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某社区m项目为例

摘 要本文是以暑期实践时开展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项目为例,对服务开展过程进行研究。社工在开展服务中发现面临一些服务困境,不仅是社工本身,包括服务对象、社区、家校都有待改善。社工针对困境对流动儿童的服务提出反思,并从上述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有效推动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提供了思考。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概念界定 2
1.社会工作者 2
2.流动儿童 2
3.社区融入 2
(三)研究方法 3
1.文献法 3
2.访谈法 3
3.参与式观察 3
二、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困境 3
(一)流动儿童参与社区活动少,缺乏归属感 3
(二)朋辈群体间身份认同存在差异,流动儿童交际圈窄 4
(三)流动儿童情感缺失,家长参与度低 4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过程 4
(一)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前期工作 4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中期工作 5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后期工作 6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预期及现状 6
五、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困境 7
(一)服务对象层面 7
1.服务对象变动性大,服务效果“打折扣” 7
2.服务对象活动积极性低,招募效果差 7
(二)社会工作者层面 8
1.实习社工服务衔接不畅,后期评估欠缺 8
2.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有待提升,服务开展形式有限 8
(三)社区层面 8
1.社区领导对社会工作者了解不足,社区资源利用率低 8
2.社区行政干预多,社会工作者认同度低 9
(三)家校方面 9
1.家长时间难协调,亲子活动受限 9
2.学校宣传力度小,三方互动少 9
六、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困境的对策 10
(一)服务对象方面 10
(二)社会工作者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1.社区领导对社会工作者了解不足,社区资源利用率低 8
2.社区行政干预多,社会工作者认同度低 9
(三)家校方面 9
1.家长时间难协调,亲子活动受限 9
2.学校宣传力度小,三方互动少 9
六、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困境的对策 10
(一)服务对象方面 10
(二)社会工作者方面 10
(三)社区层面 10
(四)家校层面 11
七、结语 11
八、参考文献 12
九、附录1 13
十、致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我国社会正在转型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城市工作的行列,许多家庭更是“举家搬迁”,相应的跟随流动人口进城的子女也成为数量庞大的群体之一。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流动人口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2003年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1】流动儿童是人口流动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城市或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社会问题,他们缺乏安全意识,教育、娱乐资源缺乏,整体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不安全因素较多、现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善流动儿童融入新社区的困境,基于暑假开展的流动儿童权益保护行动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者面临一些困境,通过反思活动中遇到的困境, 针对困境提出对策,为社会工作者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进行探索,这对于社会工作者改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服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自身经历
社会工作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笔者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针对济南某社区的流动儿童开展了社区融入的服务。笔者发现社区内的流动儿童大都是贫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60%的孩子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社会工作者针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及同伴交往等人际关系状况及相应的需求状况开展城市融入、亲情陪护、生命安全教育、学业成长等一系列综融性服务,进一步优化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好地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保障其应有的权益。
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发现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需要提升,家长、社区以及居委会的辅助作用也有待提高。根据实习遇到的情况,笔者希望针对目前的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对社会工作者以后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服务提供借鉴。
2.研究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项目将探讨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丰富社区建设的理论。现有的理论大多是对如何开展服务、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区。对于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反思较少。通过此文,能够弥补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理论一定的空缺。
(2)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通过探讨困境,使得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社区社会工作,工作过程中的社会工作者发觉并反思自己在服务过程中有待改善的方面,以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外界更好的了解社会工作者介入流动儿童服务面临的困境,了解以后的工作需要提高的方面。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些许经验。
(二)概念界定
1.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2】李迎生在《社会工作概论》中提出社会工作者自身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坚持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与案主的关系。【3】
笔者所认为的社会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在服务对象遇到问题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在服务过程中运用专业的技能与方法来协助工作对象挖掘潜能,协调社会的关系,解决社会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工作者。
2.流动儿童
对流动儿童的定义,段成荣在《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中提出“所谓流动儿童少年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外来人口中15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人口”【4】。北京社科院韩嘉玲研究员就流动儿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流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