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0416194625]
摘要
石油、煤炭、天然气、铀等资源短缺引发了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并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的现状,发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相关人才和市场平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在对外出口、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和国内外挑战方面急需重视,针对性地提出包括政策、产业链、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品牌等方面相关的策略,希望有利于促进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江苏省光伏产业现状问题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综述 1
1.3. 研究方法 3
1.4. 研究框架 3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4
2.1. 我国的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4
2.2. 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 6
2.3. 光伏行业热而光伏产业冷 7
2.4. 本章小结 8
3.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
3.1.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9
3.1.1. 发展特点 9
3.1.2. 出口情况 11
3.2.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3.3. 本章小结 15
4. 加快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6
4.1. 加强政策支持,夯实光伏产业发展基础 16
4.2. 加强新技术的开发 17
4.3. 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重大技术突破 17
4.4.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18
4.5.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18
4.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19
4.7. 本章小结 19
5. 结束语 20
6. 参考文献 21
7. 致谢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即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能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1]。石油和煤这一类的化石能源虽然为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还是导致了各地区的环境被严重破坏。近几年,各国的政府由于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全球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气温上升,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恶化,开始将目光投降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等[2]。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鼓励和激励,坚持对清洁能源的不断开发研究,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能,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代替法,这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在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率先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而这些地区,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好处。
于此同时,我国在国内也进行了政策激励,同时又在国际市场中光伏产业发展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也迅速成长壮大[3]。目前中国制造已经占据了光伏产能的主导地位,2009年度制造的电池共计占全球总量的32%。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量共计占据全球供应总量的45%[4]。自2007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产能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一位,更加确切地来说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产能占据世界第一[5]。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的统计,2009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合计晶体硅太阳电池和电池片的产能更是超过全球产能的一半,占据行业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同时薄膜电池却是由欧洲领先,占全球产能的30%[6]。但是,发展中存在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过度膨胀、资源浪费、低水平重复建设、光伏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等弊端逐步显现在面前,提醒着我们要时刻注意。
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问题所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1.2. 国内研究综述
针对江苏省光伏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但依然存在部分问题的现状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剖析与深入的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罗亭林研究员在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技术的发展与现有市场占有情况得出了,虽然产业产出很高且在不断稳固上升,但是反常的是:市场却与之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出现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情况,在剖析这种现状后进一步指出了光伏企业应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生产出中国消费者能够实际使用的东西,并且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建议政府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电价,加大投入补贴,各种无息政策等等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稳固发展[7]。
浙江工业大学的冯学恭教授将广东的32家全国五百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深度分析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原因,从而针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王晓玲结合成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分布不平衡、研发机构相对较少且研发能能力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相当缺失等,号召企业提高企业活力,将高科技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介绍了一条以大企业、领军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兴之路,对于政府则提出了应当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来说,从而进一步的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
学者任华在对光伏产业结构的划分与现状、多晶硅的定义及分类,太阳能定义及分类与太阳能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介绍与探讨后,结合这些因素并结合自身的看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还未掌握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材料—高纯度多晶硅的技术,致使原材料及部分核心技术只能只靠进口,这样成本就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国内市场开发的不够充分,实际使用情况差强人意,只能出口国外,形成了中国只是生产者而不是创造者及主体消费者;科技术平不高,企业竞争力低下,未及时的进行自主创新,产品质量也不及国外一些知名企业,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缺少强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国家对光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强大,各种政策与法规也不够完善,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也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任华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比较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首先,我们应当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面对国外的某些技术封锁时,我们应当发挥“航天精神”,那种不畏挫折、迎难而上的精神,努力攻关,争取早日打破这种封锁,真正掌握光伏的核心科技;其次应当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与高校进行沟通设立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或设立与光伏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的专业,全面化的培养,为光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与法规,普及政府的扶持计划,也可进一步制定一系列实际可行的节能考核项目,如能在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路灯,在像阴雨天的情况下则使用普通灯泡等等。
从以上的学者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伏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市场不规范,企业竞争力不高,专业人才的不足,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不全面)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该规范市场化,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来研发,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向科技金字塔的顶端进发,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强的专业人才,政府则进行更多改革提高优惠幅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1.3. 研究方法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分析现今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许多资料对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描述。同时也需要根据一些数据,对江苏省光伏产业的问题作出理性分析,为提出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1.4.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对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江苏省地区的光伏产业现状进行总体概况;其次,通过对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人才设备、国家政策等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并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后,通过找到问题的所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
