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泗阳县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以泗阳县为例 2
2.1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2
2.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2
2.2培养了一些农村公共文化人才 3
3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以泗阳县为例 3
3.1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出比率低 3
3.2公共文化设施缺失,设施利用率低下 4
3.3村民公共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活动减少 5
3.4工作人员素质不平衡,人才流失严重 7
3.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8
4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存在原因分析-以泗阳县为例 9
4.1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9
4.2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9
4.3农村固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10
4.4缺少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相关立法和专家研究 11
5 解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足的对策 11
5.1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11
5.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立法和专家研究 12
5.3加大对政策、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 12
5.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13
5.5村民主动配合政府工作,增强主体意识 13
结论 14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
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保障农村居民基本课题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农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共文化作为农村文化中为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满足农民的基本课题化权利,例如看电影、看电视、看演出等活动;第二具有较强公共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例如文化站、图书馆等;第三,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的农村文化活动,例如科技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和读书看报纸等;第四需要予以保护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例如民俗艺术、民间工艺等,符合以上四个领域的农村文化,均属于农村公共文化领域【1】。本课题主要从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村民的公共文化意识及村民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的利用和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等方面对泗阳县部分乡镇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任务后,党中央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具体措施。2007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逐步解决我国村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第十九条提到:要针对农村的特点,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党中央出台的这些文件政策和相关措施对推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是农村的上层建筑层次,对于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政治建设。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农民空余时间不断增多与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缺乏之间的矛盾问题,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和供给处于严重缺失状态。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的灵魂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任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加强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处于困境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更好的解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保证农村村民的基本课题化权益得到充分的落实,所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工作的中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
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以泗阳县为例
泗阳县地处江苏省宿迁市东部,南濒美丽富饶的洪泽湖,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是我国唯一的“中国杨树之乡”,建有世界唯一、国家4A级景区的杨树博物馆。目前泗阳县辖2个新城、9个镇、5个乡、3个街道和2个场,分别为:王集新城(王集镇、张家圩镇、里仁乡)、新袁新城(新袁镇、裴圩镇、高渡镇)、史集街道、城厢街道、来安街道乡镇、城关镇、众兴镇、、临河镇、爱园镇、李口镇、穿城镇、卢集镇、庄圩乡、三庄乡、南刘集乡、八集乡场,人口约105.18万【2】。
近年来,泗阳县围绕着文化大县的建设目标,不断加强县文化工程建设的力度,先后投资了10多亿元,建设图书馆、妈祖文化园、中国杨树博物馆、中国棉花博物馆、曼哈广场数码影城、250多个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建设设施,并对群众免费开放,获得江苏省文化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泗阳县地处于苏北相对欠发达地区,随着泗阳县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近几年的文化发展建设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2.1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泗阳县政府相继制定并出台了《泗阳县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关于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泗阳县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施意见》、《乡镇街道文化站考核办法》和《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关于公共文化建设相关文件。同时地方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用、管理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努力加强建立健全泗阳县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将各乡镇公共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年终公共文化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2.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近年来,泗阳县政府县为了深入推进社会风尚引领工程,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四项举措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民群众基本课题化权利和基本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农民们对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建成的县“三馆一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三座“国字”号博物馆均免费向社会群众开放。据统计,全县19个乡镇全面建成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站,252个村均按标准建成“农家书屋”,截止目前,全县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78900多平方米【3】。
2.2培养了一些农村公共文化人才
C、31-50岁 8(29.63%) 12(44.44%) 7(25.93%) 27
D、50岁以上 3(13.64%) 9(40.91%) 10(45.45%) 22
图6 文化程度与文化设施利用之间关系分析表
结论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对丰富我国广大农村村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改善农民们的精神面貌、促进农村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6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