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模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目前,虽然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与国外文化产业的比较,还是有很多问题待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结构的全面发展,我们分析一些所存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在文化产业研究的问题。由此提出增加有针对性的建议的竞争力,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关于“钻石模型”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
1.1波特“钻石模型”的概述 2
1.1.1生产要素 2
1.1.2需求条件 3
1.1.3企业战略 3
1.1.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3
1.1.5政府和机会 4
1.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4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问题分析——基于钻石模型 5
3.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缺乏 5
3.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动力不足 5
3.3中国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6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7
4.1加大文化产业的要素投入 7
4.2提升文化产业需求水平 8
4.3完善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8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绪论
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启蒙的辩证法》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结合了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将文化产业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定义文化产业时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工业标准”。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先打化机制;可以为民族文化生产加强生产力;可以加强对国家文化出口的保护工作。
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产业上,长期以来,我国都缺乏对它统一界。这一状况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认识。从文化产业的各种概念可以看出明确的文化产业的生产文化商品是第一性的。对此,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丹(2013)总结一下文化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文化产业的根源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资源。[1]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步伐是比较快的。2010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11万亿元,增速是31.6%;2011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35万亿元,增速是21.8%;2012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增速是34.1%;2013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14万亿元,增速是18.2%;2014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41万亿元,增速是12.6%。根据上述数据得知,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不过跟国外比较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我国的文化产业缺乏品牌文化,而且政策体系不健全。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本文从波特“钻石模型”的基本架构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可以增加有针对性的建议的竞争力,以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章 关于“钻石模型”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1波特“钻石模型”的概述
波特的“钻石模型”是1990年由迈克尔?波特所提出来的,该理论波特将其展开成了六大要素。在这个理论中波特认为若是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要在国际竞争力中具有优势,必须从四项环境因素来讨论,图11所述六因素。此外还有政府和机会这两项变数。四大基本要素和政府、机会两大辅助要素直接结合,连结起来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形状类似于钻石,故又将迈克尔?波特的模型称之为“钻石模型”。
图11波特的“钻石模型
1.1.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被定义为社会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并且是必须具备的,同时可以用来推动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经营生产的各种社会资源。波特为各要素划分了等级,分别分成了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高级要素包括通讯设施、科研设施、高级劳动力、技术知识等。波特认为,高级要素相对于基本要素来说,在竞争优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基本要素是天然生成、自然赋予的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发展之后的结果。因此,政府为提高人口的知识水平和普通技能在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上进行了投资,以此来刺激和鼓励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从而来提升国家的高级要素,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互相影响。基本要素可以在初始阶段为国家提供一些优势,随着高级要素的发展,这些基本要素的优势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展。不过基本要素的劣势有时候会给高级要素带来投资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在基本要素的劣势给高级要素带来的压力上,日本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子。日本作为一个严重缺乏矿产资源和可耕地的国家,通过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资来创造丰富的人才,以此来克服高级要素的劣势所带来的给低级要素的压力。[2]
1.1.2需求条件
需求是指对产品和服务的国内需求的性质。此外,国内市场的需求,这被称为国内市场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为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由规模经济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内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以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产业。除了为企业国内和国际市场不同,其存在可以在早期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找到。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早地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样一来,本国企业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来说,本国企业便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可以先于国外的竞争对手行动,从而发展自己的该项产业,先于一步的投入生产并提前积累经验,来满足本国乃至于其他国家的需求。波特指出,市场质量比市场需求量更重要,要重质量而不是重产量。国内市场对企业的认知与分析客户需求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3]企业的注意方向和发展顺序可以受细分市场需求影响,并可以通过此来调整自身的战略。如果是较大的产业环节,通常情况下也会比较早受到关注。
1.1.3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一个总体规划过程,可分为企业战略、职能战略、产品战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战略是用来对各种战略的统称,既包括了竞争战略,也包括生产、销售、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开发战略等。此外,也有很多是新兴战略。比如说信息化战略,这是企业在各种各样战略中的一个全新战略。企业战略有多种,但总的属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企业的发展计划,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全局和战略的一些基本问题。各种企业战略均有不同,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谋划问题基本属性相同,层次与角度不同。总之,无论哪一方面,只要是涉及到企业的整体,长远和根本问题是经营战略的范围。
