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__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__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20200101172822]
在过去的文化发展中,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目前工作的重点。 本文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明晰其理论内涵,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尤其是对南通市少直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的掌握,加之查阅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总结出共性的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1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1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内容2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3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 4
3.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 4
3.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6
4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成因9
4.1 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部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9
4.2 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10
4.3 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10
4.4 吸引人才的机制不健全 10
4.5 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 11
5 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11
5.1 理清我国农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11
5.2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监督机制,形成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12
5.3 着力构建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13
5.4 培育和吸引符合农村需求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13
5.5 构建以“种文化”和“生文化”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14
5.6 增强农民自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农村文化的能力15
结论 17
致谢 18
注释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问卷2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不止一次的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农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也随之被更加看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迈出了新步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见形成。然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也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分析我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了这个毕业论文的课题。
就课题而言,主要是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分析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加深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解,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发现前辈学者已经对此课题有过相关研究。总体而言,都探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办法的实施和保障问题研究还不够,对农民需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文化机构等的评估、监督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还不足。为体现本次研究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本文将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运用独特的分析理论来研究课题,为寻找解决困境的出路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涉及广大中国农村的概念。从内容上来看它小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范围上来看点多面广,涉及广大农村所有村、乡镇、县区等;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来看它不同于城市人口;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从服务网络来看与城市相比其分布更广泛,更分散[1]。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与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城市中可能更注重图书馆的建设,而在农村则必须注重农家书屋的建设,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必须适合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需要,这又与城市有更大的差别,从制度政策来说,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必须更向农村倾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同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不同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这样定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面向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为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品的生产与供给网络,资金保障等系统的总称,它以建设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任务[2]。由于其客体不同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有一定差别。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内容
由法规、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五个要素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有以下内容: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这些政策和法规,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制度保障。目前,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须大力加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这包括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集镇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影剧院、乡镇文化站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农村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运营系统,是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只有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极大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让农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其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需求的满足[3]。
四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发布体系。这是一个关于农村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某些可以信息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4]。这一体系既包括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也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农村基层服务和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等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
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它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等。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血脉。
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它是由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干部、公营和民营文化团体以及业余的文化队伍、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
七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体系。没有评估的监督是没有依据的监督,达不到监督的效果;没有了监督,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形成一个权威的评估系统。
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系。科学完整有效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是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要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保证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效能。
在过去的文化发展中,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目前工作的重点。 本文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明晰其理论内涵,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尤其是对南通市少直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的掌握,加之查阅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总结出共性的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1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1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内容2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3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 4
3.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 4
3.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6
4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成因9
4.1 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部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9
4.2 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10
4.3 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10
4.4 吸引人才的机制不健全 10
4.5 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 11
5 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11
5.1 理清我国农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11
5.2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监督机制,形成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12
5.3 着力构建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13
5.4 培育和吸引符合农村需求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13
5.5 构建以“种文化”和“生文化”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14
5.6 增强农民自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农村文化的能力15
结论 17
致谢 18
注释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问卷2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不止一次的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农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也随之被更加看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迈出了新步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见形成。然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也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分析我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了这个毕业论文的课题。
就课题而言,主要是以南通市少直镇为例,分析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加深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解,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发现前辈学者已经对此课题有过相关研究。总体而言,都探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办法的实施和保障问题研究还不够,对农民需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文化机构等的评估、监督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还不足。为体现本次研究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本文将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运用独特的分析理论来研究课题,为寻找解决困境的出路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涉及广大中国农村的概念。从内容上来看它小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范围上来看点多面广,涉及广大农村所有村、乡镇、县区等;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来看它不同于城市人口;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从服务网络来看与城市相比其分布更广泛,更分散[1]。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与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城市中可能更注重图书馆的建设,而在农村则必须注重农家书屋的建设,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必须适合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需要,这又与城市有更大的差别,从制度政策来说,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必须更向农村倾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同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不同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这样定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面向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为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品的生产与供给网络,资金保障等系统的总称,它以建设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任务[2]。由于其客体不同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有一定差别。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内容
由法规、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五个要素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有以下内容: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这些政策和法规,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制度保障。目前,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须大力加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这包括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集镇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影剧院、乡镇文化站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农村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运营系统,是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只有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极大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让农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其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需求的满足[3]。
四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发布体系。这是一个关于农村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某些可以信息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4]。这一体系既包括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也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农村基层服务和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等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
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它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等。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血脉。
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它是由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干部、公营和民营文化团体以及业余的文化队伍、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
七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体系。没有评估的监督是没有依据的监督,达不到监督的效果;没有了监督,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形成一个权威的评估系统。
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系。科学完整有效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是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要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保证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效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