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园区快递终端及服务模式优化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4
2 淮安市高教园区快递终端服务模式现状 6
2.1 快递业在高教园区发展 6
2.2 高教园区快递终端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7
3 高教园区快递终端服务模式特点 8
3.1 代理点多而杂 8
3.2 不稳定性大 9
3.3 快递收入来源单一 9
3.4 服务质量低 10
4 高教园区快递终端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11
4.1 快递终端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4.2 高教园区快递派件服务流程 13
5 校园快递超市成功案例 14
5.1 苏汽集团校园快递超市 14
5.2 苏汽校园超市建立成功因素 15
6 高教园区快递超市的可行性 17
6.1 建立校园快递超市的方式 17
6.2 建立校园快递超市的必要性 19
6.3 淮安市高教园区快递超市的建立 21
6.4 高教园区物流超市的优化 22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 高教园区的快递终端服务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师生普遍得不到满意的服务,因为各大快递企业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高教园区快递服务这一块。
快递企业自身必须在节约快递终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本的前提之下,一是提升高教园区快递派件终端服务质量,二是快递企业开辟高教园区快递服务市场。所以,怎么与快递企业协作整合高教园区快递终端资源,冲破原有快递终端服务体系,使高教园区快递终端的服务模式成为一个有较高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虽然高教园区的快递市场已经发展了多年,形成各种类型的终端解决方式,但由于高教园区快递服务市场有其特殊性,高教园区快递终端对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试图以高教园区快递终端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探讨对象,提出一个高教园区终端运营的新模式。
1.2 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意义:
(1)对高教园区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快递服务质量。因此,物流企业应该通过服务创新来满足高教园区广大师生需求。实现“快递与服务无缝链接”的服务模式。
(2)对高教园区的快递实现规模化,提高场地利用率,增强自然利用率。目前国内的快递终端服务并不规范,多数民营快递公司都是小本起家,其规模化和标准化都有待提升。制定快递市场准入制度,进驻高教园区的快递无非是四通一达,必须制定快递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快递企业的服务。
(3)针对高教园区快递终端存在问题,对大学城快递超市进行模式优化,改进大学城快递服务体验。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Lai,k通过关于目前不同类型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每一类型所显示的服务能力,共有四种典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各类型之间的服务性能存在差异,这为物流服务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 。
Hwang,Heung-Suk讨论了物流系统优化的问题,通过对工厂、仓库或配送中心和客户关系的具体配置分析,提出仓库或配送中心的数量和车发送日程表方面的必需的服务模式 。
Van Hoek,R.I.讨论了技术与运营管理之间的一个平衡的方法,研究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统计理论和1年多的实践调查,认为目前的运输和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模式仍然受到传统运输和仓库服务的限制,而技术可以达到第三方操作的目标性,初步研究了物流服务模式的内容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21世后,我国快递行业在电子商务的陪伴下飞速成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几年,我国快递业务以20%以上的平均速度增长,但是,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快递服务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频频曝光的“快递飞”事件,更是将公众对快递终端服务质量的担忧推到高潮。根据调查,高教园区内的快递主要以民营快递为主如顺丰、韵达、申通、中通、圆通、宅急送等大中型快递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处在快速成长阶段,企业快递运作和管理能力很难满足高教园区师生的服务需求。这些快递公司基本通过在高校内部或者校外设立代理点来经营业务,实际运营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孙贤伟,张忠明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将物流服务模式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和类物流业服务五种模式,并针对我国的物流服务质量低下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分类方法在现有研究理论重视较为典型的 。
北京交通大学访问学者侯汉平提出了第X方物流的概念,并说明当今的物流服务不可能由一个物流企业单独实现,或多或少要联合其他物流企业来完成社会物流需求,作者分别针对生产企业和流通消费企业提出了各自的物流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和第五方物流服务模式及其组合 。
刘直依据物流的分类标准以及交易费用经济学基础对“第X方物流理论”中的“第X方物流”进行了严格的界定,重新确定了“第X方物流”的含义,并从供应商选择方的角度以“X方物流”的新解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网络形式的物流服务模 。
谭炜,马士华从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出发,根据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方式(资产型或非资产型)、服务内容(高集成或低集成)、服务范围(广或窄)三个纬度提出了理论模式一、理论模式二、综合物流模式、综合代理模式、功能物流模式、功能代理模式、集中物流模式和缝隙物流模式这八种物流运作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简要的特征分析 。
国内快递业相对于国外快递业而言,首先技术上还不够成熟,缺少先进的系统,本来国内的快递就相对起步晚,在国外快递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时候我国的四通一达才刚开始起步。然后国内的快递没有强势大的资金和团队支撑,各大快递行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最后服务意识淡薄,导致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淮安市高教园区为例,主要研究高教园区快递终端及服务模式的优化。通过设计方案调查高教园区的快递代理点的服务模式,重点是采用相应指标对快递终端定量分析,将高教园区现有的快递服务模式与刚起步的大学城快递超市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存在的差异,最后深入分析影响高教园区快递终端和服务模式主要因素,提出解决的方法。
(1) 高教园区快递服务运作模式研究。本文在对高教园区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教园区快递服务模式进行探究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快递终端服务模式,形成了一种与高教园区契合度高,方便高教园区内各大高校内部管理的快递终端服务新模式,最终为高教园区快递服务模式提出全新的可行性方案,使得高教园区的快递终端服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2) 高教园区快递运作模式流程。分析淮安市高教园区几所高校的快递代理点都是如何服务,最后到达师生手中的,分析其服务流程,并提出改善意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