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调查研究城区的调查
1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1.研究背景 32.研究意义 4(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41.国外研究现状 42.国内研究现状 4二、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3(一)研究的方法 51.问卷设计 52.总体及样本的选取 5(二)模型的建立 5三、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描述分析 6 (一)老年人的基本信息 6 (二)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状况 7 1.各个功能的细致描述和分析.......................................................................................8 (三)调查者的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情况 9四、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 9(一)自变量的定义 9(二)Hosmer—Lemeshow 检验 10(三)线性分析回归结果及说明 10五、结论 11(一)结论 11(二)建议 12(三)进一步可能研究的方向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4附录A调查问卷 15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调查研究-----基于南京城区的调查现如今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发展,加上老年人人口日益增多,老年人对社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老年人对社会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从而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就被研究者拿到了研究的平台。本文主要是对南京城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并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进行描述性分析,文章最后对本文作出结论及政策建议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字老年人;手机;新媒体 A Study on?the?Elderly’s Using of Mobile Phones? ------ A survey in Nanjing,China?Student majoring in E-commerce Chen Yan Tutor Liu AijunAbstract: Today, the communications is dominated by mobile phones. With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age , the ageing of the p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pul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e elderly’s demands and their impact on our society are increasing now, thus the elderly’s using of mobile phones is becoming a project which is worthy of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lderly in Nanjing city about their using of mobile phones and explaine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Finally this paper came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what’s mor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future and propose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了999万人,约为1000万,增长了约6%,高于正常自然人增长率的比例是5.2%,显示出我国老龄化正在不断地加速。到2014年12月,我国60周岁的老年人已经约2.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5.5%,并且65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3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约为10.1%,其中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口是75百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35%,65岁以上的人口是约为1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约是65%。目前,我国老年人在运用手机的方面已经不再新鲜,手机成为新兴媒体的突出代表,在当前网络相互融合的状态下,手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手机除去人们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功能,在这种情形下,本文章将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作为了研究对象。2.研究意义如今,全球上大部分的先进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都在不断的提高,而手机的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使用人的平均年龄也正在直线提升,在许许多多的例子里,不管是个人还是工作场合,老年人都是使用手机增长最快的群体,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身心状态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及需求度,和老年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地方。本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对南京城区老年人的调查,通过定量分析找出这些老年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了解其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定量调查的方法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而在我国使用这种方法研究的比较少,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尝试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老年人手机使用的主要用途,希望能够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想法和建议。(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老年人使用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研究远早于我国,己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国外热衷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Deatrick.D(1997)的研究指出推测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年龄,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手机的人数会减少,而且年龄的增长使得预测的因素变的越来越复杂。年龄是决定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因素,除去婚姻和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机的使用预测中年龄也是一个相关因素在调查中显示年轻人使用中教育水平是唯一的预测因素,但是在老年人使用者中不仅仅是年龄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性格、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情况等多重因素(legers,K., P.J.van Boxtel,et al.,2012))。除去前面的研究者也存在研究者明确指出年龄是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正真障碍,而文化程度、教育水平不是正真的障碍(White,H.,E.McConnell,et al.,1999)。学者Karen O’Hara(2004)认为语言能力和视觉效果也是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认为老年人的语言能力和听觉下降,手机将能够成为相对便宜、便捷及被广泛应用的辅助性设备。有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影响和心理学等多个层面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和电脑作出研究和分析除人口学的特征。现存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明显的影响到了电脑、手机的使用,特别是在欧洲南部地区。包括Deatrick.D(1997)等人认为老年人接受和使用电脑、手机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影响需求的满足程度,知觉可用性程度,支持可用性程度以及市民接受程度。在老年人的自我报告分数显示,知觉可用性程度和市民接收程度在四个因素不是那么重要。根据定量分析的的结果显示,知觉可用性程度和市民接收程度是不相关的,而需求满足程度和支持可用性程度与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显著相关。 2.国内研究现状 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和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众多的学者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但是由于我国研究的时间不长,研究方法上都带有局限。各学者提出了对其不同的看法,电脑、手机向社会每个角落的渗透带给我们的将会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的社会结构体系。传统的分层体系被数码区隔首先划分成两类人一是使用电脑、手机的社会群体;二是电脑、手机不使用的社会群体,即社会分层有了新维度是否使用互联网(邱泽奇,2001)。姜爱林(2002)讲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是从管理方面出发;吴慰慈(2003)从信息角度讲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而郑建明、万里鹏(2007)定义的信息化是今天人们普遍认识的。而张静等人(2003)是从信息的载体描述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谢康(2005)提出的人们使用手机的用途更加成熟、广泛。