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居民的乡村梦_天涯乡村热帖研究
城市新居民的乡村梦__天涯乡村热帖研究[20200101174007]
本文以天涯论坛的乡村热帖为研究对象,从乡村帖的描述与分析、乡村热帖受追捧的原因、乡村情结的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乡村帖的发帖者多为城市新居民,他们渴望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传统文化的影响 (2)城市生存的焦虑(3)农村存在致富商机。此外,从发帖者的人格魅力、语言风格以及摄影技术等方面剖析乡村帖受追捧的原因。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新居民,乡村梦,天涯论坛,乡村帖
目 录
1 引言 1
2 乡村热帖的描述与分析 1
2.1 发帖人与跟帖人多为城市新居民 1
2.2 全面展示乡村生活 3
2.3 寄托对乡村的深厚情感 4
3 乡村热帖的共同特征 5
3.1 发帖人的表达各有风格 6
3.2 以摄影图片直现乡村美景 6
3.3 发帖人的人格魅力 7
4 乡村梦的历史与现实的背景 8
4.1 传统文化的影响 9
4.2 城市人的生存焦虑 10
4.3 乡村存在创富机会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注释 16
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前往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后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安家在城市,和很多出身于农村的大学生一样,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现在有那么一些人,在打拼多年之后,选择了返回家乡,更多的人虽然选择留在城市,但对乡村充满向往和依恋。本人试图以天涯论坛中的乡村帖为切入点来探讨城市新居民的回归情结。
天涯是国内最早,也是国内反响最大的虚拟社区之一,而天涯论坛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论坛,论坛中包含的方面非常广,涉及到生活、体育、娱乐、人文、美食等各个方面,在热点话题中有一个乡村专栏,里面有许多有关乡村话题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点击量、跟帖量非常高的乡村帖。例如2008年11月16日开帖的《高老爷夫妇的婺源乡居生活》,至今已有近580万的点击量,12万跟帖。2011年3月3日开帖的《不如归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至今已持续更新了38个月,获得了400多万的点击量,2009年7月31日开帖的《湘赣交界的山珍美味,泾渭分明的四季影像》至今已获得近400万的点击量。这些帖子都是展示乡村生活的,从这些惊人的跟帖量和点击量可以看出,乡村问题备受大家关注。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是确实存在的。楼主持续地图文更新以及帖迷们持续的关注也体现出很多人对帖子中回归乡野的行为的一种支持与肯定。然而,从跟帖的内容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乡村梦,在这种背景下,天涯论坛成为了他们寄托梦想的地方。
2 乡村热帖的描述与分析
2.1 发帖人与跟帖人多为城市新居民
要研究天涯论坛中的这些热帖,首先要探究发帖人与跟帖人的身份,因为帖子中的一些内容与发帖人的生活、性格、爱好等息息相关,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发帖与跟帖人的信息。可能网络是一种虚拟的东西,帖子的真实性会引起质疑,但无论就帖子主题——乡村,还是从发帖跟帖的动机看,发帖人与跟帖人都没有必要传达不真实的信息,因为这些帖子本身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这些乡村帖的内容的可信程度是比较高的。
