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20200411095620] (1)
摘 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农村人民的文化需求,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各企业、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活动,具有公益性、广泛性以及基础性等特征。目前常熟农村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体育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还存在着总量供给不足、供给制度和需求制度的不匹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资金以及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增加供给量、完善供给制度和供给需求结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以及增加人才供给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
目 录
1.引言3
1.1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3
1.2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4
1.4研究的主要内容5
2.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的相关理论述6
2.1 公共文化服务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6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分析6
2.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
2.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7
2.2.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7
3.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8
3.1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所取得的成就8
3.2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8
3.2.1 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不匹配8
3.2.2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与需求制度的不匹配8
3.2.3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9
3.2.4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供给不足9
3.2.5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不匹配10
4.改善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对策探讨11
4.1 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加有效供给量11
4.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11
4.3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12
4.4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方融资12
4.5引进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13
结语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1.引言
1.1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发表的公报中强调文化建设对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则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作用。随着我国农村居民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多,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也在不断的加强重视以及增加投入,这使得我国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了一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使得我国居民对文化需求不断增多,特别是文化水平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地区。对文化层面的需求是满足自身需求、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的步伐还是相对比较慢。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结构,了解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从文化需求的种类以及机制的运作角度,结合常熟农村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机制,尊重和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常熟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查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前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状况,发现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制度和结构的不匹配、资金人才方面的缺失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供给量,完善供给制度结构,增加资金各人才投入等对策,为相关部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2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进而针对常熟地区农村所面临的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2.2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参考借阅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取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合逻辑判断和推理,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对策建议。
(2)访谈法,通过访谈法的方式,对常熟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吸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际经验。
(3)比较法,通过实践访谈获得的资料了解当前常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并且与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碧溪新区进行相比较,找出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上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方面还没有做出具体的研究与探讨,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研究还是颇多的,并且对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国情、经济体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差别又有共性。但是总的来说,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以下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共性:(1)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这个在法国表现尤为突出。政府在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的基础上保护文化的特色以及独立性。(2)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将文化融入跨国经济,使得文化在经济中得到丰富以及延续的同时,又获得了经济效益。(3)健全的法律保障体制进一步规范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美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来推动和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4)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渠道多元化。国外除了政府的支持还有公司、基金会以及个人团体的捐赠支持,使得文化发展资金来源丰富且得到有力的保障。(5)专业的文化服务人才保障了文化高质量的发展。国外移民的贡献以及对文化管理的重视,此外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质量的保证。
国内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有着许多方面的研究与见解。比如刘晓坷学者认为要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就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上创新,随着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创新的方向应该转为服务型供给,并且实施多元供给模式,如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志愿型供给、社区自治型供给。
张天学学者在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上做了如下思考:明确职责,任务共担,强化考评;重构机制,搭建平台,打破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决策程序和机制,建立一个真正能够反映农民意愿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由于农村自身管理问题,政府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农民的全部需求,因此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有着重要意义。
巩村磊学者认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把握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资金分配,必须要加大财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服务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一般都是由政府指导下的公共部门提供,缺少监督和竞争,将市场机制的引入则会促进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上述学者在阐述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问题的对策各有侧重,主要归纳为:(1)完善供应和考核机制,由原来的政府决定供给转变为政府听取民意供给;(2)加强社会参与力量,引进市场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具有单一性,所以缺乏竞争和监督,因此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有助于弥补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的不足,同时促进公共部门提供文化服务的质量。(3)加大资金的投入,由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农村管理上存在分散性、差异性等,所以得扩大财政支出以及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摘 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农村人民的文化需求,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各企业、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活动,具有公益性、广泛性以及基础性等特征。目前常熟农村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体育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还存在着总量供给不足、供给制度和需求制度的不匹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资金以及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增加供给量、完善供给制度和供给需求结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以及增加人才供给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
目 录
1.引言3
1.1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3
1.2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4
1.4研究的主要内容5
2.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的相关理论述6
2.1 公共文化服务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6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分析6
2.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
2.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7
2.2.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7
3.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8
3.1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所取得的成就8
3.2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8
3.2.1 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不匹配8
3.2.2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与需求制度的不匹配8
3.2.3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9
3.2.4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供给不足9
3.2.5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不匹配10
4.改善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对策探讨11
4.1 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加有效供给量11
4.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11
4.3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12
4.4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方融资12
4.5引进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13
结语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1.引言
1.1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发表的公报中强调文化建设对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则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作用。随着我国农村居民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多,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也在不断的加强重视以及增加投入,这使得我国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了一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使得我国居民对文化需求不断增多,特别是文化水平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地区。对文化层面的需求是满足自身需求、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的步伐还是相对比较慢。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结构,了解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从文化需求的种类以及机制的运作角度,结合常熟农村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机制,尊重和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常熟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查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前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状况,发现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制度和结构的不匹配、资金人才方面的缺失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供给量,完善供给制度结构,增加资金各人才投入等对策,为相关部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2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常熟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进而针对常熟地区农村所面临的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2.2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参考借阅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取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合逻辑判断和推理,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对策建议。
(2)访谈法,通过访谈法的方式,对常熟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吸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际经验。
(3)比较法,通过实践访谈获得的资料了解当前常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并且与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碧溪新区进行相比较,找出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上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方面还没有做出具体的研究与探讨,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研究还是颇多的,并且对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国情、经济体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差别又有共性。但是总的来说,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以下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共性:(1)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这个在法国表现尤为突出。政府在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的基础上保护文化的特色以及独立性。(2)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将文化融入跨国经济,使得文化在经济中得到丰富以及延续的同时,又获得了经济效益。(3)健全的法律保障体制进一步规范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美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来推动和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4)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渠道多元化。国外除了政府的支持还有公司、基金会以及个人团体的捐赠支持,使得文化发展资金来源丰富且得到有力的保障。(5)专业的文化服务人才保障了文化高质量的发展。国外移民的贡献以及对文化管理的重视,此外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质量的保证。
国内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有着许多方面的研究与见解。比如刘晓坷学者认为要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就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上创新,随着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创新的方向应该转为服务型供给,并且实施多元供给模式,如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志愿型供给、社区自治型供给。
张天学学者在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上做了如下思考:明确职责,任务共担,强化考评;重构机制,搭建平台,打破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决策程序和机制,建立一个真正能够反映农民意愿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由于农村自身管理问题,政府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农民的全部需求,因此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有着重要意义。
巩村磊学者认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把握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资金分配,必须要加大财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服务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一般都是由政府指导下的公共部门提供,缺少监督和竞争,将市场机制的引入则会促进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上述学者在阐述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问题的对策各有侧重,主要归纳为:(1)完善供应和考核机制,由原来的政府决定供给转变为政府听取民意供给;(2)加强社会参与力量,引进市场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具有单一性,所以缺乏竞争和监督,因此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有助于弥补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的不足,同时促进公共部门提供文化服务的质量。(3)加大资金的投入,由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农村管理上存在分散性、差异性等,所以得扩大财政支出以及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