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的传承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附件)【字数:8960】

摘 要在古代手工艺品制作中,装饰图案的纹样、色彩等元素不仅可以重新编排组织,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赋予其特殊的含义。在现代民间工艺品设计中,传统元素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崭新的时代精神之间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在信息时代下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工程也随之全面开展。然而纵使保护的呼声不断,真正实施起来却无处下手。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研究课题。从云锦的艺术特色、历史价值与行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发现南京云锦在传承发展的历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云锦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并且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目 录
第一章 南京云锦的概述 1
1.1南京云锦概念的界定 1
1.2南京云锦的艺术特色 1
1.3南京云锦的历史价值 2
第二章 南京云锦发展的现状 4
2.1产品丰富程度 4
2.2从业人员规模 4
2.3产业规模 4
2.4市场状况 4
第三章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困境及原因 6
3.1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与传统手工业的没落 6
3.2政府保护力度的欠缺 6
3.3人才的流失 7
3.4受众群体过于局限 7
第四章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保护和传承的措施 8
4.1扩大资金支持的来源 8
4.2加大宣传力度 8
4.3加大教育与人才的培养 8
4.4挖掘商业价值 8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南京云锦的概述
1.1南京云锦概念的界定
南京云锦是一种同时兼具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丝织品。云锦起源于宋朝,而后兴盛于元、明、清,这几个时期,并成为历代的皇家御用贡品,扬名海内外。南京云锦的织造器具为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个人互相配合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所以产量有限,每天产量约为五厘米,因而具备不可复制性和稀缺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由于云锦长期都是用作皇室御用贡品,以至于用料不惜成本,而且织造的原料都是经过加工过后的,完成之后不需要再进行重复染色的工序。以各种规格的染色丝线为经纬原料制成图案,使得云锦有丰富多彩的图案。此外用金是它的特色,也是云锦所特有的别的服装面料没有办法达到的工艺。所有的这些最终使得云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南京云锦的艺术与文化特色可以归结为:奇美的整体艺术设计,艳美的色彩图案搭配,精美的织造技术创新。综合上述,对云锦的得出的定义是“云锦是一种源于封建社会晚期,产地位于南京地区,结合练思、染色与金银丝织造等织造方式的各种提花丝织锦缎的统称,因其似天上的云霞般光彩迷人,所以后人为其命名为云锦”。
1.2南京云锦的艺术特色
1.2.1工艺精巧,方式多样
从古至今,民间工艺装饰设计和中国传统图案两者之间一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南京云锦有着独具特色的织造工艺。南京云锦在生产的过程中传承了中国古代丝织的艺术特点与优良传统。品质上乘的云锦采用全手工制作与精密的器具相结合,是与其他丝织物相比较下的特色之一,需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得以成型。传统的云锦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库缎、库锦、妆花。其中,库缎原是清代的御用“贡品”;库锦也叫库金,意思是用料里面有真金,而且从明清两代的织金锦缎来看,所用的真金经过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依旧是金光灿烂光彩夺目;妆花属于云锦中的最高级品种,古代的龙袍就是采用它的织造方式。
1.2.2用料精细,变化多端
云锦纹样广泛多样化,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云锦的用料极其讲究,主要有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毛。可以大量使用色彩亮丽的金银丝线作为材质,将金块融化成细小的条块,工匠锤拍金条三万次左右,然后再裁剪成数毫米的小薄片,夹在乌金纸当中,外层再包牛皮纸制成的,金箔厚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一毫米,可以说是轻如鸿毛。孔雀羽毛有一个神奇的特点,有金属光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起到了装饰性的作用,而且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感觉,提升了穿衣者的整体气质。
1.2.3图案华美,蕴含丰富
南京云锦大量运用了吉祥图案,不仅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设计风格,而且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在不同朝代的配色风格各不相同。唐朝浓艳而健康;宋朝淡雅文静,秀美清新;元朝崇尚用金;明朝沉着且壮丽,金彩并重;清朝华美秀丽,温和柔美。所以南京云锦如此精美绝伦,不仅是因为其外表的华丽,更多的是其美丽背后丰厚的文化内涵。
1.3南京云锦的历史价值
1.3.1云锦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工具早已被机器所取代,云锦的许多简单品种也可以用现代提花织机生产,但由于手工有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温度,且高档艺术品种云锦的织造工艺的复杂以及用料的珍贵,特别是关键环节挑花结本,只能依靠人类记忆的纯手工编织,所以至今无法被时代机械生产所代替。
1.3.2填补历史的空白
人类认识历史大致可以从文献、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个方面。现在留存的历史文献有对于云锦手工织造技艺方法的简单文字介绍,但是由于古时候的储存科技发展有限,缺乏影像资料,以及传承方式的限制,除了官方有意识创办的组织机构,大部分民间鲜活的创造力鲜见记载。再者如果仅靠固态,静态的实物和文字描写,往往不够直观,甚至可能会对认识该项技艺流动过程的本真性存在偏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濒临失传,这时就需要依靠直观活态的非遗动态展现其原有样貌。所以对云锦的织造手工艺的传承,就如同简单的织物伴随着古老的技艺,带着祖先的温度穿越时空与你对话。这是对历史的一种填充,是对历史重新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1.3.3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民族艺术发展规律向来重视自己的范式和体系,作为母体艺术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和继承发展,意味着失去的是发展的原点,怎么来谈“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呢?这个新是从哪里来,重新打断自身的血脉,而却嫁接一个外来的西方元素,总是欠缺了什么似的,浑身不自在。完全舍弃传统,一味地追求新奇更迭速度,也是类似于身体上的一种精神贫血,让人失去了原有的精气神,失去了本真。云锦在当代而言,对内是民族认同,对外是民族形象,也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