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市场需求分析及对民族车企的启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强烈。为了把握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预测汽车市场。迄今为止,大多学者从聚类分析、Logistic曲线模型、灰色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组合预测理论等方面着手,希望取得一些理论成果,以此来指导汽车企业的生产销售实践,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预测本身的特性,预测结果只能做到相对精确,随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某一事物原本的预测也变得不再十分准确,需要采用全新的预测方法。
本文分析我国乘用车总销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我国乘用车销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这是因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乘用车拥有率的提升;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人口的增加等相关因素。
同时,中西部地区乘用车销量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未来由于中西部地区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庞大、乘用车拥有率低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另外,SUV销量增速快于乘用车行业销量增速,以及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这些变化趋势都要求民族车企采取对应措施。
本文认为,民族车企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改革营销渠道,积极开拓中西部市场;研发推广小型化、高档化SUV;提升品牌形象;积极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与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
关键词:乘用车  市场需求  民族车企 M00065
China's Passenger Car Market Demand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Revelation of the National Car Prices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eatly improved, the increasingly strong demand for cars. In order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utomotive market, a number of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predicted the automotive market. So far, most of the scholars from the cluster analysis, aspects Logistic curve model, gray theory, 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the combination forecasting theory started, hoping to obtain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ar company's production and sales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resource optimization.
Due to predict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relatively accurate predictions can only do that with the changing macro environment and micro-environment, the original forecast of a thing it is no longer very accurate, we need a new predict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s of China's total passenger car sales, China's passenger car sales have been found to maintain rapid growth, it is because our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increase; improve road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enhance urban passenger vehicle ownership rat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Meanwhile, the Midwest's share of passenger car sales growing, the future due to the large population bas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huge economic aggregate, have a low rate of passenger cars and other factors,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ill become China's passenger car the main growth markets.
In addition, SUV passenger car sales growth industry sales growth,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faster than the growth of these trends require national car companie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ational car companies should adopt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reform of marketing channel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Midwest market; promo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gentrification SUV;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actively promo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especially hybrid cars; and industry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chain.
Key Words: Passenger; Market demand; National car price
目录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2.1 研究思路    2
1.2.2 研究方法    2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2
2. 相关研究现状    4
2.1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现状    4
2.1.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现状    4
2.1.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现状    4
2.2 本文研究模型    5
3. 我国乘用车市场现状分析    6
3.1 乘用车的界定    6
3.2 我国乘用车市场现状    7
4. 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分析    10
4.1 总需求的变化分析    10
4.1.1 相关指标分析    10
4.1.2 收集原始数据    10
4.1.3 模型分析    11
4.1.5 回归方程的检验    12
4.1.6 乘用车总销量回归分析    13
4.2 区域需求结构分析    14
4.2.1 收集原始数据    14
4.2.2 中西部地区乘用车销量时间序列分析    15
4.2.3 区域需求分析    17
4.3 车型需求结构分析    17
4.4 品牌需求结构分析    18
4.5 技术需求结构分析    19
5. 对民族车企的启示    21
5.1 民族车企面临的机遇    21
5.1.1 乘用车行业处于快速稳定增长期    21
5.1.2 多元化的需求创造了许多新的细分市场    22
5.1.3 国内汽车工业体系相对成熟    22
5.2 民族车企面临的挑战    22
5.2.1 民族车企规模较小    22
5.2.2 研发能力不足    22
5.2.3 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任度偏低    23
5.3 对民族车企的建议    24
5.3.1 改革营销渠道,积极开拓中西部市场    24
5.3.2 研发推广小型化、高档化SUV    24
5.3.3 提升品牌形象    25
5.3.4 积极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    25
5.3.5 与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合作研发    25
6. 结束语    27
6.1结论    27
6.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    27
7. 参考文献    28
8. 致  谢    29
1. 绪论
本章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汽车运输很特殊,它可以实现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的“一站式”服务,其独特的运输方式是公共交通不能比拟的。此外,人们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拥有一辆私家车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了解客户需求和熟悉汽车市场的容量以及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这一事实,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在很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引导中国汽车企业运营的实践。
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从孕育期走向普及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乘用车保有量目前还比较低,但是我国乘用车消费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1.1.2 研究意义
汽车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乘用车需求增长迅速,但汽车企业不能盲目扩大产能,这样容易导致行业的大起大落,不利于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及时了解乘用车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汽车企业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因此,分析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需求的因素,客观准确地分析市场需求容量和结构,对于我国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在查阅图书馆书籍及网上电子信息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为本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收集相关原始数据,并运用二次指数指数平滑模型和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民族车企发展的若干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本文通过阅读图书馆相关书籍和网上电子信息,形成对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的判断,了解乘用车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知道民族车企所处的现状。
(2)定量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是根据比较完备的历史和现状统计资料,运用数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找出预测目标与其他因素的规律性联系,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量化推断的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间序列分析法,一类是因果关系分析法。[1]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乘用车总销量的变化趋势,另外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乘用车销量的变化趋势和SUV销量的变化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七章
第1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从而确定全文的写作思路。
第2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乘用车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本文运用的模型。
第3章主要介绍了乘用车的界定和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现状。
第4章主要从总需求、区域需求结构、车型需求结构、品牌需求结构以及技术需求结构等方面,来分析我国乘用车市场。
第5章论述了民族车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关于发展民族车企的建议。
第6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第7章解释了本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下图为本文的结构框架图。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3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