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调查
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调查[20200511191338]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居家养老已经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养老方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四个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了解了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在对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与是否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是:婚姻状况、家庭关系、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和家人一起居住。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依然是目前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选择,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据此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期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一个健康、科学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 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2
(一)居家养老 2
(二)居家养老服务 2
(三)相关文献综述 3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情况 3
(一)数据来源 3
(二)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3
(三)被调查老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情况 5
(四)被调查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5
三、计量检验6
(一)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6
(二)计量检验结果 7
四、小结与建议8
(一)提高“精神慰藉类”项目的服务水平 9
(二)针对独居老人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9
(三)构建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 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附录: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问卷11
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调查
引言
引言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近1.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1]。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逐步延长,目前我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2]。高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探究科学合理的养老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方式的形成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结构、养老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决定,人类社会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历了氏族组织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个人养老保障、政府养老保障等养老方式,它们各自在不同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居家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首先,居家养老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养老保障的水平相适应,减轻了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单一养老方式的压力;其次,居家养老符合我国老年人一贯在家养老的文化传统,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也能够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最后,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方式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中的社会,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4]。
南京是我国高龄化和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探索进行得也比较早,因此以南京为例对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选取了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较早,发展较好的四个主城区(分别为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希望借此了解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并探究影响城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因素。
一、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综述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又称社区居家养老, 其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在 “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5]。此后,很多学者对居家养老的定义展开研究,在概念的界定上,学者们的表述虽有不同,但内涵基本一致。总的来说,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6]。
(二)居家养老服务
(三)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社区的发展迅速,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比较类似的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胡宏伟等( 2011)从老年人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经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度量,找出 11 个具体变量来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程度、年龄、性别等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比较显著的影响[10]。陈志科,马少珍(2012)首先将可能影响老年人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10 个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和统计检验,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有显著影响的8个自变量做进一步回归分析,最后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方式和社会保障情况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11]。李放(2013)等利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家庭总收入、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与居家养老需求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年龄对需求的影响呈负相关性[12]。李敏(2014)根据2012年在北京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家庭养老模式是目前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也是首选的意愿养老方式,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等因素都会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高龄、文化程度低、不在婚以及月收入少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也有一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照顾)提供的内容方面。B.Meredith(1993)指出,社区照顾服务首先应该提供适用的住房,此外还包括特殊护理服务,主要有日常生活起居、行动料理和自我照顾等内容 [14]。A. Pavey和D.Pstsios(1999)从照顾资源来源的角度将社区照顾服务的内容划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正规照顾指由政府、专门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和承担的照顾性服务;非正规照顾指由家人、亲友邻居或志愿者基于道德和感情的因素而提供的照顾[15]。
从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面,但需求不等于实际的购买,目前从购买的角度研究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文献较少。为了拓展在这方面的研究,本次调查选取了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的四个主城区,希望借此了解南京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并探究影响城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因素。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自己进行的“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问卷附在文后),本次调查于2015年3月在南京市进行,调查对象选择为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较早、发展较好的四个主城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88%。
(二)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表1是对我们所调查的老年人基本情况的统计。从表1中可以发现,所有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7.7%和52.3%,而年龄方面,70-79岁的老年人最多,接近二分之一(45.5%),60-69岁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8%和22.7%。样本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基本和南京市老年人总体的自然分布相一致,可以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表1: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统计
指标 频次(人) 百分比(%)
性别 男 84 47.7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居家养老已经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养老方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四个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了解了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在对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与是否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是:婚姻状况、家庭关系、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和家人一起居住。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依然是目前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选择,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据此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期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一个健康、科学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 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2
(一)居家养老 2
(二)居家养老服务 2
(三)相关文献综述 3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情况 3
(一)数据来源 3
(二)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3
(三)被调查老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情况 5
(四)被调查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5
三、计量检验6
(一)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6
(二)计量检验结果 7
四、小结与建议8
(一)提高“精神慰藉类”项目的服务水平 9
(二)针对独居老人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9
(三)构建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 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附录: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问卷11
城市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调查
引言
引言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近1.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1]。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逐步延长,目前我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2]。高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探究科学合理的养老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方式的形成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结构、养老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决定,人类社会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历了氏族组织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个人养老保障、政府养老保障等养老方式,它们各自在不同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居家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首先,居家养老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养老保障的水平相适应,减轻了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单一养老方式的压力;其次,居家养老符合我国老年人一贯在家养老的文化传统,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也能够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最后,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方式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中的社会,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4]。
南京是我国高龄化和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探索进行得也比较早,因此以南京为例对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选取了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较早,发展较好的四个主城区(分别为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希望借此了解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并探究影响城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因素。
一、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综述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又称社区居家养老, 其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在 “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5]。此后,很多学者对居家养老的定义展开研究,在概念的界定上,学者们的表述虽有不同,但内涵基本一致。总的来说,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6]。
(二)居家养老服务
(三)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社区的发展迅速,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比较类似的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胡宏伟等( 2011)从老年人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经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度量,找出 11 个具体变量来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程度、年龄、性别等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比较显著的影响[10]。陈志科,马少珍(2012)首先将可能影响老年人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10 个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和统计检验,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有显著影响的8个自变量做进一步回归分析,最后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方式和社会保障情况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11]。李放(2013)等利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家庭总收入、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与居家养老需求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年龄对需求的影响呈负相关性[12]。李敏(2014)根据2012年在北京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家庭养老模式是目前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也是首选的意愿养老方式,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等因素都会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高龄、文化程度低、不在婚以及月收入少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也有一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照顾)提供的内容方面。B.Meredith(1993)指出,社区照顾服务首先应该提供适用的住房,此外还包括特殊护理服务,主要有日常生活起居、行动料理和自我照顾等内容 [14]。A. Pavey和D.Pstsios(1999)从照顾资源来源的角度将社区照顾服务的内容划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正规照顾指由政府、专门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和承担的照顾性服务;非正规照顾指由家人、亲友邻居或志愿者基于道德和感情的因素而提供的照顾[15]。
从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面,但需求不等于实际的购买,目前从购买的角度研究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文献较少。为了拓展在这方面的研究,本次调查选取了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的四个主城区,希望借此了解南京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并探究影响城市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因素。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自己进行的“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问卷附在文后),本次调查于2015年3月在南京市进行,调查对象选择为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较早、发展较好的四个主城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88%。
(二)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表1是对我们所调查的老年人基本情况的统计。从表1中可以发现,所有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7.7%和52.3%,而年龄方面,70-79岁的老年人最多,接近二分之一(45.5%),60-69岁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8%和22.7%。样本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基本和南京市老年人总体的自然分布相一致,可以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表1: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统计
指标 频次(人) 百分比(%)
性别 男 84 47.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