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公益活动下志愿者权益法律保障


目录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1
毕业论文选题表
1
2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3
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1
4
毕业论文(设计)正本
1
5
1
6
1
7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和综合评定成绩表
1
2015年 6月1日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指导
姓? 名
?杨钦
学院(教研室)
课题名称
?浅析政府公益活动下志愿者权益法律保障
?法学,
课题性质
A
B
C
D
E
课题来源
A
B
C
D
?√
?√
课题预计
工作量大小

适中

课题预计
难易程度

适中

?√
?√
课题简介
志愿者法律地位的界定与志愿者权益保障之间具有直接关系,但目前学界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界定较为模糊。本论文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切入,结合实践中志愿者权益受损情形,就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审定意见:
?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在我国比较缺失,本课题围绕政府主导的公益活动展开对志愿者权益法律保障的研究,具有一定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希望能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 ? ?负责人(签名): 2014 年 12 月 1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注:本课题由 ???徐沅钤???同学选定,学号:??2261122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浅析政府公益活动下志愿者权益法律保障
姓 名:
徐沅钤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法学
班 级:
法学112
学 号:
22611221
杨钦 职称: 讲师
2014年10月17日
大学教务处制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志愿服务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志愿服务中,政府召集志愿者进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占绝大部分。然而在此过程中,志愿者的权益受损情形却不可避免。同时,我国对于政府与志愿者之间关系的定义模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立法,造成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权益受损却得不到完善救济。保障志愿者权益、规范政府的公益志愿活动,对于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课题具有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大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因此仍然是一项新兴事业。但在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已发展迅速。但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相比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却始终徘徊不进,志愿者权益受损的情形时有发生。例如志愿者冯勇在可可西里遇难;奥运会舞者刘岩在彩排过程中因工作人员失误而导致高度截瘫;亚青会志愿者在场馆中因器械摆放不当造成骨折;雅安地震中,32岁女志愿者汪策乘坐的汽车被巨石击中导致其不幸身亡;福建厦门反扒志愿者王忠武在一次反扒行动时被小偷用刀割伤了手臂等。
志愿者权益保护现状
国外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概况
(1)不断完善立法
法国在1901年颁布了《非营利社团法》;德国在1964年颁布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后,在1993年继而颁布了《奖励志愿生态年法》;美国在1973年颁布了《志愿服务法》;西班牙在1996年颁布了《志愿服务法》;日本在1998年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相关完善的志愿服务方面的法律作为保障,十分有利于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以及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
(2)提供充足资金
西方国家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是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承担的,但在资金提供这一方面,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和政府预算给志愿者权益保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例如,美国政府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每年的财政预算拨出专款进行扶持。而在志愿服务的开展过程中,资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资金充足不仅可以确保良好的物质基础,更可以确保组织者有足够的实力为志愿者购买保险。
(3)政府、志愿服务组织通力合作
在国外,绝大多数志愿活动都是由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开展的。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幕后人员”的角色,为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等扶持。志愿服务组织则代替政府扮演着“演员”的角色,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通力合作,使得志愿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
(4)完善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是无偿的,说明志愿者投入志愿服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报酬而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但是,有时志愿者的这种初衷有时会被外界物质条件、人文因素等所动摇,这时激励机制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美国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学分,对于升学、就业、晋级都有利,杰出的志愿者还将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这让志愿者更加有激情和热情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国内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概况
虽然中央没有统一的关于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但是相关政策意见和地方立法已经陆续出台。例如1994年的《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2008年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都反映了政策意见在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的关注。而自1999年我国第一部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出台以来,我国各省市陆续通过专门的志愿服务条例,例如《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南京市志愿服务条例》等。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志愿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者权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1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