市场营销学的定义是指对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调查的现状,总结经验,预测未来和其他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来制定一个长期的总体规划,以此来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一个公司,能够自行地成功制定战略并且可以很好的执行来创造价值时,那么可以说这个企业可以获得竞争力。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关于“钻石模型”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
1.1波特“钻石模型”的概述 2
1.1.1生产要素 2
1.1.2需求条件 3
1.1.3企业战略 3
1.1.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3
1.1.5政府和机会 4
1.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4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问题分析——基于钻石模型 5
3.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缺乏 5
3.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动力不足 5
3.3中国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6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7
4.1加大文化产业的要素投入 7
4.2提升文化产业需求水平 8
4.3完善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8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绪论
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启蒙的辩证法》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结合了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将文化产业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定义文化产业时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工业标准”。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先打化机制;可以为民族文化生产加强生产力;可以加强对国家文化出口的保护工作。
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产业上,长期以来,我国都缺乏对它统一界。这一状况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认识。从文化产业的各种概念可以看出明确的文化产业的生产文化商品是第一性的。对此,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丹(2013)总结一下文化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文化产业的根源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资源。[1]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步伐是比较快的。2010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11万亿元,增速是31.6%;2011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35万亿元,增速是21.8%;2012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增速是34.1%;2013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14万亿元,增速是18.2%;2014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41万亿元,增速是12.6%。根据上述数据得知,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不过跟国外比较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我国的文化产业缺乏品牌文化,而且政策体系不健全。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本文从波特“钻石模型”的基本架构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可以增加有针对性的建议的竞争力,以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章 关于“钻石模型”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1波特“钻石模型”的概述
波特的“钻石模型”是1990年由迈克尔?波特所提出来的,该理论波特将其展开成了六大要素。在这个理论中波特认为若是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要在国际竞争力中具有优势,必须从四项环境因素来讨论,图11所述六因素。此外还有政府和机会这两项变数。四大基本要素和政府、机会两大辅助要素直接结合,连结起来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形状类似于钻石,故又将迈克尔?波特的模型称之为“钻石模型”。
图11波特的“钻石模型
1.1.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被定义为社会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并且是必须具备的,同时可以用来推动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经营生产的各种社会资源。波特为各要素划分了等级,分别分成了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高级要素包括通讯设施、科研设施、高级劳动力、技术知识等。波特认为,高级要素相对于基本要素来说,在竞争优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基本要素是天然生成、自然赋予的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发展之后的结果。因此,政府为提高人口的知识水平和普通技能在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上进行了投资,以此来刺激和鼓励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从而来提升国家的高级要素,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互相影响。基本要素可以在初始阶段为国家提供一些优势,随着高级要素的发展,这些基本要素的优势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展。不过基本要素的劣势有时候会给高级要素带来投资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在基本要素的劣势给高级要素带来的压力上,日本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子。日本作为一个严重缺乏矿产资源和可耕地的国家,通过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资来创造丰富的人才,以此来克服高级要素的劣势所带来的给低级要素的压力。[2]
1.1.2需求条件
需求是指对产品和服务的国内需求的性质。此外,国内市场的需求,这被称为国内市场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为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由规模经济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内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以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产业。除了为企业国内和国际市场不同,其存在可以在早期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找到。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早地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样一来,本国企业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来说,本国企业便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可以先于国外的竞争对手行动,从而发展自己的该项产业,先于一步的投入生产并提前积累经验,来满足本国乃至于其他国家的需求。波特指出,市场质量比市场需求量更重要,要重质量而不是重产量。国内市场对企业的认知与分析客户需求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3]企业的注意方向和发展顺序可以受细分市场需求影响,并可以通过此来调整自身的战略。如果是较大的产业环节,通常情况下也会比较早受到关注。
1.1.3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一个总体规划过程,可分为企业战略、职能战略、产品战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战略是用来对各种战略的统称,既包括了竞争战略,也包括生产、销售、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开发战略等。此外,也有很多是新兴战略。比如说信息化战略,这是企业在各种各样战略中的一个全新战略。企业战略有多种,但总的属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企业的发展计划,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全局和战略的一些基本问题。各种企业战略均有不同,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谋划问题基本属性相同,层次与角度不同。总之,无论哪一方面,只要是涉及到企业的整体,长远和根本问题是经营战略的范围。
市场营销学的定义是指对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调查的现状,总结经验,预测未来和其他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来制定一个长期的总体规划,以此来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一个公司,能够自行地成功制定战略并且可以很好的执行来创造价值时,那么可以说这个企业可以获得竞争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