笔者关注的几个乡村热帖在帖子开头就介绍了发帖的背景以及自己的身份。《不如归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中,楼主名为风舞月徘徊(以下称其为“风舞”),根据她的介绍,她的家乡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一个叫水寨的偏远小山村,家乡有父母、兄嫂、姐姐还有几个侄子侄女,在介绍一束紫花时,她称自己是孩子们的姑姑,由此得知楼主是一个女性同胞。她曾在上海、北京、海南等多个大城市打拼,积累了些财富和阅历,在上海、海口等地都有房产,可见楼主事业上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楼主选择返乡,这就完全可以排除在城市混不下去才返回家乡这种说法。
同样,发帖人Mr何苦(以下称其为“何苦”)也是在京沪粤打工现在返乡的城市新居民。从他的帖子开头的简要介绍可以知道:“何苦”的家乡在湘赣交界的大山里,他十五岁便到县里求学,到如今又过去十五个年头,他一直闯荡于多个城市,因为父母的原因现从上海回到老家。“何苦”在帖中多次强调自己向往健康安逸的农村生活,所以虽然“何苦”返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父母的身体不适,但他的归隐之心是早已有之。
“zhouyutang”是《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回》的发帖者,他的老家在广西柳州,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北京从事IT行业,而且据他的介绍他在北京的事业很成功,现在他利用自己手头的一笔资金到家乡承包了几百亩田地,他的帖子主要介绍了他在家乡经营农场的各种经历。“zhouyutang”也是一个在城市已占有一席之地却抽资返乡的城市新居民。
“何苦”的帖子中网名为“mldxhm”的网友跟帖说:“看到这些照片感觉很亲切,我小时候就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童年过的是上山捉鸟下河摸鱼的勾当,快活得不得了。”[1]网名为“青春网废”的网友顶道:“外出好多年了,很是想念家乡,春节回家定要好好逛一逛。”[2]以上摘录的是两条网友的跟帖内容,不难看出,这些跟帖者同样是背井离乡,在城市工作的新居民。
当然,在这些乡村帖中,并不是所有的跟帖者都是城市新居民,还有其他两种人:一种是向往乡村生活的城市居民,帖子中展现的是他们所期望的生活,所以这类乡村帖让他们眼前一亮、甚是憧憬,还有另一种:跟帖者自己是城市居民,但是有亲戚朋友或者配偶来自乡村,所以对乡村生活也有一定了解,他们也会成为这类乡村热帖的关注人群,但以上所说的跟帖者仅占总人数的20%左右,还有剩下的约80%的网友从他们的帖子内容中很明显得看出他们是来自农村现在在城市工作的新居民。
所以,笔者由此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即这类乡村热帖的发帖者与跟帖者以城市新居民为主。
2.2 全面展示乡村生活
这些乡村帖向我们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帖子中大量的乡村风景的展现是其最大的亮点,其中介绍的乡村的风景也非常全面。“风舞”贴出了故乡的河水,远处的山峰,还有家乡的小路以及各色各样的动植物,色彩丰富。她的帖子里还有很多家乡的孩子在水里嬉戏、洗头的图片,可见家乡的河水应该非常清澈。高老爷1900(以下称其为“高老爷”)拍摄了许多婺源的美景,从他们放上去的图片中可以感受到乡村优美纯净的生活环境。“zhouyutang”在论坛中也上传了许多有关他的玉米地、萝卜地还有豇豆等作物的远景近景图,绿油油一大片,没有遭到任何污染。“何苦”拍的家乡用的绳子是用青藤编制的,看上去很扎实很环保。
在乡村有着各色各样的农村风物,这些乡村帖也向我们展现了其中的一部分。光是乡间的食物就介绍了几十种。“zhouyutang”在家乡从事农作物的种植,他晒出了许多自己地里的甜玉米、南瓜、豇豆等的图片,帖子中他这样介绍自己的玉米:“早春的玉米,虽然草很多,但玉米也不小。早春的玉米真的是3无产品,无激素,无农药,无除草剂。”[3]农村的食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纯天然,非常新鲜,与城市的食物相比,农村的食物要安全得多。“何苦”也收集了许多他们家乡的美食图片放在网上,包括现采的野蜂蜜,野蘑菇,大甲鱼等。“风舞”放上去的食物的图片最多。有几张拍的是刚挖出的野生小土豆,还有辣椒炒的萝卜干,还有楼主最爱的家乡菜“油茶汤”、“马打滚”、炸红薯片、鸡蛋饼等,她还对一些特色食物的做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看图的人能体会到他们家乡食物的特色。
此外,帖子中还介绍了许多乡村的农作工具,每一种工具一般都配有图片,像是花背篓、柴背篓还有晒谷子用的“推子”、比人还高的扫帚、风车、打米机等,每样工具几乎都有手工的成分,乡村的农具不复杂,但却很实用,这里面体现出农村人民的智慧。
