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壤污染的防治立法

摘要:土壤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土壤污染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我国拥有广阔的领土,但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非法利用、破坏以及以牺牲土壤寿命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我国的土壤污染形势愈加严峻。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构建提出建议,推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的开展,这是使我国土壤尽快摆脱严重威胁的迫切需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1
(一)概念1
1.科学概念1
2.法学概念1
(二)特征2
1.潜伏性和滞后性2
2.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2
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2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2
(二)原因分析2
1.农业2
2.工业3
三、我国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问题3
(一)多为原则性立法,缺少针对性3
(二)缺少法律责任3
(三)缺少关于受污染土壤的清除和修复的规定3
四、部分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分析3
(一)美利坚政府3
(二)日本政府、韩国政府3
(三)综合分析4
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4
(一)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4
(二)完善法律责任体系4
(三)土壤污染专项基金5
致谢5
参考文献5
论土壤污染的防治立法
引言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的一生都是和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土壤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它的修复和整治应该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对待。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的污染,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我觉得来源于国外的经验十分值得借鉴。土壤污染归根结底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导致的,国外在这方面早已走在了前面,故参考外国立法很有必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1.科学概念
从自然科学角度定义土壤污染,指的是人类进行各类活动时所产生的种种物质渗透到土壤中,并在土壤中大量的积淀,使土壤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产生变化,过多的有害物质积累致使土壤自净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土壤质量出现恶化。
2.法学概念
从立法层面,纵观我国立法文件之中,还未有过对土壤污染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过在国外的法律文件中可以找到关于土壤污染的定义。比如在英国《环境保护法》[1]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制定的《污染土地管理法》中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其定义。
(二)特征
1.潜伏性和滞后性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地累积以致超标,然而这种污染并不会在短时间内以一种肉眼可见或者是直接的形式变现出来。相反的人类想要了解土壤是否已经污染,污染到了何种程度需要对土壤、农产品以及周遭的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采取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才行。而往往大多数情况是当想要采取手段时会发现污染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了。这方面最典型的当属日本二十世纪初期出现的痛痛病了,虽然考虑到当时的科技医学水平和现在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作为这方面一个典型性的真实案例仍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为整个事件从出现征兆开始,经历了各种报道、调查以及专家论证,直至最终得出结论耗时半个世纪。显然,土壤污染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潜伏性和滞后性。
2.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
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并不断累积、与土壤中矿物因子结合,因而变得难以降解。一个完整的降解过程有可能持续上百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内土壤将会一直处于污染状态。因此,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气或者水污染,可以通过切断污染源,借助其自身的资源特性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恢复。因为前述的特点,土壤污染的治理无法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式进行治理。而是需要消耗极其大量的人力、物质进行一个长期的治理才有希望取得成效。同时,因为土壤污染的发现往往较迟,当发现时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难以修复的破坏,这就使得治理工作的难度呈几何式的增长。因此,土壤污染表现出难治理性。
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是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不断恶化,并在各方面阻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了挑战。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十分严重,我国有1.5 亿亩耕地受到污染,占 18 亿亩耕地的 8.3%。[2]这样一个数据很直观的体现出了土壤污染覆盖了一个多么大的范围。并且对于各种详细的信息,比如污染分布、污染种类和污染程度,没办法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是很让人担忧的。因为这些数据报告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条件,没有数据的支持,采取各种措施的时候必然缺乏相当的针对性。一些省市土壤污染严重,其类型表现出一种多样性和复合性。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土壤污染的类型从以重金属污染为主转变为新老污染物并存的一种局面,包括有机物、抗生素、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3]此外,从农产品受污染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壤污染形势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根据我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全国农产品种植区的五千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将近一千二百个是受污染的。也就是说可以理解成我国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因为大量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使得这些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各种元素超标,自然就引发了农产品安全问题,这是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
(二)原因分析
1.农业
大量的、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化肥使用情况大概在每公顷四百千克左右,而国际标准是每公顷不超过两百千克的用量,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的标准甚至更低。此外,在我国农业生产者中将使用农药作为对付虫害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农药本身可能残留在农产品之中以至于危害到农产品安全。
农业生产者本身缺少这方面的意识是一个原因,然而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是监管,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在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中扮演一个合格的监督者,放任这些化学产品被大量的使用于农业生产中。另一方面是标准的制定,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因此对于农业中可能会被使用到的各种物质更应该重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