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分析法的苏北五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SS分析法的苏北五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200501124657]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针对苏北五市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状况作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分类统计,利用14个服务业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依据所得的苏北地区各服务业的的区域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服务业总体虽然相对江苏省有一定增长,竞争力优势明显,但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在做具体行业分析和五个地市分析时,发现各个部分行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且不同地市发展状况迥异。因此,必须积极改变苏北地区的服务业现状,提升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偏离份额分析法;苏北;服务业;结构效益;竞争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服务业研究2
1.1服务业理论及分类2
1.1.1 服务业的定义2
1.1.2 服务业分类2
1.1.3 本文服务业分类3
1.2 苏北五市服务业发展现状3
1.2.1苏北五市服务业基础状况不佳3
1.2.2苏北五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4
2 研究方法4
2.1 基本原理4
2.2 计算模型4
3 苏北五市服务业分析 6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6
3.2 构造偏离份额分析表和分析图6
3.3 对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评价8
3.3.1 苏北地区服务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内部结构不理想8
3.3.2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8
3.3.3社会性服务业整体结构和竞争力优势明显8
3.3.4 传统行业优势突出,新兴服务业发展状况不佳8
3.3.5各地市服务业构成各不相同8
4 政策性建议 9
4.1明确苏北地区的服务业定位,深化服务业改革9
4.2因势利导,积极确立苏北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9
4.3努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9
4.4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9
4.5构建现代服务体系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表1 服务业分类对应表3
表2 苏北五市服务业偏离份额分析汇总表7
图1苏北及各市服务业竞争力分量6
图2苏北及各市服务业结构分量7
图3苏北及各市服务业总偏离分量7
附表1 阎小培结合西方服务业分类和其他学者分类方法的服务业四分表12
附表2 苏北及各市服务业总体偏离份额分析表12
附表3 苏北地区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2
附表4 徐州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5 连云港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6 盐城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7 宿迁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8 淮安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基于SS分析法的苏北五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引言
全球产业结构历经着从“工业型经济”到“服务型经济”的变迁。服务业在许多国家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的新一轮战略时期,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中国目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实践任务[1]。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服务业提升,在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和保障[3][4]。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五个城市苏北服务行业现状的分析,根据五市服务行业结构和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服务业研究
1.1 服务业理论及分类
1.1.1 服务业定义
服务业,是指生产非货物和产品的产业。经合组织对于服务业的界定是:提供帮助、效用或关怀、经历、信息或者其他智力内容的产业[5]。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的定义是:无形资产和非商品,即除了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等行业。
1.1.2 服务业分类
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服务的多样化,最终导致服务业分类的多元化。这一原因使得对服务业的科学分类变得尤为困难,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现状不同,以及学者的分类角度不同等多重因素,是的至今对于服务业没有明确统一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针对服务业分类方法主要有:第一,根据服务活动的功能和性质划分: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 ISIC)、布朗宁—辛格曼服务业分类法、辛格曼的服务业四分法;第二,根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划分:M.A.Katouzian服务业三分法;第三,根据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供给与需求)角度,以及生产技术的分类:北美产业分类体系( NAICS)等。第四,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一般服务的分类方法(如lovelock)[6] 、跨国服务分类方法(如Kotabe)[7]。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西方服务业四分法、辛格曼分类法、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等。
由于第三产业和服务两个概念有细微差别,但包含的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的学者和政府统计机构经常使用的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满足国家统计的需要和研究的需求,在2002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其中对于第三产业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包括15个二级类,48个三级类。这一举措有利于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接轨。
国内的学者对服务业的分类做了很多整合和创新。例如:阎小培结合辛格曼分类和其他分类法,第一次提出使用了服务业四分法(附表1),将服务业分四大类,分别是:(1)生产性服务业、(2)分配性服务业、(3)消费性服务业、(4)社会性服务业[8]。晁刚令根据其所传输和交换的要素不同来进行分类,将服务业分为:(1)主要进行物质传输的服务业、(2)主要进行信息传输的服务业、(3)进行运营性能量传输的服务业(4)行管理性能量传输的服务业[9]。
1.1.3 本文服务业分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进而对苏北五市的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因而有必要对服务业的不同服务性质进行分类,以便在规划时有针对性的政策。按照阎小培分分类方式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本文将服务业分成4个一级分类和14个二级分类(表1)。
表1 服务业分类对应表
Table 1 Service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序号 类别 原序号 行业
Ⅰ 生产性服务业 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5 金融业
6 房地产业
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Ⅱ 分配性服务业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3 批发和零售业
Ⅲ 消费性服务业 4 住宿和餐饮业
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Ⅳ 社会性服务业 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 教育
1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1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阎小培(1999)