本文以天涯论坛的乡村热帖为研究对象,从乡村帖的描述与分析、乡村热帖受追捧的原因、乡村情结的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乡村帖的发帖者多为城市新居民,他们渴望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传统文化的影响 (2)城市生存的焦虑(3)农村存在致富商机。此外,从发帖者的人格魅力、语言风格以及摄影技术等方面剖析乡村帖受追捧的原因。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新居民,乡村梦,天涯论坛,乡村帖
目 录
1 引言 1
2 乡村热帖的描述与分析 1
2.1 发帖人与跟帖人多为城市新居民 1
2.2 全面展示乡村生活 3
2.3 寄托对乡村的深厚情感 4
3 乡村热帖的共同特征 5
3.1 发帖人的表达各有风格 6
3.2 以摄影图片直现乡村美景 6
3.3 发帖人的人格魅力 7
4 乡村梦的历史与现实的背景 8
4.1 传统文化的影响 9
4.2 城市人的生存焦虑 10
4.3 乡村存在创富机会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注释 16
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前往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后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安家在城市,和很多出身于农村的大学生一样,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现在有那么一些人,在打拼多年之后,选择了返回家乡,更多的人虽然选择留在城市,但对乡村充满向往和依恋。本人试图以天涯论坛中的乡村帖为切入点来探讨城市新居民的回归情结。
天涯是国内最早,也是国内反响最大的虚拟社区之一,而天涯论坛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论坛,论坛中包含的方面非常广,涉及到生活、体育、娱乐、人文、美食等各个方面,在热点话题中有一个乡村专栏,里面有许多有关乡村话题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点击量、跟帖量非常高的乡村帖。例如2008年11月16日开帖的《高老爷夫妇的婺源乡居生活》,至今已有近580万的点击量,12万跟帖。2011年3月3日开帖的《不如归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至今已持续更新了38个月,获得了400多万的点击量,2009年7月31日开帖的《湘赣交界的山珍美味,泾渭分明的四季影像》至今已获得近400万的点击量。这些帖子都是展示乡村生活的,从这些惊人的跟帖量和点击量可以看出,乡村问题备受大家关注。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是确实存在的。楼主持续地图文更新以及帖迷们持续的关注也体现出很多人对帖子中回归乡野的行为的一种支持与肯定。然而,从跟帖的内容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乡村梦,在这种背景下,天涯论坛成为了他们寄托梦想的地方。
2 乡村热帖的描述与分析
2.1 发帖人与跟帖人多为城市新居民
要研究天涯论坛中的这些热帖,首先要探究发帖人与跟帖人的身份,因为帖子中的一些内容与发帖人的生活、性格、爱好等息息相关,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发帖与跟帖人的信息。可能网络是一种虚拟的东西,帖子的真实性会引起质疑,但无论就帖子主题——乡村,还是从发帖跟帖的动机看,发帖人与跟帖人都没有必要传达不真实的信息,因为这些帖子本身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这些乡村帖的内容的可信程度是比较高的。
笔者关注的几个乡村热帖在帖子开头就介绍了发帖的背景以及自己的身份。《不如归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中,楼主名为风舞月徘徊(以下称其为“风舞”),根据她的介绍,她的家乡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一个叫水寨的偏远小山村,家乡有父母、兄嫂、姐姐还有几个侄子侄女,在介绍一束紫花时,她称自己是孩子们的姑姑,由此得知楼主是一个女性同胞。她曾在上海、北京、海南等多个大城市打拼,积累了些财富和阅历,在上海、海口等地都有房产,可见楼主事业上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楼主选择返乡,这就完全可以排除在城市混不下去才返回家乡这种说法。