俞平、李小平(2012)总概括指出手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刘磊等人(2012)细化了手机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史云桐(2013)从社区网络养老方面阐述了手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张硕、陈功(2014)更是通过讲诉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用途,进一步说明老年人使用手机用途越来越广泛等等。我国对这方面研究的文献和书籍很多,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提及。目前在这样热门议题中经常提到老年人和手机,并且很多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以便于理解老年人之间不同的特征是怎么影响到老年人使用电脑和手机的。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研究具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交叉的特征,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8个领域,分别为商科领域,传播学领域,教育学领域,老年学领域,人机交互领域,健康保健领域,信息系统领域以及心理学领域。在手机方面,英文搜索的关键词有aging和phone等,中文搜索的关键词包括老年人、老龄化,以及手机、电话等,在这个研究议题上,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领域和人机交互领域,在传播学领域和老年学领域研究中不多见。在上面的两个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研究空白,包括研究起步比较晚、文献数量比较少等。在这有限的资料中间,对于互联网和电脑的研究比较多,对包括手机在内的新形媒体研究比较少,研究以定性研究相对较对, 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采用了一些比如线性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来研究老年人与手机的关系,但是在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及老年人的特征这个问题上,定量研究还很少。 即便存在一定的定量分析研究,也是以描述性的分析研究为主,探究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很少。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模型的构建(一)研究的方法1.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生活的城区、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儿女在身边的情况和拥有手机的状况,这里面著重要的是文化程度的调查。第二部分是调查者使用手机的情况包括调查者的手机类型、对手机类型是否有要求、对手机的操作情况、功能要求(出去打电话)、认为手机的繁琐程度、常用手机功能及使用手机的状态,主要是研究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常用功能,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第三部分是调查者的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对调查者使用手机的影响,问题包括是否对视力和身心有影响、对交际圈的影响、是否跟上时代的发展、朋友是否玩手机及亲友的支持态度。2.总体及样本的选取本次调查研究的总体是我国的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样本的选取方法是主观抽样方法,为确证调査数据的有效性,在南京城市进行调查,分别是玄武区、白下区、建邺区、鼓楼区、秦淮区和下关区并在每区随机选取人员,确保调査数据的准确性,使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本文正式调研以南京老年人为调研对象,选取了各个区老年人比较密集地区为调查实施地点。本研究总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为264份,有效问卷占样本总量比率为88%。(二)模型的建立本文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构建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因变量Y表示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使用手机则因变量Y取值为1,不使用手机 ,则因变量取值为0,构建模型如下:Y = b0+b1X1+ +b11X11+u0其中: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自变量为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其他影响变量等。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描述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1)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主要集中在玄武区和白下区分别占的比例是39.39%和33.71%,其他的四个区共占26.90%,少于玄武区和白下区的分别比例;在调查的男性少于女性,男性人数是112人,女性人数是152,分别占的比例是42.42%和57.58%;60-64岁的老年人有102人,占的比例是38.64%,65-69岁的老年人有85人,占的比例是32.20%,70-74岁的老年人有48人,占的比例是18.18%,75岁以上的是29人,占得比例是19.98%,随着年龄的增加所能调查的人越少;在调查的264个老年人样本中,主要有125个老年人没有上过学,占所调查人数的47.35%,其次是上小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26.14%,下面的三个阶段上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有一定的差别但是相对而言较少,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13.26%、9.47%和3.41%。最后是大学及大学以上的相对而言很少只有一人,占所有调查者的0.37%。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出生后到上学年龄时我国处在比较落后的年代,上不起学及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上学的人数较多,能够上学并且一直学下去的只是凤毛麟角;身体状况一般的占69.70%,身体好的占15.53%,身体差的占14.77%;性格一般的人比较多有175人,性格开朗的人有48人,性格不开朗的有41人,分别占的比例是66.29%、18.18和15.53%;儿女在身边的少于不在身边的,分别是94和170人,所占比例是34.47%和64.39%。表1 老年人的基本信息Table 1 Respondents类别分类频数比例(%)年龄60-64岁102 38.64 65-69岁85 32.20 70-74岁48 18.18 75岁以上29 10.98 居住地区玄武区104 39.39 白下区89 33.71 建邺区29 10.98 鼓楼区19 7.20 秦淮区11 4.17 下关区11 4.17 性别男112 42.42 女152 57.58 文化程度不念书12547.35 小学 6926.14 初中/高中3513.26 中专259.47 大专93.41 身体状况差39 14.77 一般 184 69.70 好41 15.53 性格不开朗41 15.53 一般开朗175 66.29 开朗48 18.18 儿女在身边情况在9434.47 不在170 64.39 使用手机状况有224 84.85 没有40 15.15 在所有的调查者中有224人使用手机,有40人不使用手机,分别占84.85%和15.15%,每个年龄段使用手机的比例(表2),呈现出随年龄越大使用手机的比例越小。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部分,而且手机使生活和联系更加方便,老年人使用手机是必然趋势,只要不是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现在的老年人都会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表2 老年人使用手机情况Table 2 The Use of?mobile phone?of elderly people分类频数比例(%)使用手机22484.85不使用手机4015.15(二)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多数人使用非智能手机并且对手机没有要求,使用人数为133人,对手机没有要求的有157个,占的比例分别是59.38%,70.09%。基本上能够勉强使用手机的功能,有169人勉强可以用,认为手机有一点繁琐的人有156人,占的比例是69.64%。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专注情况是不专注的占52.68%、专注的只有8人占的比例是3.57%。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下面会着重的介绍老年人常用功能。1.各种功能的细致描述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别从各个功能(除去拨打电话功能,拨打电话功能是每个有手机人的必用功能,无论是打电话的次数多少总会时要常用的功能)出发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表3)。编写短信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80人,不便写短信的老年人有144人,分别占比例为35.71和64.29%,编写短信的人少于不编写短信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是能够预料到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视力越来越弱,同时老年人的手指灵活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老年人不热衷于发短信的功能。手机网上购物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只有27人,相对不使用手机购物的人占的比例很少,手机网上购物占的比例是12.05%,比不使用手机网上购物的少了75.90%。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老年人会越来越感觉到吃力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走在时尚的前端,老年人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地下降并且有些老年人不是对网络购物感兴趣,他们认为买东西就要看的见摸得着,感觉到实物的存在心里占的比重较大。看视频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54人,不看视屏的老年人有170人,分别占比例为24.12%和75.88%。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老年人们也会越来越接受这种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的生活方式,看视屏比手机网络购物的相对多很多人是由于看视屏给老年人带来了的快乐没有心理负担,尤其现在的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很多人都是从看视屏当中学习的,看视屏不仅仅是视力的享受也是心里上的享受。