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路径研究(附件)

农村社区作为我国推动的新型的农村社会建设模式,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快发展,相比而言,文化建设步伐缓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路径的选择直接关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效。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竹程社区为调研对象,围绕其文化建设现状展开调研,针对其中取得的成果总结经验,对其中的困境分析原因,旨在为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路径提出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农村社区,社区文化资源,建设路径
目 录
1 引言 1
2 竹程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2
2.1 竹程社区基本情况 2
2.2 竹程社区文化建设实践 3
3 竹程社区文化建设困境 7
3.1 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不高 8
3.2 基层政府重视度不够 8
3.3 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9
3.4 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9
3.5 文化建设管理滞后 9
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路径探讨 10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
4.2 强化基层政府职责 11
4.3 开拓建设资金渠道 11
4.4 加快开发文化资源 12
4.5 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12
结论 13
致谢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竹程社区文化生活调查问卷 18
1 引言
“农村社区”的概念最早提及是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到,而我国学术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往往是将“农村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混为一谈。在笔者看来,这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根据阅读相关文献及资料,笔者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理解是这样,“农村社区文化是相较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农村社区在我国是近些年才被提及的名词,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农村发展出现分化,城市的发展进程快速的超越农村,为缓解城市与农村发展局面,“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重大发展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提上日程。经济建设一直作为全国的发展重点,我国城市、农村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建设作为非重点角色,其发展状况与经济情况处于不相协调的尴尬境地,农村文化建设更是远远滞后与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现如今已不能够被满足。文化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日益受到关注。为加快建设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社区文化逐渐加强了建设步伐[1]。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频繁的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发文中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视,文化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依靠全国上下人民的共同努力,探索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本次研究课题以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竹程社区为切入点,根据竹程社区近几年文化发展现状,总结其取得的成果经验,探析其困境所在,以小见大,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提供研究成果,丰富文献资料。
2 竹程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2.1 竹程社区基本情况
竹程社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郊,六合区西邻,隶属于程桥街道管辖。竹程社区即东湖社区,由于该社区是原竹程乡管辖行政村与东湖村合并成立社区居委会,在名称上二者无异,都是指现在的竹程社区,为保证本文统一性,在咨询了社区负责人意见后,统一用“竹程社区”,以下提到的社区及社区居委会都指代竹程社区及其居委会,特此说明。根据竹程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数据,社区基本情况如下:社区现总人口3718名,共有村名小组17个,户数1555,耕地496.7公顷,村集体经济约20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约10000元。自2010年程桥镇撤镇变街道,竹程社区规划成立以来,街道对社区发展的重视以及社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经济发展、农业建设、道路设施、公共基础服务、教育卫生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突出的是在居民收入方面,现如今群众手里的土地多数被政府征收用作开发建设,或以承包的形式外包给他人用以种植经济性作物,或化田为池塘做生态养殖,农民现在手中自留土地可以用“一亩三分地”来形容,但绝无贬义,仅用来满足日常的粮食种植,土地不再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如今主要收入来源除了一部分进城务工,绝大多数选择留在家乡,而竹程社区位于南京服装工业园程桥街道管辖,尤其在合并以后,街道办事处利用其园区优势,支持社区大户投资建厂,现如今社区内有南京元泰服装有限公司、南京天之骄服装有限公司、南京金曼服饰有限公司三个主要服装厂,突出了服装特色产业,全力开辟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解决了社区村民就业问题,提高社区村民收入,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方面,社区居委会在街道政府的支持下,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全年发放良种25万余公斤,补贴资金20余万元;补贴农机器械50余台,补贴资金40万余元。通过审定的无公害粮油基地2666.67公顷,无公害花生基地333.33公顷,无公害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866.67公顷;推广优质长粒型水稻1333.33公顷;优质弱筋小麦1335.28公顷。进一步加大水利设施投入力度,投入1000多万,完成朱圩南站建设河北小滩护坡工程;完成14公里堤顶道路建设,完成皂河竹程段堤防加固6公里,土方8.5万立方米。道路建设方面社区主干实现水泥路全覆盖,街道两边重修下水道并铺设小方砖,种植行道树,使路面保持干净整洁。社区卫生站于2014年投入建设,2016年底初步建成并已开始投入使用,旨在建立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为主的 “六位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低成本、高效率、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教育方面,竹程社区所在地有小学、初中教育资源,社区与学校联系紧密,在日常工作里支持学校教育活动,创立基金提供教育援助,在类似建党、国庆的重大节日里,社区领导及服务人员会进入学校对师生展开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支持。竹程社区的基本情况经过笔者的调查了解大致在这几个方面做简单的介绍,在调查总结中,笔者对现在竹程社区发展感触是进入改革新时期尤其是竹程社区规划建立以来,社区从经济、农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区的文化建设是笔者研究对象,下文开始着重阐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