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和影响探究

随着互联网、电子制造业以及新一代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电子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热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电子文档,以非线性的方法组织文本,并且支持多种终端读取,这种特性打破了传统纸质文档在空间上的限制,带给人们更为便捷而且全面的阅读,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并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传统阅读领域在电子阅读浪潮的冲击下的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传统阅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相关文献综述2
(一)有一些观点十分相信电子阅读具有颠覆力2
(二)有观点认为冲击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影响有限2
二、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特征区别3
(一)电子阅读的优势3
1.绝对的便捷3
(1)生成内容便捷3
(2)携带便捷3
(3)互动便捷3
(4)查阅便捷4
2.多资源交互4
3.电子阅读的跳跃式逻辑4
4.碎片化特征4
(二)传统阅读的优势5
1.纸张阅读的缜密逻辑5
2.严肃性特征5
3.自然的实体感6
三、两种阅读方式的发展状况6
(一)电子阅读增长迅猛6
1.纸质图书阅量与电子图书阅读量此消彼长6
2.智能手机成为电子阅读设备的主力军7
(二)带动免费化的需求8
1.人们追逐免费文本8
2.付费欲望更低8
(三)读者向电子阅读转化更多8
四、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传统阅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0
(一)面临的问题 10
(二)可采取的对策 10
1.在应用层面10
2.在行业发展层面10
(1)扬长避短,瞄准电子阅读主要受众发挥特征强项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避重就轻,针对电子阅读主要受众的其他需求11
(3)另辟蹊径,针对电子阅读主要受众以外的市场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和影响探究
引言
引言
当纸质读物的市场被电子读物冲击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阅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将继续深刻影响这些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文化传播。
虽然电子读物的发展只有短短十几年,而如今其引领的电子阅读方式却已经在很多领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这种阅读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人群在不同阅读载体上的阅读习惯特征变化趋势。
电子阅读正处在快速成长普及时期。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PC,pad,专用电子阅读器,或是其他终端,随着时间发展,各种电子阅读终端覆盖率的提升十分明显。2011年我国国民成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8.6%,短短四年,2014年已经增加了约20%达到了58.10%。这里还有一项细分的数据:2014年有49.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3年的44.4%上升了5个百分点,而前一年的涨幅更大,达到11.8%。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该数值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如今这个比例已经变得更高,电子阅读方式的冲击使公民阅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朴实扎实,深入人心,就连最偏僻的乡镇角落,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也学会了“现代化阅读方式”,阅读行为通过电子终端传达到了基层角落。
然而,电子阅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进而侵占了原有属于传统阅读方式的领地。亚马逊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其发布的电子阅读器kindle的用户中,有72%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书,50%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书,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我们这从一个数据获知,已有相当数量的读者正在通过电子阅读方式进行过去通过传统阅读方式做的事。
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传统阅读的发展面临危机和挑战,本文通过大量数据的检索和分析,探讨在电子阅读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阅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一、文献综述
(一)有一些观点十分相信电子阅读具有颠覆力
持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纸质阅读在可预见的未来最终将会被电子阅读所取代,他们认为这已成趋势。
首先,电子读物取代纸质读物,是从替代性较高的印刷、发行、销售环节进行,而不太受机器影响的写作、编辑环节,电子读物也同样需要,从这点来看,出版业本身也没有抵制电子读物的强烈意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站报道,每10个拥有电子书阅读器的人就会有1个表示完全会放弃纸质书,这说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之间存在完全转化,而条件的改善可以促使这种转换向着更大的比例发展,从而有取代纸质书的可能。
另外,碎片式的阅读成就了微博和微信,人们在微博上了解最新最快的新闻消息,在微信上阅读有个性的文章或技术分享,随着很多微信公号内容越趋精湛,甚至开始按照章节编排来方便用户索引,一些自媒体已经接近书的形态,对比书本来说无论从时效性或观点都比较新鲜,而且他们更快更轻便,他们属于高效阅读的时代,这无形中加快电子知识消费时代的来临,所以这些平台是广义的电子书,也是未来纸质读物的潜在取缔者。
现在中文图书电子化的障碍主要是技术和版权协议,因为此前一些出版社在出版图书的时候并没有和作者签订电子版权,但是版权问题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必将会逐步改善,而且从合作态度上来说,由于电子书没有库存和退换货,电子书带给出版社的利润更高,几乎所有出版社都愿意出电子书。
因此纸质阅读要向数字媒体延伸,只有依托科技发展,把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转移,才是最好的前景。前不久,大英图书馆对外宣布,要将过去读者难以接触到的10万本17世纪的图书,上传到互联网上实现全球共享。这一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未来发展,电子资源所占比重越大,其作为主流载体发展的趋势就越明显。但要想对纸质读物取而代之,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王丽萍2013)
(二)有观点认为冲击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影响有限
这种观点认为传统读物不仅仅是商品,而且还具有文化内涵,尤其是书籍,这是电子读物很难塑造的。
过去十年,中国纸质图书市场保持了12%的年增长率,这个统计里面不包括教材、教辅类图书。李国庆(2013)说“现在来看,电子书不会冲击纸书。而且二者可以联合”。他的判断依据是当当网的数据:当当网2013年的电子书下载数是2250万本,可这个数字只是纸图书的10%——2013年,当当的纸质图书销售量是2亿册,而下载电子图书的人有三分之一也同时购买了纸书。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张文翊(2013)也赞同这个观点。“对于出版社来说,大部分新书都愿意同时发布电子版和实体书,这二者也会相互促进”。考察皮尤民调中的数据会发现,在有睡前阅读习惯的“读书人”中,青睐电子图书与钟情纸质图书的人各占45%和43%,几乎打成平手;而在阅读电子图书的读者中,承认仍在购买纸质图书的人高达88%。这些对纸质书充满信心的人们相信纸质书有其不可替代性,而且这种性质也正是人们需要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0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