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研究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是淮安市政府的重点投资旅游项目,旨在将淮安打造成一个世界旅游文化中心和世界运河文化中心,吸引海内外的集散游客,为淮安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发展添砖加瓦。但是由于淮安市本身的旅游资源的匮乏,地理位置条件不好,先天的发展不足,导致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难以在产品的开发初期在国内的旅游界站稳脚跟,更不用说世界的旅游发展环境。对于一个旅游景区而言,促销策略的运用对于景区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关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研究,对于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促销策略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市场竞争力。关键词 促销策略,问题,里运河文化长廊
目 录
1 引言 1
2 促销策略理论基础 1
2.1 促销的内涵 1
2.2 促销的工具 2
3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的现状 4
3.1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简介 4
3.2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的现状 5
4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的现状分析 11
4.1 广告媒体的种类单一 11
4.2 缺乏完整的公关关系体系 12
4.3 事件营销的影响范围小 12
4.4 网络营销信息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13
4.5 不成熟的人员促销策略 14
5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 14
5.1 增加广告媒体的种类 14
5.2 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体系 15
5.3 扩大事件营销的影响范围 16
5.4 加强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 17
5.5 建设一支专业的促销团队 18
5.6 发行景区联票 18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位于江苏淮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淮安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这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在2013年获取淮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之列入当年全市十项重点工程。整个项目目前规划,全程总长15.6公里,占地面积约10.8平方公里。里运河项目最北边可至清江大闸口,最南边到淮安区巷子堂,最东边是到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翔宇大道,最西边就是现在正在为中国航运事业发光发热的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在依托于淮安里运河的先天地理环境基础上,从四个建设目标着手,即通过该工程实现治理淮安里运河的水资源,营造一个以水环城、水乡风情的城市环境,汇聚淮安古城淳朴美好的人文风光,建设淮安历史文化并将之发扬兴盛的目标。同时,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也希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运河文化中心,吸引高端论坛选址于淮安举办,让游客选择在淮安开启自己的旅程,让企业选择淮安开展休闲度假。并且,淮安市政府一直在努力,将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成一个国家AAAAA级综合性景区。
目前,江苏省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国家A级景区主要集中于苏南区域,而苏北区域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属于新开发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尚处于开发期,知名度低,所以如何提高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市场竞争力,让里运河文化长廊成为淮安的“未来之星”,为淮安的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强化和改善现有的促销策略是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开展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研究,通过促销活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可以突出和放大自己产品及服务与对手不同的特点,强化竞争优势,促使消费者形成对自己景区产品及服务的购买欲望和偏好。
2 促销策略理论基础
2.1 促销的内涵
关于促销的定义,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杰瑞麦卡锡教授于1960年提出了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为核心的4P营销理论。同年,美国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杰瑞麦卡锡教授的4P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促销:促销是用以刺激消费者和贸易商较迅速或较多地购买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和服务[1]。理论中认为,促销是一种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而临时使用的营销工具。
我国学者王维克于2004年提出,旅游市场促销是一种旅游企业为了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企业旅游产品和服务而通过宣传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有关消息的沟通[2]。理论中认为,旅游市场促销是一种存在于旅游企业和游客之间的交流活动,目的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企业的产品最大限量的销售给消费者。
2.2 促销的工具
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常见的促销策略可归纳为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网络促销等方式。
2.2.1广告
广告主要是指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媒体有计划的向消费者传送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希望能借此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一种大众的传播活动[3]。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一个成功的广告,在媒体的选择上、广告的创意上、广告的文案上,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目标顾客的想法,达到促销的目的。
广告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的主要传播形式,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等广告媒介,在无形中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实现他们关于产品原始态度的转变,或是建立一个新产品的需求,促使他们产生购买的动机,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一个好的广告,出彩的广告,可以让一个产品名声大噪、一夜爆红,将一个新产品瞬间推向企业的明星产品的地位。旅游广告只需要景区在前期明确旅游产品的定位,准确瞄准自己的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广告创意,就可以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广告的优势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较低的单位接触成本,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反响。同时,广告的劣势就是个别媒体收费高,并且其不可控影响因素过多,广告的效果难以具体评估。
2.2.2公共关系策略
旅游公共关系是指旅游景区为了同社会各类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而特意进行的有计划的持续的宣传其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沟通活动,如新闻报道和公益活动等[4]。是景区用来进一步打造和提升景区的产品和服务的形象,是为景区创造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的一种经济活动。
旅游目的地的公众主体主要分为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内部人员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内部工作人员,而外部人员主要包括消费者、中间商、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任务是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与公众一起,完成一个具有一定新闻价值,有正面引导作用的事件,通过媒体的宣传渲染,说明企业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