其中:Ⅰ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服务行业,而不是直接向个人提供最终服务。他们的服务主要由该部门向企业,政府和机构提供。这种一般属于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Ⅱ分配性服务业:是指以促进商品流通和提高能源使用而提供配套服务的行业领域,包括为一产、二产和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提供服务。Ⅲ消费性服务业:是指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最终的消费服务。Ⅳ社会性服务业:是指政府或非赢利性组织为社会团体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这些服务业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要目的是社会福利,而不是导向的利润。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针对苏北五市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状况作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分类统计,利用14个服务业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依据所得的苏北地区各服务业的的区域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服务业总体虽然相对江苏省有一定增长,竞争力优势明显,但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在做具体行业分析和五个地市分析时,发现各个部分行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且不同地市发展状况迥异。因此,必须积极改变苏北地区的服务业现状,提升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偏离份额分析法;苏北;服务业;结构效益;竞争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服务业研究2
1.1服务业理论及分类2
1.1.1 服务业的定义2
1.1.2 服务业分类2
1.1.3 本文服务业分类3
1.2 苏北五市服务业发展现状3
1.2.1苏北五市服务业基础状况不佳3
1.2.2苏北五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4
2 研究方法4
2.1 基本原理4
2.2 计算模型4
3 苏北五市服务业分析 6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6
3.2 构造偏离份额分析表和分析图6
3.3 对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评价8
3.3.1 苏北地区服务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内部结构不理想8
3.3.2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8
3.3.3社会性服务业整体结构和竞争力优势明显8
3.3.4 传统行业优势突出,新兴服务业发展状况不佳8
3.3.5各地市服务业构成各不相同8
4 政策性建议 9
4.1明确苏北地区的服务业定位,深化服务业改革9
4.2因势利导,积极确立苏北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9
4.3努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9
4.4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9
4.5构建现代服务体系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表1 服务业分类对应表3
表2 苏北五市服务业偏离份额分析汇总表7
图1苏北及各市服务业竞争力分量6
图2苏北及各市服务业结构分量7
图3苏北及各市服务业总偏离分量7
附表1 阎小培结合西方服务业分类和其他学者分类方法的服务业四分表12
附表2 苏北及各市服务业总体偏离份额分析表12
附表3 苏北地区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2
附表4 徐州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5 连云港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6 盐城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7 宿迁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附表8 淮安市服务业按本文四分法偏离份额分析表13
基于SS分析法的苏北五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引言
全球产业结构历经着从“工业型经济”到“服务型经济”的变迁。服务业在许多国家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的新一轮战略时期,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中国目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实践任务[1]。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服务业提升,在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和保障[3][4]。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五个城市苏北服务行业现状的分析,根据五市服务行业结构和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服务业研究
1.1 服务业理论及分类
1.1.1 服务业定义
服务业,是指生产非货物和产品的产业。经合组织对于服务业的界定是:提供帮助、效用或关怀、经历、信息或者其他智力内容的产业[5]。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的定义是:无形资产和非商品,即除了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等行业。
1.1.2 服务业分类
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服务的多样化,最终导致服务业分类的多元化。这一原因使得对服务业的科学分类变得尤为困难,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现状不同,以及学者的分类角度不同等多重因素,是的至今对于服务业没有明确统一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针对服务业分类方法主要有:第一,根据服务活动的功能和性质划分: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 ISIC)、布朗宁—辛格曼服务业分类法、辛格曼的服务业四分法;第二,根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划分:M.A.Katouzian服务业三分法;第三,根据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供给与需求)角度,以及生产技术的分类:北美产业分类体系( NAICS)等。第四,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一般服务的分类方法(如lovelock)[6] 、跨国服务分类方法(如Kotabe)[7]。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西方服务业四分法、辛格曼分类法、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等。
由于第三产业和服务两个概念有细微差别,但包含的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的学者和政府统计机构经常使用的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满足国家统计的需要和研究的需求,在2002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其中对于第三产业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包括15个二级类,48个三级类。这一举措有利于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接轨。
国内的学者对服务业的分类做了很多整合和创新。例如:阎小培结合辛格曼分类和其他分类法,第一次提出使用了服务业四分法(附表1),将服务业分四大类,分别是:(1)生产性服务业、(2)分配性服务业、(3)消费性服务业、(4)社会性服务业[8]。晁刚令根据其所传输和交换的要素不同来进行分类,将服务业分为:(1)主要进行物质传输的服务业、(2)主要进行信息传输的服务业、(3)进行运营性能量传输的服务业(4)行管理性能量传输的服务业[9]。
1.1.3 本文服务业分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进而对苏北五市的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因而有必要对服务业的不同服务性质进行分类,以便在规划时有针对性的政策。按照阎小培分分类方式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本文将服务业分成4个一级分类和14个二级分类(表1)。
表1 服务业分类对应表
Table 1 Service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序号 类别 原序号 行业
Ⅰ 生产性服务业 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5 金融业
6 房地产业
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Ⅱ 分配性服务业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3 批发和零售业
Ⅲ 消费性服务业 4 住宿和餐饮业
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Ⅳ 社会性服务业 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 教育
1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1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阎小培(1999)
其中:Ⅰ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服务行业,而不是直接向个人提供最终服务。他们的服务主要由该部门向企业,政府和机构提供。这种一般属于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Ⅱ分配性服务业:是指以促进商品流通和提高能源使用而提供配套服务的行业领域,包括为一产、二产和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提供服务。Ⅲ消费性服务业:是指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最终的消费服务。Ⅳ社会性服务业:是指政府或非赢利性组织为社会团体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这些服务业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要目的是社会福利,而不是导向的利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