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路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民国建筑作为民国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国历史的载体,同时也是20世纪产生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公馆区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建筑群,集中反映着南京的特色和风貌。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不仅保存了南京民国时期的生活区域格局,还记录着南京历史发展的各种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的研究,发掘文化内涵与价值,并且对它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分析,提出科学的、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民国建筑保护对策;在民国建筑利用方面,对颐和路民国建筑进行品牌定位,构建颐和路民国文化品牌,塑造一个重文化有活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南京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南京城市的品牌价值。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简介2
(一)颐和路民国建筑历史与现状2
(二)颐和路民国建筑特点3
1.等级高档,设计上乘3
2.种类丰富,类型全面3
3.风景优美,规划和谐3
(三)颐和路民国建筑价值3
1.历史价值3
2.文化价值4
3.建筑规划价值4
4.旅游价值4
5.经济价值4
二、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存在问题4
(一)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存在问题4
1.建筑损坏,原真性缺失严重4
2.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体系不健全5
3.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规划存在矛盾5
(二)颐和路民国建筑利用存在问题5
1.没有专注民国文化传播5
2.缺少品牌识别系统5
3.缺少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6
三、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6
(一)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对策6
1.保护颐和路民国建筑原真性6
2.建立多元化保护体系6
3.将南京颐和路保护规划,纳入南京建设总体规划之中6
(二)颐和路民国建筑利用对策7
1.专注民国文化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建立颐和路民国品牌7
3.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8
四、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9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引言
the culture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南京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华民国于1927年在南京定都后,在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古力冶的指导下,国民政府于1929年制定了《首都计划》对南京城市进行规划,将南京市划分为了政治区、文教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住宅区等。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区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按照《首都计划》设计建成的地区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上层阶级住宅区,南京颐和路的地位在全国是极其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在反映南京民国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能彰显南京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南京城市品牌。然而,颐和路民国建筑却并没有如中山陵、总统府等民国建筑那般具有高知名度,南京市规划局近来有将颐和路民国建筑及街区保护提上日程,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些都值得深思。
一、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简介
(一)颐和路民国建筑历史与现状
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建都后,于1929年制定了《首都计划》,对南京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学成归国的建筑师们在《首都计划》的指导下,在南京设计了种类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建筑,这些建筑作为实实在在的存在,赋予了人们存在的意义,使人们不仅在空间上还在时间上拥有立足点。[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国建筑作为历史记忆载体,变得愈发珍贵。《首都计划》将南京城市功能分为了四个类别,分别是上层阶级、公务员、普通市民以及棚户,颐和路一带则作为上层阶级住宅区规划的,也是当时唯一建成的上层阶级住宅区。在南京众多优秀民国建筑中,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各个方面都尤显突出。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群位于南京市颐和路一带区域,其范围是东依宁海路,西至西康路,南到北京西路,北抵宁夏路,总规划面积达到37.8公顷(见图1)。

图1 颐和路民国建筑街区平面展示图
目前,颐和路内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外国公使馆、名人旧居等225处民国建筑,全部是独立花园洋房,设施配套齐全,分布在以颐和路为中轴线的十二个片区内,建筑风貌、街巷空间都还基本保持着民国时期的完整格局。南京颐和路目前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见表1),有38处市级文保单位,还有13处重要的近现代建筑(不包括文保单位在内)。
表1 颐和路省级文保单位列表
序号
文保单位名称
建造时期
地址
保护范围
1
汪精卫公馆旧址
建于1938年
位于颐和路8号
以现有院落为界
2
马歇尔公馆旧址
建于1945年
位于宁海路5号
以现有院落为界
3
加拿大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建于1946年
位于天竺路3号
以现有院落为界
为了更好保护规划南京颐和路,《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在多方指导下被制定出来。[2]这个规划将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按照建设时期分为两类,在这两大类下又细分为三个等级(见表2)。[3]
表2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类别列表
类别
分级原则
保护措施
一类一级建筑
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曾经是知名人士住宅、被定为文物的建筑。
依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进行保护。
一类二级建筑
结构、布局、风貌均保护完好的建筑。
保留主体建筑、外部修饰要保持建筑原有风格,在保护其结构的前提下,建筑内部可做适当改造。
一类三级建筑
结构、布局、风貌有比较大的变化并且质量较差的建筑。
允许进行改造,尺度、体量、色彩等方面需要与整体风貌相协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