上网( 玩微信、玩微博、刷人人等)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仅仅有20人,占的比例是8.93,与其他功能相比比例比较少。这是由于上网( 玩微信、玩微博、刷人人等)功能是近几年在人群中广泛应用的功能,老年人对这些兴趣普遍不大,并且有感觉这是年轻人的东西,自己都能这么大年纪了,没有必要加入年轻人的群体。拍摄照片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63人,占的比例是28.13%,相对其他的功能这个功能的人数还算不少。根据调查显示在60-64岁和65-69岁这两个年龄段人数较多,原因是这两个年龄的老年人没事会结伴旅行或者和家人出行,会记录出行中沿途的风景,有些老人身体健康会带带自己的孙子,记录小孩的成长。而后两个年龄段就相对活动比较少。收音机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69人,不使用收音机的人数是155人,占的比例分别是30.80%和69.20%。根据调查显示在70-74岁和75以上岁这两个年龄段人数相较其他功能比较多,原因是这两个年龄的老年人使用收音机来了解国家时事的比较多,整体来说这个功能比较受老年人的亲睐。看时间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154人,相对而言人数较多,占的比例是68.75%。在前三个年龄段使用这个功能的人很多,原因是现在有手机的人就相当于有了手表,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物两用,最后一阶段没人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保留了代表的习惯。使用手电筒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21人,不使用手电筒203人,分别占的比例是9.38%和90.62%。这是因为少数人抱着有这个功能就使用,而且常常使用的人觉得还比较方便,没有使用的人大部分认为现在城市的路灯已经按在了各个地方,没有必要使用使用听歌/听戏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174人,是所有常用功能中人数最多的,占的比例是77.23%。这样结果的原因是老人在回忆中生活。根据现实来说,生活经历较厚重是老年人的特征,在生活中老年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其中值得回忆的事情比较多,而历史故事和经验总结组成了我国的戏剧,正好这种欣赏口味比较符合老年人。此外,生活节奏放慢,退休两大特点也成为了老年人可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中国戏曲,并且有些老年人喜欢听歌/听戏是由于喜欢跳广场舞。表3 各个功能使用情况Table 3 The situation of?each function常用功能频数比例(%)拨打电话224100编写短信 8035.71手机网上购物2712.05看视频5424.12上网208.93拍摄照片6328.13收音机6930.80看时间 15468.75使用手电筒219.38听歌/听戏17377.23(三)调查者的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表4)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使用手机对交际圈的影响是好的影响大于坏的影响,好的影响占65.53%,坏的影响是34.47%。在是否跟上时代的的问题上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认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占60.98%。亲友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大多是认为无所谓,其次是支持老年人用手机,最后是不支持,他们的比例分别是82.58%、11.74%和5.68%。老年人身边的朋友使用手机状况是使用的多于不是用的分别是玩手机的是154人,不玩手机的是110人,比例分别是58.33%和41.67%。普遍认为玩手机会对视力造成影响,认为造成影响的占84.36%,并且老年人认为手机对身心的影响有没有情况差不多,基本都是50%左右。表4 老年人对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情况Table 3 The elderly’opinions about to the?views of?relatives and friends?using a mobile phone?support类别分类频数比例(%)对交际圈的影响好的影响17365.53坏的影响9134.47跟随时代的情况能10339.02不能16160.98亲友支持情况支持3111.74不支持155.68无所谓21882.58朋友状况玩15458.33不玩11041.67视力影响有22884.36没有3613.64身心影响有13450.76没有13049.24四、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一)自变量的定义 根据文献资料研究的结果,笔者将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客观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自身的条件(健康情况、儿女在身边情况)、社会支持和影响(亲友支持、朋友影响);主观因素指的是老年人对待新媒体的态度及观念,这些态度及观念主要是认为自己觉得自己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性格是否开朗、对手机的认识(对视力的影响、对身心的影响、认为手机的繁琐情况)等方面(表5)。表5 变量的定义Table 5 The definition of variables变量名称 变量类型 其他说明年龄连续变量60-64为165-69为270-74为375以上为4性别虚拟变量女性为0男性为1文化程度虚拟变量不识字为1小学为2初中/高中为3中专为4大专为5大学及以上为6健康情况虚拟变量差为1一般为2好为3儿女在身边的情况虚拟变量不在为0在为1亲友支持虚拟变量不支持为1无所谓为2支持为3朋友影响虚拟变量不玩为0玩为1跟上时代的情况虚拟变量不能为0能为1性格虚拟变量不开朗为1一般开朗为2开朗为3对视力的影响虚拟变量没有为0有为1对身心的影响虚拟变量没有为0有为1在定义变量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SPSS计量软件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Logistic分析。 (二)Hosmer—Lemeshow 检验H-L的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能够帮助判断模型是否充分描述了数据,作用相当于线性回归模型中的F值。SPSS给出H-L卡方统计量及相应的概率P值,当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时,认为模型整体显著,否则认为模型整体不显著。由表6可知Chi-square是18.236,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 = 0.021 < 0.05,在5%的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模型较充分的拟合了数据。表6 统计量的拟合优度检验Table 6 The goodness of fit?statisticsStepChi-squaredfSig.118.23680.021(三)线性分析回归结果及说明本文设立的模拟老年人使用手机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二元模型有效的拟合了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明确显著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变量的因素,分析促使老年人使用手机的驱动因素,回归结果如表7。表7 回归结果Table 7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BS.E,WalsdfSig.Exp (B)年龄-0.1830.0914.00510.0451.308性别0.2680.3680.53210.4660.765文化程度0.390.1735.07210.0241.477身体状况0.4720.3441.88710.1691.604儿女在不在身边0.7120.4083.04910.0812.038家人支持0.9190.4773.70410.0442.507朋友影响0.2580.1274.11810.0421.294时代-0.4630.3681.57910.2090.629性格0.7030.3224.76110.0292.02对视力的影响0.5070.5031.01310.3141.66对身心的影响0.3360.3670.83910.361.4常量-3.9941.7695.09610.0240.018注*Sig.<0.05 **Sig.<0.01 ***Sig.<0.001通过对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表20,显示模型的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S.E)、参数估计值(B)、对应的自由度(df)、沃尔德统计量(Wald)和显著性水平(Sig.)。通常使用Sig.的值对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若某自变量对应的Sig.值小,则该自变量的显著性越高,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显著。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在这11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朋友影响及性格显著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P<0.05),其中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朋友影响及性格呈现的是正向相关,只有年龄是负相关变量。年龄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5<0.05,呈现负相关,年纪越小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文化程度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24<0.05,文化越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家人支持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4<0.05,家人支持率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家人支持率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朋友影响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2<0.05,朋友影响率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朋友影响率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性格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29<0.05,性格越开朗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性格不开朗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五、结论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以南京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城区的调查获得了包括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情况和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第一手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本章将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归纳,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一)结论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在南京的老年人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手机,但是在使用手机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多数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还是主要使用手机的基本功能拨打电话,只有一小部分人使用手机的新型功能(看视频、手机网上购物等),并且在南京最先接受并且使用手机的老年用一些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年龄比较低、文化程度及亲友支持的老年人,并且折现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功能上更加广泛,更加愿意接受手机的新型功能,也愿意尝试和体验手机的新型功能,而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这些功能。