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城滨海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附件)【字数:11142】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并且在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下,物流产业应运而成。而港口物流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着重研究了江苏省盐城滨海港港口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就该港口在我国众多港口中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法,从港口的优势、劣势出发,分析该港口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实际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优化策略。以期使滨海港港口在众多港口中形成系列的核心竞争优势。摘 要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
2.2 文献综述 2
第三章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 4
3.1 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4
3.2 政治环境分析 5
3.3 经济环境分析 6
3.4 社会环境分析 6
3.5 技术环境分析 6
第四章 滨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8
4.1滨海港港口概况 8
4.2滨海港港口物流的优势分析 8
4.3 滨海港港口物流的劣势分析 9
4.4 SWOT分析 10
第五章 滨海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选择 12
5.1 滨海港港口物流的战略选择 12
5.2 滨海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 12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我国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深入,港口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桥梁。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比欧美国家普遍晚一些,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物流行业仍局限在重视产品生产,但是忽视产品的真正流通上,这就导致物流的管理模式局限在商品的流通环节,和一些公司的内部,在那种情况下,我国的物流业十分狭隘,并且发展程度有限。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大了对外的交往力度,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引领下,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也从简单的货物运输与产品位移发展到承认物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行业。此后,国家放宽了对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加大了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极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人才。
通过国家的努力和社会自身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具备了发展物流行业的各种条件。内地的产品和港口城市的物流运输相结合,在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引领下,我国的港口物流产业正在努力的与世界接轨。
然而,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慢,并未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这就直接导致该行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发展不充分。所以在这一前景广阔的领域里,要想让我国的物流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实现更高一个档次的进步,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文章就以滨海港港口为例,分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以期实现我国的港口物流业与世界接轨。
1.2 研究方法
在真正进行研究以前,我们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研究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进行的研究,才会是有前瞻性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江苏滨海港的特定条件,以及国家的有利政策,有针对性的做了研究,以小及大,滨海港是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港口,该港口刚好匹配了我国近五年的发展状况,在对该港口的研究中,可以感知到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我国兴起了港口物流业这一经济现象。港口物流往往依托毗邻海洋的港口城市,利用他们临海并且水深等优点集中建设一片集存货、运输、中转为主要业务的区域。这一区域往往科技投入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设成一整套的综合的港口物流服务。
由于我国的海岸线长,临海城市多,挑选出那些深港城市作为港口,负责国内外产品的集中与分发。并且,在陆地资源都被开发的前提下,为了能给后代留够充足的资源能源,很多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海洋这一大片区域,而制定了海洋开发的战略决策,。就我国而言,政府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争取利用海上与陆地上的资源,开设自己的通道,利用沿海城市的发达经济来引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物流一般指某一商品从一个地方被转运到另一个地方,往往是物理位置层面的转移。港口物流则是针对于港口的商品,被转移到全国各地。港口物流一般具有规模大、程序复杂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港口来往的船舶众多,集散的货物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在这种情况下,港口要提供一个十分广阔的沿海地区,并且这一区域还需要有深港以便船舶的停靠和装卸货物。而物流本身就是及其复杂的,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求港口具有容量大的特点来扩大自身的吞吐量。港口物流近几年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战略主要可以被归纳为: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技术革新、培养并引进先进人才、加大政策扶植等方面。
2.2 文献综述
虽然港口的概念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我国对港口物流的研究却是从这几年开始的。其中聂琦(2002)、 李华(2003)率先分析了港口与物流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着重阐述了港口对物流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港口与物流相辅相成,港口为物流提供了集散场地,物流为港口提供主营业务内容。所以两者是共同发展的需要关系。
21世纪时,全球一体化的现状不断加剧,这就导致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努力的调整自身的对外策略来应对这个竞争不断加剧的社会,各国都做出了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沿海城市上。其中庄倩玮(2005)、王健(2005)在文章中,将港口对国际物流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性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港口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而黄瑞玲则于2002年在文章中着重探讨了港口物流的功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投入,港口物流正在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港口物流早已摆脱原来的“运输中心”的身份,转而向“综合物流中心”发展,即从原先的单纯的依靠货物的位移来发展,变为当下的多功能物流中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