旅游公共关系的特点像是,通过自己给自己进行低成本的投资,免费借用媒体的力量和公众的力量,倡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正能量,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为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企业产品在无形之中打了一个软广告。但是,这种投资是长期的、连续的,并且其营销效果难以简单评估。
目 录
1 引言 1
2 促销策略理论基础 1
2.1 促销的内涵 1
2.2 促销的工具 2
3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的现状 4
3.1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简介 4
3.2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的现状 5
4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的现状分析 11
4.1 广告媒体的种类单一 11
4.2 缺乏完整的公关关系体系 12
4.3 事件营销的影响范围小 12
4.4 网络营销信息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13
4.5 不成熟的人员促销策略 14
5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 14
5.1 增加广告媒体的种类 14
5.2 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体系 15
5.3 扩大事件营销的影响范围 16
5.4 加强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 17
5.5 建设一支专业的促销团队 18
5.6 发行景区联票 18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位于江苏淮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淮安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这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在2013年获取淮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之列入当年全市十项重点工程。整个项目目前规划,全程总长15.6公里,占地面积约10.8平方公里。里运河项目最北边可至清江大闸口,最南边到淮安区巷子堂,最东边是到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翔宇大道,最西边就是现在正在为中国航运事业发光发热的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在依托于淮安里运河的先天地理环境基础上,从四个建设目标着手,即通过该工程实现治理淮安里运河的水资源,营造一个以水环城、水乡风情的城市环境,汇聚淮安古城淳朴美好的人文风光,建设淮安历史文化并将之发扬兴盛的目标。同时,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也希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运河文化中心,吸引高端论坛选址于淮安举办,让游客选择在淮安开启自己的旅程,让企业选择淮安开展休闲度假。并且,淮安市政府一直在努力,将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成一个国家AAAAA级综合性景区。
目前,江苏省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国家A级景区主要集中于苏南区域,而苏北区域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旅游目的地属于新开发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尚处于开发期,知名度低,所以如何提高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市场竞争力,让里运河文化长廊成为淮安的“未来之星”,为淮安的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强化和改善现有的促销策略是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开展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研究,通过促销活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可以突出和放大自己产品及服务与对手不同的特点,强化竞争优势,促使消费者形成对自己景区产品及服务的购买欲望和偏好。
2 促销策略理论基础
2.1 促销的内涵
关于促销的定义,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杰瑞麦卡锡教授于1960年提出了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为核心的4P营销理论。同年,美国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杰瑞麦卡锡教授的4P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促销:促销是用以刺激消费者和贸易商较迅速或较多地购买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和服务[1]。理论中认为,促销是一种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而临时使用的营销工具。
我国学者王维克于2004年提出,旅游市场促销是一种旅游企业为了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企业旅游产品和服务而通过宣传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有关消息的沟通[2]。理论中认为,旅游市场促销是一种存在于旅游企业和游客之间的交流活动,目的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企业的产品最大限量的销售给消费者。
2.2 促销的工具
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常见的促销策略可归纳为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网络促销等方式。
2.2.1广告
广告主要是指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媒体有计划的向消费者传送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希望能借此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一种大众的传播活动[3]。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一个成功的广告,在媒体的选择上、广告的创意上、广告的文案上,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目标顾客的想法,达到促销的目的。
广告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的主要传播形式,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等广告媒介,在无形中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实现他们关于产品原始态度的转变,或是建立一个新产品的需求,促使他们产生购买的动机,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一个好的广告,出彩的广告,可以让一个产品名声大噪、一夜爆红,将一个新产品瞬间推向企业的明星产品的地位。旅游广告只需要景区在前期明确旅游产品的定位,准确瞄准自己的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广告创意,就可以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广告的优势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较低的单位接触成本,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反响。同时,广告的劣势就是个别媒体收费高,并且其不可控影响因素过多,广告的效果难以具体评估。
2.2.2公共关系策略
旅游公共关系是指旅游景区为了同社会各类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而特意进行的有计划的持续的宣传其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沟通活动,如新闻报道和公益活动等[4]。是景区用来进一步打造和提升景区的产品和服务的形象,是为景区创造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的一种经济活动。
旅游目的地的公众主体主要分为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内部人员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内部工作人员,而外部人员主要包括消费者、中间商、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任务是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与公众一起,完成一个具有一定新闻价值,有正面引导作用的事件,通过媒体的宣传渲染,说明企业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
旅游公共关系的特点像是,通过自己给自己进行低成本的投资,免费借用媒体的力量和公众的力量,倡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正能量,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为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企业产品在无形之中打了一个软广告。但是,这种投资是长期的、连续的,并且其营销效果难以简单评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