如果老年人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使用手机的新型功能并且鼓励老年人使用,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使用新型手机功能。在调查的过程中视力水平的高低及老年人对手机的影响偏于坏的方向的话,这对于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也存在直接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年龄、教育程度和身边人的影响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有显著影响,但性别、身体条件及对观念态度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并不显著,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略有差异,从社会经济、人口学、社会学、环境学影响和心理动机等层面的分析来看,本研究支持人口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对视力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多见,本文也证实了它的影响不是很显著。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和影响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有显著影响。在这4个因素中,年龄是不可变的因素、文化水平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几乎已经是不可能提升了,这样来看,只有社会支持和影响两项有增进的可能性,社会支持和影响直接说明了家人亲友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这样看来,亲友的观念态度对促进老年人使用手机有直接推动的作用和最实际的操作性。(二)建议目前,我国老龄化已经很严重,老年人在人数竟是如此的庞大,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3.26%,接近1.78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比例是8.87%。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水平,为更好地关心老年人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一方面可以鼓励老年人使用手机,宣传使用手机的益处,让老年人能够在空余的时间接触到手机。另一方面可以在社区或者公共图书馆中提供免费的手机设备,供老年人学习和使用。我国正处在科技发展较快,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老年人这个大群体成为了中国商人考虑的目标,并且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视力状况对使用手机有着比较显著地影响,这就要求生产商在生产老年人手机的时候能够详细的了解老年人的市场,对老年人的要求也要进行分析,产出符合现代老年人的使用和审美的手机,专门打造出老年人的品牌。老年人是家庭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付出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老年人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愿望,现在有些手机比较适合老年人使用,老年人的家人应该鼓励老年人使用手机进行沟通交流,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鼓励其接触新鲜事物,使其排除孤独感。(三)进一步可能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南京城区的老年人,使研究成果的应用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选择其它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可以选择一些中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是否不同城市中均存在老年人因为地区的差异而减少手机的使用。在研究变量的选择上,由于笔者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性,会存在一些遗漏的变量比如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长、对待手机的准确态度和全面内容等方面的内容缺乏数据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选择了二元logistic模型来研究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而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后面的研究者可以完善研究变量的选择和研究方法。致谢参考文献[1] Deatrick,D..Senior-Med:Creating a network to help manage med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J],1997(21)59-60[2] legers,K., P.J.van Boxtel.Computer use in older adults: Determina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ognge over a 6 year episod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M].2012,28(1):1-10[3] White,H.,E.McConnell.Sufing the net in later lif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ilot study of computer use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J].1999,18(3):358-378[4] Karen O’Hara.Curb Cuts”on the Information Highway:Older Adults and the Internet.Technical Connunication Quarterly[J].2004, 13(4):423-445[5] Galbi, D. A. Cross-border rent shifting i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1998, 10 (4):515 -519[6] Lurich, R.The Platinum Web Site Dedicated to Senior Citizens on the Internet[J].Collection Building,2002,21(4):174-182[7] 姜爱林.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情报资料工作,2002(04):6-10[8] 吴慰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3(06): 13-18 [9] 郑建明、万里鹏. 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理性[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03):34-43[10] 史云桐.网络化居家养老:新时期养老模式创新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13(12)59-64[11] 俞平、 李小平. 提高老年人群信息素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J]. 继续教育研究,2012(02)78-80[12] 张硕、陈功.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4(04)28-118[13] 刘磊、刘悦、黄士敏. 微博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3)41-43[14] 邓丽华.社区信息化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69-71[15] 吴丹、李一喆.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检索行为实验研究[J].国家情报工作,2014(06)12-58[16]皋琴、丹尼尔等 .老年人在线社交平台开发的调查研究[J].包装工程,2014(02)2-18 [17] 常言说、华庆一等.D-Checklist一种老年人手机设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12)48-22 [18] 胡美琴、郭砚常、江三宝、 张曙光. 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探讨[J].情报杂志,2003(07)22-24[19] 张照云.当前我国信息用户的主要信息行为及其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刊,2009(10)3-6[20] 郑林欣、张帅.基于老年人生理衰退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28)188-190附录A:调查问卷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你们好!我是大学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课题,希望大家能帮忙完成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您的回答仅仅作为我论文的参考,绝不会以任何的方式泄露,如果给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您能够谅解!1、 您生活在南京什么区( )A 玄武区 B 白下区 C 建邺区 D 鼓楼区 E 秦淮区 F 下关区2、您现在的年龄是多少?()A 60-64 B 65-69 C 70-74 D 75以上 3、您的性别?()A 男性 B 女性4、您的文化程度?()A 不念书 B 小学 C 初中/高中 D 中专 E大专 F 大学及大学以上5、您的身体情况如何?()A 差 B 一般 C 好6、您的性格是?()A 不开朗 B 一般开朗 C 开朗7、您的儿女是否在身边?()A 在 B 不在8、您有手机吗?()(如果没有请转到问题16)A 有 B 没有9、您的手机是什么类型?()A 智能手机 B 非智能手机10、您对自己的手机类型是否有要求?()A 有 B 没有11、您能准确操作手机的基本功能吗?()A 不能 B 勉强能 C 能12、您的觉得手机除了打打电话发短信还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可多选)()A 上网( 玩微信 玩微博 刷人人等) B 看视频 C 手写功能 D 听歌/听戏功能 E手电筒功能 F SOS求助动能 G 耳机助听功能 H 语音助听功能 I 其他—13、您认为现在的手机功能繁琐吗?()A 不繁琐 B 一般繁琐 C 很繁琐14、您使用手机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可多选)()A 拨打电话 B 编写短信 C 网上购物 D 看视频 E上网( 玩微信 玩微博 刷人人等) F 拍摄照片 G 收音机 H 看时间 I 使用手电筒 J 听歌/听戏 K 其他15、您在使用手机时什么状态?() A 特别专注手机 B 一般专注手机 C 不专注手机16、您认为手机对您的交际圈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A 好的影响 B 坏的影响17、您认为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吗?()A 能 B 不能18、您的家人朋友是否支持您玩手机?()A 支持 B 不支持 C 无所谓19、您的朋友是否玩手机?()A 玩 B 不玩20、您认为玩手机会对视力有影响吗?()A 有 B 没有21、您认为玩手机对您的身心有影响吗?()A 有 B 没有
