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附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深入,仅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提升国际形象、参与全球问题的治理亟需非政府组织的助力,这也为扩大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范围带来了诸多机遇。但是目前,由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我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参与“一带一路”还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和非政府组织这二者的契合点,全面分析其中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能够为我国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非政府组织,机遇,挑战
目 录
1 引言 1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机遇 1
2.1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非政府组织 1
2.2 有利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 2
2.3 拓展了我国非政府组织“走出去”的空间 3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 3
3.1 法律法规不完善 3
3.2 国际化水平低 4
3.3 公信力有待提高 5
3.4 缺乏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 6
4 “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建议 6
4.1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
4.2 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水平 7
4.3 非政府组织加强自身管理 8
4.4 鼓励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9
结 语 10
参 考 文 献 12
1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的简称,该倡议提出至今,我国非政府组织从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资源。去年五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其中在“政策沟通”会议中,参加会议的各个国家多方面论述了交流合作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具体实施经验,并签订了32个合作事项,触及18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1]。“增进民心相通”会议邀请了“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公众代表在现场叙述自己参与该倡议的体验,展示了我国同沿线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在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卫生等范畴的协作成绩,联合颁布实施《民心相通行动计划》、“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以及“推进民心相通国际合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事宜[2]。
然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非政府组织严重偏低的国际化程度不仅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符,而且也阻碍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发展。此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和诸多负面国际舆论的背景下(中国威胁论),中国也亟须通过其独特的志愿性优势,消除舆论压力。从而处理一些政府组织难以处理的问题,向全球积极宣传我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添砖加瓦。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机遇
2.1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非政府组织
“一带一路”概念首先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议,然后该概念在2017年国际高峰会议上被进一步强调。习主席指出,人类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因而需要把“一带一路”建立成文明之路,以沟通解决冲突,建立多范围人文沟通机制,推进民心相通理念,传递大国形象,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3]。而非政府组织在民心相通这一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更贴近基层,便于沿线各国不同观念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提高对外援助的效果,能够惠及更多社会群众,扩大援助活动的影响范围。而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政府也亟须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影响力。通过向全球积极宣传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以及抱着真诚的合作意图来消除国际上有关我国的“中国威胁论”言辞[4]。
从国际经验来看,非政府组织对于国家与外国接触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国际交流、加强战略合作和推广社会理念等,我国也不例外。“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宣扬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从近些年走出去的情况来看,因为忽视基层社会群体以及缺乏有效管理和危机应对措施,损失惨重的项目和企业比比皆是。中国政府以及企业在对落后国家的投资中,诸如生态理念和建设理念的不同,导致矿山开发和水电站建设、工厂建设等遭遇了当地非政府组织和人民的抵制。现如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也会面临这些困难,所以就非常迫切能够做好基层关系这一块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达到60几个,因此必然会形成一个新的公共外交关系和国际社会体系,而非政府组织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坚定得维护我国国家权益,增加和调控政府的部门职能。非政府组织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而该倡议也是非政府组织面向世界发展的绝佳机遇。我们要重视非政府组织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发挥的润滑油和稳桥梁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的实施打好基础。通过沿线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在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沟通合作,建立互利共通的新型友好关系。要重视我国非政府组织和沿线国家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群体的交流,深入理解彼此需求,做到互利互补,互利共赢。并且非政府组织面向世界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走出国门牵线搭桥,从而能够加快我国各方面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2.2 有利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国情限制,以及经历抗日战争和全国内战,因而国家的经济水平较之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大多数的非政府组织是在国内成长,走出去的组织规模和数量较少,在国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低。其中的原因在于政府没有构建稳定安全的平台供非政府组织使用,较低的国际化水平使的他们不敢也不愿向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非政府组织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升国际化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着重体现在全球治理层面、求实层面和国际化层面。
首先,从参与全球治理层面来看,该倡议为其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在向国际社会表明,作为一个责任大国,中国有能力做好做强全球治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风采、魅力和智慧[5]。对中国非政府组织而言,也将加强我国非政府组织新一轮对外开放力度,从过去很少参加国际社会治理等活动,到实实在在地提高参加全球治理的层面和主动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