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附件)
本论文以H高校教师为例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向150名H高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率89.33%),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H高校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是较高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上存在差异,受到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工作报酬、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对提高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回顾 2
2.1 工作满意度定义 2
2.2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2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4
3.1 研究方法 4
3.2 研究对象 5
3.3 研究工具 5
3.4 研究过程 6
4 研究结果 7
4.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8
4.2 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9
4.3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4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14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附录 2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教师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高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相对较高,且这一职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单纯的工作环境、相比于社会上更为简单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选择高校教师这一职业[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反映高校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国外学者对此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高校教师的压力、紧张和焦虑很少被注意到,而这些不满可能导致教师的不满。而在之前的工作中,部分管理者会把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道德混同起来,严重伤害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改善高校的管理制度等方面,使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要正确对待教师的满意度。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研究意义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特异性。面对着教学科研、家庭责任、社会舆论等,其工作满意度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的生活[1]。
(1)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表现出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了解教师们的内心诉求,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提出适合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可以了解高校整体的运营情况,找出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理论意义
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在国外大量研究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出对策的情形下,我国的研究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重视起来。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其工作质量,已经成为现在高校管理的当务之急[2]。
2 文献回顾
2.1 工作满意度定义
工作满意度是指从事工作的员工的满意度。洛克(1976)定义工作满意度为“员工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评估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经验”[3]。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定义了不同的工作满意度概念,一般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综合性的定义:一般解释工作满意度为它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不涉及具体的对象、形成原因和过程,是对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一种态度或意见,是对他们的工作角色情绪反应[4]。
差距性的定义:此定义侧重于工作满意度形成的原因。指工作满意度取决于员工应得报酬和实得报酬之间差距的大小。差距越小,满意程度越大;差距越大,满意程度越小[5]。
参考架构性的定义:同意这个定义的人认为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对工作各个面的满意感受,而个人的自我参考体系结构会影响个人对这些特征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这类定义可以被描述为个人对某一特定结构的情感反应[4]。
2.2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教师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索影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个人因素
1.性别
萨阿德和理查德(1991)的研究显示,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陈云英和孙绍邦(1994)也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6]。而科力克和洛德曼(1999)、尚蓓密(2000)等人目前并没有发现有关女性与男性之间工作满意度的差别。袁凌等(2006)研究发现,男教师与女教师相比,对工作补偿、领导、管理和自我实现的满意度较低。魏文选(2008)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教师。何根海(2013)的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其性别显著相关,且女教师高于男教师。
2.年龄
赫兹伯格等学者提出的工作满意度与年龄之间关系的典型理论是“U”型理论,即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员工的普遍想法是满意的,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就会随之下降,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再逐步上升。韦弗(1980)、李和威尔伯(1985)等人研究发现年龄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7]。周丽超(2004)的在研究中也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年龄之间关系显著。而袁凌(2006)等人经过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符合“U”型理论[8]。
3.学历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回顾 2
2.1 工作满意度定义 2
2.2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2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4
3.1 研究方法 4
3.2 研究对象 5
3.3 研究工具 5
3.4 研究过程 6
4 研究结果 7
4.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8
4.2 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9
4.3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4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14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附录 2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教师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高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相对较高,且这一职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单纯的工作环境、相比于社会上更为简单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选择高校教师这一职业[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反映高校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国外学者对此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高校教师的压力、紧张和焦虑很少被注意到,而这些不满可能导致教师的不满。而在之前的工作中,部分管理者会把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道德混同起来,严重伤害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改善高校的管理制度等方面,使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要正确对待教师的满意度。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研究意义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特异性。面对着教学科研、家庭责任、社会舆论等,其工作满意度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的生活[1]。
(1)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表现出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了解教师们的内心诉求,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提出适合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可以了解高校整体的运营情况,找出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理论意义
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在国外大量研究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出对策的情形下,我国的研究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重视起来。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其工作质量,已经成为现在高校管理的当务之急[2]。
2 文献回顾
2.1 工作满意度定义
工作满意度是指从事工作的员工的满意度。洛克(1976)定义工作满意度为“员工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评估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经验”[3]。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定义了不同的工作满意度概念,一般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综合性的定义:一般解释工作满意度为它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不涉及具体的对象、形成原因和过程,是对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一种态度或意见,是对他们的工作角色情绪反应[4]。
差距性的定义:此定义侧重于工作满意度形成的原因。指工作满意度取决于员工应得报酬和实得报酬之间差距的大小。差距越小,满意程度越大;差距越大,满意程度越小[5]。
参考架构性的定义:同意这个定义的人认为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对工作各个面的满意感受,而个人的自我参考体系结构会影响个人对这些特征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这类定义可以被描述为个人对某一特定结构的情感反应[4]。
2.2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教师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索影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个人因素
1.性别
萨阿德和理查德(1991)的研究显示,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陈云英和孙绍邦(1994)也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6]。而科力克和洛德曼(1999)、尚蓓密(2000)等人目前并没有发现有关女性与男性之间工作满意度的差别。袁凌等(2006)研究发现,男教师与女教师相比,对工作补偿、领导、管理和自我实现的满意度较低。魏文选(2008)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教师。何根海(2013)的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其性别显著相关,且女教师高于男教师。
2.年龄
赫兹伯格等学者提出的工作满意度与年龄之间关系的典型理论是“U”型理论,即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员工的普遍想法是满意的,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就会随之下降,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再逐步上升。韦弗(1980)、李和威尔伯(1985)等人研究发现年龄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7]。周丽超(2004)的在研究中也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年龄之间关系显著。而袁凌(2006)等人经过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符合“U”型理论[8]。
3.学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