目录
引言
pul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e elderly’s demands and their impact on our society are increasing now, thus the elderly’s using of mobile phones is becoming a project which is worthy of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lderly in Nanjing city about their using of mobile phones and explaine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Finally this paper came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what’s mor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future and propose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了999万人,约为1000万,增长了约6%,高于正常自然人增长率的比例是5.2%,显示出我国老龄化正在不断地加速。到2014年12月,我国60周岁的老年人已经约2.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5.5%,并且65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3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约为10.1%,其中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口是75百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35%,65岁以上的人口是约为1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约是65%。目前,我国老年人在运用手机的方面已经不再新鲜,手机成为新兴媒体的突出代表,在当前网络相互融合的状态下,手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手机除去人们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功能,在这种情形下,本文章将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作为了研究对象。2.研究意义如今,全球上大部分的先进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都在不断的提高,而手机的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使用人的平均年龄也正在直线提升,在许许多多的例子里,不管是个人还是工作场合,老年人都是使用手机增长最快的群体,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身心状态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及需求度,和老年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地方。本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对南京城区老年人的调查,通过定量分析找出这些老年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了解其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定量调查的方法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而在我国使用这种方法研究的比较少,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尝试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老年人手机使用的主要用途,希望能够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想法和建议。(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老年人使用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研究远早于我国,己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国外热衷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Deatrick.D(1997)的研究指出推测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年龄,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手机的人数会减少,而且年龄的增长使得预测的因素变的越来越复杂。年龄是决定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因素,除去婚姻和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机的使用预测中年龄也是一个相关因素在调查中显示年轻人使用中教育水平是唯一的预测因素,但是在老年人使用者中不仅仅是年龄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性格、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情况等多重因素(legers,K., P.J.van Boxtel,et al.,2012))。除去前面的研究者也存在研究者明确指出年龄是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正真障碍,而文化程度、教育水平不是正真的障碍(White,H.,E.McConnell,et al.,1999)。学者Karen O’Hara(2004)认为语言能力和视觉效果也是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认为老年人的语言能力和听觉下降,手机将能够成为相对便宜、便捷及被广泛应用的辅助性设备。有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影响和心理学等多个层面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和电脑作出研究和分析除人口学的特征。现存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明显的影响到了电脑、手机的使用,特别是在欧洲南部地区。包括Deatrick.D(1997)等人认为老年人接受和使用电脑、手机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影响需求的满足程度,知觉可用性程度,支持可用性程度以及市民接受程度。在老年人的自我报告分数显示,知觉可用性程度和市民接收程度在四个因素不是那么重要。根据定量分析的的结果显示,知觉可用性程度和市民接收程度是不相关的,而需求满足程度和支持可用性程度与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显著相关。 2.国内研究现状 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和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众多的学者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但是由于我国研究的时间不长,研究方法上都带有局限。各学者提出了对其不同的看法,电脑、手机向社会每个角落的渗透带给我们的将会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的社会结构体系。传统的分层体系被数码区隔首先划分成两类人一是使用电脑、手机的社会群体;二是电脑、手机不使用的社会群体,即社会分层有了新维度是否使用互联网(邱泽奇,2001)。姜爱林(2002)讲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是从管理方面出发;吴慰慈(2003)从信息角度讲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而郑建明、万里鹏(2007)定义的信息化是今天人们普遍认识的。而张静等人(2003)是从信息的载体描述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谢康(2005)提出的人们使用手机的用途更加成熟、广泛。俞平、李小平(2012)总概括指出手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刘磊等人(2012)细化了手机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史云桐(2013)从社区网络养老方面阐述了手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张硕、陈功(2014)更是通过讲诉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用途,进一步说明老年人使用手机用途越来越广泛等等。我国对这方面研究的文献和书籍很多,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提及。目前在这样热门议题中经常提到老年人和手机,并且很多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以便于理解老年人之间不同的特征是怎么影响到老年人使用电脑和手机的。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研究具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交叉的特征,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8个领域,分别为商科领域,传播学领域,教育学领域,老年学领域,人机交互领域,健康保健领域,信息系统领域以及心理学领域。在手机方面,英文搜索的关键词有aging和phone等,中文搜索的关键词包括老年人、老龄化,以及手机、电话等,在这个研究议题上,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领域和人机交互领域,在传播学领域和老年学领域研究中不多见。