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动视角下社会志愿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流水琴川为例【字数:13882】

摘 要社会志愿组织是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第三部门组织,它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组织性和民间性。一直以来,政府部门从组织培育、项目合作、购买服务、政策法规、财政扶持等方面推动社会志愿组织的发展。常熟市“流水琴川”社会志愿组织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中也存在合作效率低下、扶助资金结构性失衡、政策法规滞后、组织培育不合理、志愿组织地位认同度低等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应精准扶持、高效合作、科学施策、主体确位、积极培育,努力推动常熟市“流水琴川”社会志愿组织的更好、持久发展。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义 2
1.3文献综述 2
1.3.1志愿组织研究 3
1.3.2社会志愿组织的政府推动发展之道研究 3
1.4概念界定 4
1.4.1社会志愿服务 4
1.4.2志愿组织发展 4
1.4.3政府推动 5
1.5理论基础 5
1.5.1政府责任理论 5
1.5.2新公共服务理论 5
1.5.3治理理论 6
1.6研究方法 6
1.6.1文献研究法 6
1.6.2实地考察法 6
1.6.3个案研究法 6
2.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的发展现状 6
2.1“流水琴川”志愿组织的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6
2.1.1 2005年—2012年社会志愿服务情况 7
2.1.2 2012年—2016年社会志愿服务情况 7
2.1.3 2016年—2018年社会志愿服务情况 8
2.2“流水琴川”志愿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
2.2.1政府与组织间合作效率低下 9
2.2.2扶助资金结构性失衡 9
2.2.3政策法规滞后 9
2.2.4组织培育不合理 10
2.2.5志愿组织地位认同度低 10
2.3 问题产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原因 11
2.3.1政府管理越位:过度干预组织发展 11
2.3.2政府供给缺位:组织有效持续发展缺少政府合理支撑 12
2.3.3政府服务错位:缺乏科学合理的服务活动 12
3.“流水琴川”志愿组织的发展对策 12
3.1精准扶持:“对症下药”,促发展。 13
3.2高效合作:“秦晋之好”,固团结。 13
3.3科学施策:“金科玉律”,保前提。 13
3.4主体确位:“名正言顺”,立权威。 14
3.5积极培育:“敢为人先”,谋新篇。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是促进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重要主体。发展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不仅有利于培育社会的民主自治氛围,更能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与质量。探究社会志愿组织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在实现本组织发展的基础上,为相关组织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探寻其发展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找到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并得出经验总结,供有关组织借鉴参考。
一直以来,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之一。这也是选取其作为个案研究的重要原因。但是,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的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既有同类社会组织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部分,主观原因本文不过多涉及,主要分析客观政府角色的越位、缺位、错位。从政府合理推动的角度出发,实现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的更好发展。
在现今,社会志愿组织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对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迅速,成果颇丰。中国的社会组织虽然可以溯源,但古时候没有体系化的学术建树。所以,当下的研究主要主要借鉴西方的理论,然后结合国情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专业的重新确立,这一领域研究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肯定了社会组织对于促进社会基层民主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据此,常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本地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这充分说明政府对于推动社会志愿组织的重要意义与责任。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常熟市社会志愿组织建设事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的势头,但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社会志愿组织的发展,亟待解决。因此,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对常熟市“流水琴川”志愿组织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内相关学者的考察研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促进常熟市建设社会志愿组织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1.2.2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与进步,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 面对这种情况,市场和政府这两种传统的治理模式开始失灵。作为市场治理和政府治理的第三方补充,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缓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的增长和发展不仅需要改善包括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力量,还需要促进包括政府在内的外部力量。
理论意义
深入研究政府在志愿服务发展中的责任,有助于加深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作用定位的认识,对推动深化政府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作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分化的社会现状和日益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宏观格局中,志愿服务才能生存,才具有长期发展的空间。目前,志愿服务发展中遇到的“志愿者失灵”现象与政府行为不当密切相关。政府未能明确其在新时代的地位及其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范围。这种缺席,越位或错位导致社会志愿服务的短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