同样,发帖人Mr何苦(以下称其为“何苦”)也是在京沪粤打工现在返乡的城市新居民。从他的帖子开头的简要介绍可以知道:“何苦”的家乡在湘赣交界的大山里,他十五岁便到县里求学,到如今又过去十五个年头,他一直闯荡于多个城市,因为父母的原因现从上海回到老家。“何苦”在帖中多次强调自己向往健康安逸的农村生活,所以虽然“何苦”返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父母的身体不适,但他的归隐之心是早已有之。
“zhouyutang”是《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回》的发帖者,他的老家在广西柳州,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北京从事IT行业,而且据他的介绍他在北京的事业很成功,现在他利用自己手头的一笔资金到家乡承包了几百亩田地,他的帖子主要介绍了他在家乡经营农场的各种经历。“zhouyutang”也是一个在城市已占有一席之地却抽资返乡的城市新居民。
“何苦”的帖子中网名为“mldxhm”的网友跟帖说:“看到这些照片感觉很亲切,我小时候就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童年过的是上山捉鸟下河摸鱼的勾当,快活得不得了。”[1]网名为“青春网废”的网友顶道:“外出好多年了,很是想念家乡,春节回家定要好好逛一逛。”[2]以上摘录的是两条网友的跟帖内容,不难看出,这些跟帖者同样是背井离乡,在城市工作的新居民。
当然,在这些乡村帖中,并不是所有的跟帖者都是城市新居民,还有其他两种人:一种是向往乡村生活的城市居民,帖子中展现的是他们所期望的生活,所以这类乡村帖让他们眼前一亮、甚是憧憬,还有另一种:跟帖者自己是城市居民,但是有亲戚朋友或者配偶来自乡村,所以对乡村生活也有一定了解,他们也会成为这类乡村热帖的关注人群,但以上所说的跟帖者仅占总人数的20%左右,还有剩下的约80%的网友从他们的帖子内容中很明显得看出他们是来自农村现在在城市工作的新居民。
所以,笔者由此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即这类乡村热帖的发帖者与跟帖者以城市新居民为主。
2.2 全面展示乡村生活
这些乡村帖向我们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帖子中大量的乡村风景的展现是其最大的亮点,其中介绍的乡村的风景也非常全面。“风舞”贴出了故乡的河水,远处的山峰,还有家乡的小路以及各色各样的动植物,色彩丰富。她的帖子里还有很多家乡的孩子在水里嬉戏、洗头的图片,可见家乡的河水应该非常清澈。高老爷1900(以下称其为“高老爷”)拍摄了许多婺源的美景,从他们放上去的图片中可以感受到乡村优美纯净的生活环境。“zhouyutang”在论坛中也上传了许多有关他的玉米地、萝卜地还有豇豆等作物的远景近景图,绿油油一大片,没有遭到任何污染。“何苦”拍的家乡用的绳子是用青藤编制的,看上去很扎实很环保。
在乡村有着各色各样的农村风物,这些乡村帖也向我们展现了其中的一部分。光是乡间的食物就介绍了几十种。“zhouyutang”在家乡从事农作物的种植,他晒出了许多自己地里的甜玉米、南瓜、豇豆等的图片,帖子中他这样介绍自己的玉米:“早春的玉米,虽然草很多,但玉米也不小。早春的玉米真的是3无产品,无激素,无农药,无除草剂。”[3]农村的食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纯天然,非常新鲜,与城市的食物相比,农村的食物要安全得多。“何苦”也收集了许多他们家乡的美食图片放在网上,包括现采的野蜂蜜,野蘑菇,大甲鱼等。“风舞”放上去的食物的图片最多。有几张拍的是刚挖出的野生小土豆,还有辣椒炒的萝卜干,还有楼主最爱的家乡菜“油茶汤”、“马打滚”、炸红薯片、鸡蛋饼等,她还对一些特色食物的做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看图的人能体会到他们家乡食物的特色。
此外,帖子中还介绍了许多乡村的农作工具,每一种工具一般都配有图片,像是花背篓、柴背篓还有晒谷子用的“推子”、比人还高的扫帚、风车、打米机等,每样工具几乎都有手工的成分,乡村的农具不复杂,但却很实用,这里面体现出农村人民的智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