在上面的两个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研究空白,包括研究起步比较晚、文献数量比较少等。在这有限的资料中间,对于互联网和电脑的研究比较多,对包括手机在内的新形媒体研究比较少,研究以定性研究相对较对, 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采用了一些比如线性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来研究老年人与手机的关系,但是在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及老年人的特征这个问题上,定量研究还很少。 即便存在一定的定量分析研究,也是以描述性的分析研究为主,探究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很少。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模型的构建(一)研究的方法1.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生活的城区、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儿女在身边的情况和拥有手机的状况,这里面著重要的是文化程度的调查。第二部分是调查者使用手机的情况包括调查者的手机类型、对手机类型是否有要求、对手机的操作情况、功能要求(出去打电话)、认为手机的繁琐程度、常用手机功能及使用手机的状态,主要是研究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常用功能,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第三部分是调查者的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对调查者使用手机的影响,问题包括是否对视力和身心有影响、对交际圈的影响、是否跟上时代的发展、朋友是否玩手机及亲友的支持态度。2.总体及样本的选取本次调查研究的总体是我国的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样本的选取方法是主观抽样方法,为确证调査数据的有效性,在南京城市进行调查,分别是玄武区、白下区、建邺区、鼓楼区、秦淮区和下关区并在每区随机选取人员,确保调査数据的准确性,使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本文正式调研以南京老年人为调研对象,选取了各个区老年人比较密集地区为调查实施地点。本研究总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为264份,有效问卷占样本总量比率为88%。(二)模型的建立本文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构建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因变量Y表示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使用手机则因变量Y取值为1,不使用手机 ,则因变量取值为0,构建模型如下:Y = b0+b1X1+ +b11X11+u0其中: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自变量为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其他影响变量等。三、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描述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1)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主要集中在玄武区和白下区分别占的比例是39.39%和33.71%,其他的四个区共占26.90%,少于玄武区和白下区的分别比例;在调查的男性少于女性,男性人数是112人,女性人数是152,分别占的比例是42.42%和57.58%;60-64岁的老年人有102人,占的比例是38.64%,65-69岁的老年人有85人,占的比例是32.20%,70-74岁的老年人有48人,占的比例是18.18%,75岁以上的是29人,占得比例是19.98%,随着年龄的增加所能调查的人越少;在调查的264个老年人样本中,主要有125个老年人没有上过学,占所调查人数的47.35%,其次是上小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26.14%,下面的三个阶段上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有一定的差别但是相对而言较少,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13.26%、9.47%和3.41%。最后是大学及大学以上的相对而言很少只有一人,占所有调查者的0.37%。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出生后到上学年龄时我国处在比较落后的年代,上不起学及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上学的人数较多,能够上学并且一直学下去的只是凤毛麟角;身体状况一般的占69.70%,身体好的占15.53%,身体差的占14.77%;性格一般的人比较多有175人,性格开朗的人有48人,性格不开朗的有41人,分别占的比例是66.29%、18.18和15.53%;儿女在身边的少于不在身边的,分别是94和170人,所占比例是34.47%和64.39%。表1 老年人的基本信息Table 1 Respondents类别分类频数比例(%)年龄60-64岁102 38.64 65-69岁85 32.20 70-74岁48 18.18 75岁以上29 10.98 居住地区玄武区104 39.39 白下区89 33.71 建邺区29 10.98 鼓楼区19 7.20 秦淮区11 4.17 下关区11 4.17 性别男112 42.42 女152 57.58 文化程度不念书12547.35 小学 6926.14 初中/高中3513.26 中专259.47 大专93.41 身体状况差39 14.77 一般 184 69.70 好41 15.53 性格不开朗41 15.53 一般开朗175 66.29 开朗48 18.18 儿女在身边情况在9434.47 不在170 64.39 使用手机状况有224 84.85 没有40 15.15 在所有的调查者中有224人使用手机,有40人不使用手机,分别占84.85%和15.15%,每个年龄段使用手机的比例(表2),呈现出随年龄越大使用手机的比例越小。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部分,而且手机使生活和联系更加方便,老年人使用手机是必然趋势,只要不是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现在的老年人都会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表2 老年人使用手机情况Table 2 The Use of?mobile phone?of elderly people分类频数比例(%)使用手机22484.85不使用手机4015.15(二)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多数人使用非智能手机并且对手机没有要求,使用人数为133人,对手机没有要求的有157个,占的比例分别是59.38%,70.09%。基本上能够勉强使用手机的功能,有169人勉强可以用,认为手机有一点繁琐的人有156人,占的比例是69.64%。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专注情况是不专注的占52.68%、专注的只有8人占的比例是3.57%。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下面会着重的介绍老年人常用功能。1.各种功能的细致描述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别从各个功能(除去拨打电话功能,拨打电话功能是每个有手机人的必用功能,无论是打电话的次数多少总会时要常用的功能)出发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表3)。编写短信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80人,不便写短信的老年人有144人,分别占比例为35.71和64.29%,编写短信的人少于不编写短信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是能够预料到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视力越来越弱,同时老年人的手指灵活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老年人不热衷于发短信的功能。手机网上购物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只有27人,相对不使用手机购物的人占的比例很少,手机网上购物占的比例是12.05%,比不使用手机网上购物的少了75.90%。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老年人会越来越感觉到吃力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走在时尚的前端,老年人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地下降并且有些老年人不是对网络购物感兴趣,他们认为买东西就要看的见摸得着,感觉到实物的存在心里占的比重较大。看视频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54人,不看视屏的老年人有170人,分别占比例为24.12%和75.88%。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老年人们也会越来越接受这种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的生活方式,看视屏比手机网络购物的相对多很多人是由于看视屏给老年人带来了的快乐没有心理负担,尤其现在的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很多人都是从看视屏当中学习的,看视屏不仅仅是视力的享受也是心里上的享受。上网( 玩微信、玩微博、刷人人等)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仅仅有20人,占的比例是8.93,与其他功能相比比例比较少。这是由于上网( 玩微信、玩微博、刷人人等)功能是近几年在人群中广泛应用的功能,老年人对这些兴趣普遍不大,并且有感觉这是年轻人的东西,自己都能这么大年纪了,没有必要加入年轻人的群体。拍摄照片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63人,占的比例是28.13%,相对其他的功能这个功能的人数还算不少。根据调查显示在60-64岁和65-69岁这两个年龄段人数较多,原因是这两个年龄的老年人没事会结伴旅行或者和家人出行,会记录出行中沿途的风景,有些老人身体健康会带带自己的孙子,记录小孩的成长。而后两个年龄段就相对活动比较少。收音机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69人,不使用收音机的人数是155人,占的比例分别是30.80%和69.20%。根据调查显示在70-74岁和75以上岁这两个年龄段人数相较其他功能比较多,原因是这两个年龄的老年人使用收音机来了解国家时事的比较多,整体来说这个功能比较受老年人的亲睐。看时间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154人,相对而言人数较多,占的比例是68.75%。在前三个年龄段使用这个功能的人很多,原因是现在有手机的人就相当于有了手表,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物两用,最后一阶段没人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保留了代表的习惯。使用手电筒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21人,不使用手电筒203人,分别占的比例是9.38%和90.62%。