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证书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工资效应研究
本文基于大学《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与消费状况》课题组在全国范围的调研数据,对目前农民工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通过Logit模型探究了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以及不同类型的资格认证对其工资的影响。最后通过PSM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检验,纠正由于内生性问题所导致的偏误。结果表明,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工资总体上比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高17%。细分培训类型后发现,拥有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的工资均有正向影响,分别为12%和16%.但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工资效应却并不显著。以上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职业资格认证对工资的正向效应。因此,国家应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一)理论基础 2
1.人力资本理论 3
2.信号理论 3
(二)国内外研究回顾 3
1.国外研究回顾 3
2. 国内研究回顾 3
3. 文献述评 3
二、研究方法 4
(一)模型设定 4
(二)内生性讨论及倾向得分匹配法 5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
(一)数据来源 6
(二)样本描述 6
1、样本的基本特征 6
2、不同群体的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比较 8
四、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对工资的影响 9
(一)OLS估计结果 9
(二)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 9
五、政策建议 10
(一)给女性提供更多的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机会 10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力度 10
(三)健全我国职业技能证书相关制度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图1是否拥有职业技能证书 9
图2 初级职业技能证书 9
图3 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9
图4 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9
表1 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的基本特征 5
表2 农民工个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6
表3 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OLS估计结果 8
表4 变量误差消减情况 9
表5 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PSM估计结果(ATT) 9
表6 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PSM估计结果(ATT) 10
职业技能证书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工资效应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1]。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从总量上看,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但是沿海一些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和人才短缺的现象,一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还是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因此为了解决劳动力供给失衡的问题,我们可以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2]。激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劳动知识技能,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提高顺利就业的概率。
因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农民工培训政策,为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以及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除了由国家有关部门主持的几个重大培训项目,如“阳光工程”等,还有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他们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 。随着培训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考取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各省市完成职业资格认证的农民工数量呈不断攀升的趋势[3]。面对目前的“培训热”、“考证热”,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样的方式真的能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吗?还是只是一种从众的选择?因此研究农民工的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对于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相关的政策设计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我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目前虽然已初步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以及。并且相较于国外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丰富研究,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则显得相对匮乏,并且在仅有的研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同时,在对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时,一般均采用Logit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并没有考虑到由于样本个体的差异而导致的内生性偏误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南京市2015大学《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与消费状况》课题组的调研数据,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拥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和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其次使用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探讨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证书类型(初级证书、中级证书、高级证书)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同时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了多种匹配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工资比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高。细分培训类型后发现,拥有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的工资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由于拥有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由于样本较少,结果并不显著。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主要有三种理论,包括劳动供给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信号理论。但其中更多的文献是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理论进行阐释。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工资也会越高,要想提高人力资本,教育和培训是重要的途径。为了更直接的提高工资,劳动者会倾向于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知识技能水平[4]。衡量职业培训后劳动技能的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劳动者是否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一般而言,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在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上都比没有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更高。因为,要想拿到职业技能证书需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没有达到相关能力要求的人是无法通过考核的。雇主在雇佣员工的时候会比较看重员工的能力,因此,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员工更有优势。2.信号理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一)理论基础 2
1.人力资本理论 3
2.信号理论 3
(二)国内外研究回顾 3
1.国外研究回顾 3
2. 国内研究回顾 3
3. 文献述评 3
二、研究方法 4
(一)模型设定 4
(二)内生性讨论及倾向得分匹配法 5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
(一)数据来源 6
(二)样本描述 6
1、样本的基本特征 6
2、不同群体的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比较 8
四、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对工资的影响 9
(一)OLS估计结果 9
(二)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 9
五、政策建议 10
(一)给女性提供更多的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机会 10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力度 10
(三)健全我国职业技能证书相关制度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图1是否拥有职业技能证书 9
图2 初级职业技能证书 9
图3 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9
图4 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9
表1 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的基本特征 5
表2 农民工个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6
表3 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OLS估计结果 8
表4 变量误差消减情况 9
表5 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PSM估计结果(ATT) 9
表6 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工资效应的PSM估计结果(ATT) 10
职业技能证书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工资效应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1]。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从总量上看,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但是沿海一些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和人才短缺的现象,一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还是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因此为了解决劳动力供给失衡的问题,我们可以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2]。激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劳动知识技能,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提高顺利就业的概率。
因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农民工培训政策,为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以及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除了由国家有关部门主持的几个重大培训项目,如“阳光工程”等,还有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他们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 。随着培训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考取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各省市完成职业资格认证的农民工数量呈不断攀升的趋势[3]。面对目前的“培训热”、“考证热”,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样的方式真的能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吗?还是只是一种从众的选择?因此研究农民工的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对于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相关的政策设计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我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目前虽然已初步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以及。并且相较于国外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丰富研究,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则显得相对匮乏,并且在仅有的研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同时,在对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时,一般均采用Logit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并没有考虑到由于样本个体的差异而导致的内生性偏误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南京市2015大学《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与消费状况》课题组的调研数据,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拥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和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其次使用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探讨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证书类型(初级证书、中级证书、高级证书)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同时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了多种匹配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工资比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高。细分培训类型后发现,拥有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的工资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由于拥有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工由于样本较少,结果并不显著。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工资效应主要有三种理论,包括劳动供给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信号理论。但其中更多的文献是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理论进行阐释。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工资也会越高,要想提高人力资本,教育和培训是重要的途径。为了更直接的提高工资,劳动者会倾向于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知识技能水平[4]。衡量职业培训后劳动技能的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劳动者是否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一般而言,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在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上都比没有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更高。因为,要想拿到职业技能证书需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没有达到相关能力要求的人是无法通过考核的。雇主在雇佣员工的时候会比较看重员工的能力,因此,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员工更有优势。2.信号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