家主义、文化主义、国家间交流的方式都过于单一,失去了中国的特色,很容易导致中国文化发展走上西方道路,导致发展的畸形,一些富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也将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被消耗,甚至是就此消失[3]。
2.媒体宣传力度不足
赣南地区地处江西,下属15县以及南康、瑞金两市经济水平较其他地区较为落后,网络等新兴媒体处于起步阶段,宣传客家山歌难上加难。但是如果不去宣传客家山歌,那么客家山歌将永远留在山里。举例来说流行音乐作为当今社会中音乐的主流,占据了音乐市场的大壁江山。这种情况是怎么导致的呢?流行音乐,正如其名流行的速度极快,并且途径极为广泛,不单单限于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网络、电台、电视的推动,使流行歌曲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主流。现代社会流行音乐的主要听众是年轻人,他们喜爱流行音乐,喜欢流行音乐带给他们的轻松愉悦,这在客家族也是很常见的,越来越多的客家族年轻人接触到了现代流行音乐,他们沉迷其中,久而久之就改变了他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态度,民族音乐例如客家山歌在他们面前可能只不过是些老掉牙的货色,跟不上社会潮流,甚至产生了对本民族音乐的厌恶感[4]。
3.传承力度不够
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依靠学校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及引导。但是很多当地学校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客家山歌的相关课程,这也就使得青少年很少能接触到客家乐,成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人更是无从谈起。现今社会,家长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钢琴、小提琴、古筝等器乐,因为器乐的收效更为显著,同时孩子也更有兴趣,但是学习客家音乐的寥寥无几。年轻人对于客家山歌的态度也许是阻碍客家山歌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家长在这其中也有着必不可少的责任[5]。据调查:现如今客家山歌的爱好者超过一半都是61岁以上的老人,20岁以下的青少年更是仅有一成,不难看出客家山歌在年轻人群众很难再有以前那样的吸引力了,客家歌的传承遭遇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