这是因为少数人抱着有这个功能就使用,而且常常使用的人觉得还比较方便,没有使用的人大部分认为现在城市的路灯已经按在了各个地方,没有必要使用使用听歌/听戏功能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数总共有174人,是所有常用功能中人数最多的,占的比例是77.23%。这样结果的原因是老人在回忆中生活。根据现实来说,生活经历较厚重是老年人的特征,在生活中老年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其中值得回忆的事情比较多,而历史故事和经验总结组成了我国的戏剧,正好这种欣赏口味比较符合老年人。此外,生活节奏放慢,退休两大特点也成为了老年人可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中国戏曲,并且有些老年人喜欢听歌/听戏是由于喜欢跳广场舞。表3 各个功能使用情况Table 3 The situation of?each function常用功能频数比例(%)拨打电话224100编写短信 8035.71手机网上购物2712.05看视频5424.12上网208.93拍摄照片6328.13收音机6930.80看时间 15468.75使用手电筒219.38听歌/听戏17377.23(三)调查者的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表4)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使用手机对交际圈的影响是好的影响大于坏的影响,好的影响占65.53%,坏的影响是34.47%。在是否跟上时代的的问题上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认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占60.98%。亲友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大多是认为无所谓,其次是支持老年人用手机,最后是不支持,他们的比例分别是82.58%、11.74%和5.68%。老年人身边的朋友使用手机状况是使用的多于不是用的分别是玩手机的是154人,不玩手机的是110人,比例分别是58.33%和41.67%。普遍认为玩手机会对视力造成影响,认为造成影响的占84.36%,并且老年人认为手机对身心的影响有没有情况差不多,基本都是50%左右。表4 老年人对对使用手机的看法及亲友的支持情况Table 3 The elderly’opinions about to the?views of?relatives and friends?using a mobile phone?support类别分类频数比例(%)对交际圈的影响好的影响17365.53坏的影响9134.47跟随时代的情况能10339.02不能16160.98亲友支持情况支持3111.74不支持155.68无所谓21882.58朋友状况玩15458.33不玩11041.67视力影响有22884.36没有3613.64身心影响有13450.76没有13049.24四、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一)自变量的定义 根据文献资料研究的结果,笔者将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客观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自身的条件(健康情况、儿女在身边情况)、社会支持和影响(亲友支持、朋友影响);主观因素指的是老年人对待新媒体的态度及观念,这些态度及观念主要是认为自己觉得自己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性格是否开朗、对手机的认识(对视力的影响、对身心的影响、认为手机的繁琐情况)等方面(表5)。表5 变量的定义Table 5 The definition of variables变量名称 变量类型 其他说明年龄连续变量60-64为165-69为270-74为375以上为4性别虚拟变量女性为0男性为1文化程度虚拟变量不识字为1小学为2初中/高中为3中专为4大专为5大学及以上为6健康情况虚拟变量差为1一般为2好为3儿女在身边的情况虚拟变量不在为0在为1亲友支持虚拟变量不支持为1无所谓为2支持为3朋友影响虚拟变量不玩为0玩为1跟上时代的情况虚拟变量不能为0能为1性格虚拟变量不开朗为1一般开朗为2开朗为3对视力的影响虚拟变量没有为0有为1对身心的影响虚拟变量没有为0有为1在定义变量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SPSS计量软件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Logistic分析。 (二)Hosmer—Lemeshow 检验H-L的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能够帮助判断模型是否充分描述了数据,作用相当于线性回归模型中的F值。SPSS给出H-L卡方统计量及相应的概率P值,当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时,认为模型整体显著,否则认为模型整体不显著。由表6可知Chi-square是18.236,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 = 0.021 < 0.05,在5%的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模型较充分的拟合了数据。表6 统计量的拟合优度检验Table 6 The goodness of fit?statisticsStepChi-squaredfSig.118.23680.021(三)线性分析回归结果及说明本文设立的模拟老年人使用手机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二元模型有效的拟合了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明确显著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变量的因素,分析促使老年人使用手机的驱动因素,回归结果如表7。表7 回归结果Table 7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BS.E,WalsdfSig.Exp (B)年龄-0.1830.0914.00510.0451.308性别0.2680.3680.53210.4660.765文化程度0.390.1735.07210.0241.477身体状况0.4720.3441.88710.1691.604儿女在不在身边0.7120.4083.04910.0812.038家人支持0.9190.4773.70410.0442.507朋友影响0.2580.1274.11810.0421.294时代-0.4630.3681.57910.2090.629性格0.7030.3224.76110.0292.02对视力的影响0.5070.5031.01310.3141.66对身心的影响0.3360.3670.83910.361.4常量-3.9941.7695.09610.0240.018注*Sig.<0.05 **Sig.<0.01 ***Sig.<0.001通过对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表20,显示模型的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S.E)、参数估计值(B)、对应的自由度(df)、沃尔德统计量(Wald)和显著性水平(Sig.)。通常使用Sig.的值对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若某自变量对应的Sig.值小,则该自变量的显著性越高,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显著。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在这11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朋友影响及性格显著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P<0.05),其中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朋友影响及性格呈现的是正向相关,只有年龄是负相关变量。年龄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5<0.05,呈现负相关,年纪越小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文化程度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24<0.05,文化越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家人支持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4<0.05,家人支持率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家人支持率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朋友影响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42<0.05,朋友影响率高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朋友影响率越低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性格对老年使用手机呈现显著性相关Sig.=0.029<0.05,性格越开朗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越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积极,意向越强;反之性格不开朗的老年人对使用手机的行为不明显,即对使用手机行为态度越消极,意向就会越弱。五、结论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以南京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城区的调查获得了包括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情况和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第一手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本章将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归纳,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一)结论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在南京的老年人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手机,但是在使用手机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多数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还是主要使用手机的基本功能拨打电话,只有一小部分人使用手机的新型功能(看视频、手机网上购物等),并且在南京最先接受并且使用手机的老年用一些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年龄比较低、文化程度及亲友支持的老年人,并且折现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功能上更加广泛,更加愿意接受手机的新型功能,也愿意尝试和体验手机的新型功能,而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这些功能。如果老年人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使用手机的新型功能并且鼓励老年人使用,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使用新型手机功能。