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研究以南京市18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例

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研究以南京市18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例[20200501125040]
摘要: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形态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多。基层劳动争议调解作为劳动争议调解的“第一道防线”,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优途径。本文以南京市18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研究案例,评析当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服务现状,并提出优化我国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现状;评析;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2
(三)研究综述 2
二、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相关理论 3
(一)劳动争议的界定 3
(二)劳动争议的种类 3
(三)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界定 3
(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地位及作用 3
三、南京市18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服务现状 4
(一)数据来源 4
(二)调查对象服务现状 4
1. 机构性质及存在形式 4
2. 工作人员配备 4
4. 争议案件受理情况 7
5. 服务提供及满意度 7
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评析 7
(一)基层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受理案件的特征评析 7
(二)工作人员配置及机构内部硬件配置评析 9
(三)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存在形式评析 10
(四)乡镇、街道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与商圈联合调解中心的比较分析 11
五、完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的建议 11
(一)完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构建 11
1. 组织规模应与区域特征相匹配,合理配置调解服务资源 11
2.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 12
3. 成立针对于劳动争议集中矛盾的专项小组 12
(二)鼓励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非政府主导的尝试 13
1. 建议鼓励非政府运作模式的调解组织的设立与发展 13
2. 建议扩大集资渠道,弱化对政府资金支持的依赖性 13
(三)提倡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运作模式的创新 13
1. 倡导“调解与预防相结合”的新型工作理念 13
2. 建立与法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联动机制 13
3. 实现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与商圈联合调解中心的工作对接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 南京市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访谈提纲 15
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研究
——以南京市18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