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20200416191034]
摘要
当今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通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对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苏州能源利用效率基本呈逐年提高上升的趋势,表明苏州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正在不断加强。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2至2012年的规模效率值、技术效率值以及总效率值进行分析,得出苏州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趋向于节约型,政府和企业对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天然气、原煤、电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得出天然气对苏州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稳定。最后提出苏州市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制定节能减耗体系指标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超效率DEATobit回归分析
Keywords: economic growth;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DEA; T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目录
1. 绪 论 1
1.1 问题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 3
2.1国外研究现状 3
2.2国内研究现状 4
3.苏州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7
3.1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 7
3.2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9
3.2.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9
3.2.2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11
4、苏州能源销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14
4.1研究方法 14
4.1.1超效率DEA模型 14
4.1.2 TOBIT回归模型 15
4.2指标体系构建 15
4.3数据分析 16
4.3.1数据的收集及来源 16
4.3.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6
4.4 实证分析 18
4.4.1超效率DEA分析 18
4.4.2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 18
4.5结果分析 18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绪 论
1.1 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发展,能源利用效率过低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成为了经济研究的热门专题。我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了世界消费总量的约16%,GDP总量却只占了世界GDP总量的5.5%,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8.04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30992亿立方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不良影响。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令人堪忧,能源对经济的制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苏州,作为江苏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能源消费大市,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6年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1——2013年,苏州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2%以上,人均GDP增长率也保持在10%以上,但同时也导致了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2004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超过了30%,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上升,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速过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消耗量更是逐年攀升,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苏州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的增长既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可以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科学地预测能源的需求量,有助于使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本文从促进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苏州能源消费及其构成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苏州提高能源效率提供决策依据,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借鉴。将有助于苏州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 为苏州今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发展指明方向。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包括国内文献综述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是苏州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本部分包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等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苏州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采用苏州市2001——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劳动投入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等作为投入指标,全市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指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具体分析苏州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苏州目前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也为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得出定性结论。一般来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系统论方法,即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各大类系统问题的定量化(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众多可行的方案中选取一些在某种意义下最优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选用。二、经济计量方法,主要是利用统计模型和实证数据,揭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1]。
本文主要基于能源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实证数据和相关性分析,以及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研究苏州市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问题在理论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早期“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研究[2]。自1969年,美国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提出因果关系的概念和方法之后,因果关系检验成为研究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在此期间,最先对此做出研究的是Kraft.J.和Kraft.A.(1978),他们利用美国1947-1974年的能源消费数据和GNP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美国的GN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3]。随后,Yu和Choi(1985)、Obas John Ebohon(1996)等也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4]。
此外,Stern(2000)运用单方程静态分析法以及多元动态协整分析法,得出经济增长、资本、劳动力以及能源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且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变动具有很明显的影响效果。Hannesson(2002)通过研究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所降低,但在1986年后,这种关系逐步加强 [5]。
另外,利用面板数据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国外学者还有Lee(2005)、Lee和Chang(2007)、Lee和Chang(2008)等。Lee(2005)运用18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Lee和Chang(2007)通过22个发达国家和188个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具有的因果关系。Lee和Chang(2008)运用16个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短期内减少能源消费不会影响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必须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增长[6]。
2.2国内研究现状
摘要
当今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通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对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苏州能源利用效率基本呈逐年提高上升的趋势,表明苏州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正在不断加强。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2至2012年的规模效率值、技术效率值以及总效率值进行分析,得出苏州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趋向于节约型,政府和企业对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天然气、原煤、电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得出天然气对苏州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稳定。最后提出苏州市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制定节能减耗体系指标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超效率DEATobit回归分析
Keywords: economic growth;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DEA; T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目录
1. 绪 论 1
1.1 问题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 3
2.1国外研究现状 3
2.2国内研究现状 4
3.苏州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7
3.1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 7
3.2苏州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9
3.2.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9
3.2.2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11
4、苏州能源销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14
4.1研究方法 14
4.1.1超效率DEA模型 14
4.1.2 TOBIT回归模型 15
4.2指标体系构建 15
4.3数据分析 16
4.3.1数据的收集及来源 16
4.3.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6
4.4 实证分析 18
4.4.1超效率DEA分析 18
4.4.2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 18
4.5结果分析 18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绪 论
1.1 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发展,能源利用效率过低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成为了经济研究的热门专题。我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了世界消费总量的约16%,GDP总量却只占了世界GDP总量的5.5%,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8.04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30992亿立方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不良影响。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令人堪忧,能源对经济的制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苏州,作为江苏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能源消费大市,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6年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1——2013年,苏州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2%以上,人均GDP增长率也保持在10%以上,但同时也导致了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2004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超过了30%,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上升,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速过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消耗量更是逐年攀升,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苏州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的增长既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可以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科学地预测能源的需求量,有助于使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本文从促进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苏州能源消费及其构成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苏州提高能源效率提供决策依据,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借鉴。将有助于苏州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 为苏州今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发展指明方向。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包括国内文献综述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是苏州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本部分包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等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苏州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采用苏州市2001——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劳动投入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等作为投入指标,全市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指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具体分析苏州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苏州目前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也为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得出定性结论。一般来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系统论方法,即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各大类系统问题的定量化(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众多可行的方案中选取一些在某种意义下最优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选用。二、经济计量方法,主要是利用统计模型和实证数据,揭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1]。
本文主要基于能源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实证数据和相关性分析,以及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研究苏州市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问题在理论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早期“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研究[2]。自1969年,美国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提出因果关系的概念和方法之后,因果关系检验成为研究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在此期间,最先对此做出研究的是Kraft.J.和Kraft.A.(1978),他们利用美国1947-1974年的能源消费数据和GNP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美国的GN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3]。随后,Yu和Choi(1985)、Obas John Ebohon(1996)等也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4]。
此外,Stern(2000)运用单方程静态分析法以及多元动态协整分析法,得出经济增长、资本、劳动力以及能源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且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变动具有很明显的影响效果。Hannesson(2002)通过研究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所降低,但在1986年后,这种关系逐步加强 [5]。
另外,利用面板数据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国外学者还有Lee(2005)、Lee和Chang(2007)、Lee和Chang(2008)等。Lee(2005)运用18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Lee和Chang(2007)通过22个发达国家和188个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具有的因果关系。Lee和Chang(2008)运用16个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短期内减少能源消费不会影响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必须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增长[6]。
2.2国内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