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就业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女大学生是我国女性人才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女性群体中一个具有活力﹑知识﹑创造性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忽视女大学生就业将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源分配失衡,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及女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本文以西安为例探讨女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主要从社会、企业、高校、自身四方面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从保障制度、高校、企业及大学生自身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问提出一系列的有效对策,以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1.2.1 研究思路 1
1.2.2 研究方法 1
2 相关概念及界定 2
2.1 性别 2
2.2 社会性别 2
3 西安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3
3.1 就业率相对较低 3
3.1.1 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一成 3
3.1.2 两成女性认为求职中存在“容貌歧视” 3
3.1.3 女性婚孕歧视遭遇率逾四成 4
3.2 就业工资相对较低 4
3.3 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5
4 西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6
4.1 传统性别观念仍然延续 6
4.2 用人单位自身利益的驱动 6
4.3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7
4.4 法律法规的保护不完善 7
4.5 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和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8
4.5.1 就业意识淡薄 8
4.5.2 基本素质较差 8
5 西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9
5.1 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9
5.1.1健全就业保障制度 9
5.1.2 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 9
5.2 用人单位应消除性别偏见,认识女大学生也能为企业创造就业价值
9
5.3 高校应该对女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4.5.2 基本素质较差 8
5 西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9
5.1 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9
5.1.1健全就业保障制度 9
5.1.2 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 9
5.2 用人单位应消除性别偏见,认识女大学生也能为企业创造就业价值
9
5.3 高校应该对女大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指导 9
5.4 正视自己,提高素质 9
5.4.1 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0
5.4.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附录 15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都在进行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女大学生毕业率逐年攀升,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对女性别歧视现象也越来越多,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人注目。西安人才聚集,经济发达,女性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在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提高未来劳动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有助平衡劳动力市场上女大学生的供求状况,对女大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女性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族竞争力;有助于政府、企业、学校有关部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意愿,为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助于女大学生提升自身实力与素质,实现自身的价值。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获得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资料。
(2)调查法:通过对西安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
(3)定性分析法:通过研究女大学就业问题的变化,从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依据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1.2.2 研究思路
首先对性别与社会性别做简单概念界定;然后研究和分析西安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其次从宏观和微观来分析造成西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再次从多方面提出解决对策[1]”;最后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总结,阐述文章的主要观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性别
性别通常被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由于其解剖及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异的生理概念。人们长久以来处于一个“非男即女”的性别二元分化的社会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发现了不同于我们一般男女性别区分的情况,并得出结论:“两性人格特征的诸多因素极少与性别差异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男女服饰、行为与生理性别无关等同一样[2]”。
2.2 社会性别
西娜德波伏娃提出的:“人不是生为男人或女人,而是变成男人或女人的”。“社会性别是指为人们所熟悉了解的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关系和社会性反差[3]”。这些差异和关系会在不同情况下因不同具体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变化,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社会性别的提出和发展,使之逐渐成为研究女性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3 西安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西安是西部科研院和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之一,教育资源丰富,人才聚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是我国几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西安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组织36所(全国第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学科范围遍及所有一级学科,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其中还有8 所军事院校,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每年毕业约有20万人。
西安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少、结构性矛盾。2015年毕业生有23万,西安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全国是一致,是比较困难的一年。很多女大学生认为只有进大企业、公务员才是就业,可是国企、公务员提供的岗位只有几千人,民营和私营才是就业的主要渠道。西安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的模式:期望值高,就业成本高,依赖性高;二低是指:低就业率,低就业质量[4]”。
3.1 就业率相对较低
西安有中小企业两万多家,不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西安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也具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性差、竞争力差等不足的现状,招聘时过分考虑成本因素,更愿意招聘男性,公司制度不够完善,对女性利益保障也不够完善。
3.1.1 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一成
为进一步研究西安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我对西安部分二本院校的应届女大学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女大学生就业率为67.2%,男大学生为78.1%,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于男性约10个百分点。女大学生平均面试7.1次。“而且这种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较大的是在普通院校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5]”。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会影响就业率,一般而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