在调查的过程中视力水平的高低及老年人对手机的影响偏于坏的方向的话,这对于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也存在直接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年龄、教育程度和身边人的影响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有显著影响,但性别、身体条件及对观念态度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并不显著,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略有差异,从社会经济、人口学、社会学、环境学影响和心理动机等层面的分析来看,本研究支持人口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对视力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多见,本文也证实了它的影响不是很显著。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和影响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有显著影响。在这4个因素中,年龄是不可变的因素、文化水平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几乎已经是不可能提升了,这样来看,只有社会支持和影响两项有增进的可能性,社会支持和影响直接说明了家人亲友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这样看来,亲友的观念态度对促进老年人使用手机有直接推动的作用和最实际的操作性。(二)建议目前,我国老龄化已经很严重,老年人在人数竟是如此的庞大,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3.26%,接近1.78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比例是8.87%。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水平,为更好地关心老年人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一方面可以鼓励老年人使用手机,宣传使用手机的益处,让老年人能够在空余的时间接触到手机。另一方面可以在社区或者公共图书馆中提供免费的手机设备,供老年人学习和使用。我国正处在科技发展较快,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老年人这个大群体成为了中国商人考虑的目标,并且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视力状况对使用手机有着比较显著地影响,这就要求生产商在生产老年人手机的时候能够详细的了解老年人的市场,对老年人的要求也要进行分析,产出符合现代老年人的使用和审美的手机,专门打造出老年人的品牌。老年人是家庭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付出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老年人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愿望,现在有些手机比较适合老年人使用,老年人的家人应该鼓励老年人使用手机进行沟通交流,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鼓励其接触新鲜事物,使其排除孤独感。(三)进一步可能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南京城区的老年人,使研究成果的应用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选择其它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可以选择一些中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是否不同城市中均存在老年人因为地区的差异而减少手机的使用。在研究变量的选择上,由于笔者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性,会存在一些遗漏的变量比如对于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长、对待手机的准确态度和全面内容等方面的内容缺乏数据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选择了二元logistic模型来研究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而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后面的研究者可以完善研究变量的选择和研究方法。致谢参考文献[1] Deatrick,D..Senior-Med:Creating a network to help manage med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J],1997(21)59-60[2] legers,K., P.J.van Boxtel.Computer use in older adults: Determina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ognge over a 6 year episod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M].2012,28(1):1-10[3] White,H.,E.McConnell.Sufing the net in later lif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ilot study of computer use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J].1999,18(3):358-378[4] Karen O’Hara.Curb Cuts”on the Information Highway:Older Adults and the Internet.Technical Connunication Quarterly[J].2004, 13(4):423-445[5] Galbi, D. A. Cross-border rent shifting i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1998, 10 (4):515 -519[6] Lurich, R.The Platinum Web Site Dedicated to Senior Citizens on the Internet[J].Collection Building,2002,21(4):174-182[7] 姜爱林.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情报资料工作,2002(04):6-10[8] 吴慰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3(06): 13-18 [9] 郑建明、万里鹏. 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理性[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03):34-43[10] 史云桐.网络化居家养老:新时期养老模式创新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13(12)59-64[11] 俞平、 李小平. 提高老年人群信息素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J]. 继续教育研究,2012(02)78-80[12] 张硕、陈功.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4(04)28-118[13] 刘磊、刘悦、黄士敏. 微博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3)41-43[14] 邓丽华.社区信息化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69-71[15] 吴丹、李一喆.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检索行为实验研究[J].国家情报工作,2014(06)12-58[16]皋琴、丹尼尔等 .老年人在线社交平台开发的调查研究[J].包装工程,2014(02)2-18 [17] 常言说、华庆一等.D-Checklist一种老年人手机设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12)48-22 [18] 胡美琴、郭砚常、江三宝、 张曙光. 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探讨[J].情报杂志,2003(07)22-24[19] 张照云.当前我国信息用户的主要信息行为及其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刊,2009(10)3-6[20] 郑林欣、张帅.基于老年人生理衰退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28)188-190附录A:调查问卷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你们好!我是大学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老年人手机使用用途的课题,希望大家能帮忙完成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您的回答仅仅作为我论文的参考,绝不会以任何的方式泄露,如果给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您能够谅解!1、 您生活在南京什么区( )A 玄武区 B 白下区 C 建邺区 D 鼓楼区 E 秦淮区 F 下关区2、您现在的年龄是多少?()A 60-64 B 65-69 C 70-74 D 75以上 3、您的性别?()A 男性 B 女性4、您的文化程度?()A 不念书 B 小学 C 初中/高中 D 中专 E大专 F 大学及大学以上5、您的身体情况如何?()A 差 B 一般 C 好6、您的性格是?()A 不开朗 B 一般开朗 C 开朗7、您的儿女是否在身边?()A 在 B 不在8、您有手机吗?()(如果没有请转到问题16)A 有 B 没有9、您的手机是什么类型?()A 智能手机 B 非智能手机10、您对自己的手机类型是否有要求?()A 有 B 没有11、您能准确操作手机的基本功能吗?()A 不能 B 勉强能 C 能12、您的觉得手机除了打打电话发短信还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可多选)()A 上网( 玩微信 玩微博 刷人人等) B 看视频 C 手写功能 D 听歌/听戏功能 E手电筒功能 F SOS求助动能 G 耳机助听功能 H 语音助听功能 I 其他—13、您认为现在的手机功能繁琐吗?()A 不繁琐 B 一般繁琐 C 很繁琐14、您使用手机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可多选)()A 拨打电话 B 编写短信 C 网上购物 D 看视频 E上网( 玩微信 玩微博 刷人人等) F 拍摄照片 G 收音机 H 看时间 I 使用手电筒 J 听歌/听戏 K 其他15、您在使用手机时什么状态?() A 特别专注手机 B 一般专注手机 C 不专注手机16、您认为手机对您的交际圈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A 好的影响 B 坏的影响17、您认为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吗?()A 能 B 不能18、您的家人朋友是否支持您玩手机?()A 支持 B 不支持 C 无所谓19、您的朋友是否玩手机?()A 玩 B 不玩20、您认为玩手机会对视力有影响吗?()A 有 B 没有21、您认为玩手机对您的身心有影响吗?()A 有 B 没有
目录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