石油、煤炭、天然气、铀等资源短缺引发了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并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的现状,发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相关人才和市场平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在对外出口、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和国内外挑战方面急需重视,针对性地提出包括政策、产业链、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品牌等方面相关的策略,希望有利于促进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江苏省光伏产业现状问题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综述 1
1.3. 研究方法 3
1.4. 研究框架 3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4
2.1. 我国的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4
2.2. 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 6
2.3. 光伏行业热而光伏产业冷 7
2.4. 本章小结 8
3.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
3.1.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9
3.1.1. 发展特点 9
3.1.2. 出口情况 11
3.2.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3.3. 本章小结 15
4. 加快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6
4.1. 加强政策支持,夯实光伏产业发展基础 16
4.2. 加强新技术的开发 17
4.3. 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重大技术突破 17
4.4.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18
4.5.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18
4.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19
4.7. 本章小结 19
5. 结束语 20
6. 参考文献 21
7. 致谢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即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能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1]。石油和煤这一类的化石能源虽然为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还是导致了各地区的环境被严重破坏。近几年,各国的政府由于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全球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气温上升,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恶化,开始将目光投降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等[2]。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鼓励和激励,坚持对清洁能源的不断开发研究,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能,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代替法,这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在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率先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而这些地区,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好处。
于此同时,我国在国内也进行了政策激励,同时又在国际市场中光伏产业发展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也迅速成长壮大[3]。目前中国制造已经占据了光伏产能的主导地位,2009年度制造的电池共计占全球总量的32%。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量共计占据全球供应总量的45%[4]。自2007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产能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一位,更加确切地来说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产能占据世界第一[5]。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的统计,2009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合计晶体硅太阳电池和电池片的产能更是超过全球产能的一半,占据行业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同时薄膜电池却是由欧洲领先,占全球产能的30%[6]。但是,发展中存在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过度膨胀、资源浪费、低水平重复建设、光伏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等弊端逐步显现在面前,提醒着我们要时刻注意。
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问题所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1.2. 国内研究综述
针对江苏省光伏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但依然存在部分问题的现状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剖析与深入的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罗亭林研究员在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技术的发展与现有市场占有情况得出了,虽然产业产出很高且在不断稳固上升,但是反常的是:市场却与之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出现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情况,在剖析这种现状后进一步指出了光伏企业应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生产出中国消费者能够实际使用的东西,并且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建议政府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电价,加大投入补贴,各种无息政策等等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稳固发展[7]。
浙江工业大学的冯学恭教授将广东的32家全国五百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深度分析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原因,从而针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王晓玲结合成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分布不平衡、研发机构相对较少且研发能能力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相当缺失等,号召企业提高企业活力,将高科技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介绍了一条以大企业、领军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兴之路,对于政府则提出了应当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来说,从而进一步的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
学者任华在对光伏产业结构的划分与现状、多晶硅的定义及分类,太阳能定义及分类与太阳能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介绍与探讨后,结合这些因素并结合自身的看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还未掌握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材料—高纯度多晶硅的技术,致使原材料及部分核心技术只能只靠进口,这样成本就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国内市场开发的不够充分,实际使用情况差强人意,只能出口国外,形成了中国只是生产者而不是创造者及主体消费者;科技术平不高,企业竞争力低下,未及时的进行自主创新,产品质量也不及国外一些知名企业,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缺少强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国家对光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强大,各种政策与法规也不够完善,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也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任华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比较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首先,我们应当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面对国外的某些技术封锁时,我们应当发挥“航天精神”,那种不畏挫折、迎难而上的精神,努力攻关,争取早日打破这种封锁,真正掌握光伏的核心科技;其次应当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与高校进行沟通设立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或设立与光伏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的专业,全面化的培养,为光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与法规,普及政府的扶持计划,也可进一步制定一系列实际可行的节能考核项目,如能在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路灯,在像阴雨天的情况下则使用普通灯泡等等。
从以上的学者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伏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市场不规范,企业竞争力不高,专业人才的不足,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不全面)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该规范市场化,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来研发,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向科技金字塔的顶端进发,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强的专业人才,政府则进行更多改革提高优惠幅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1.3. 研究方法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分析现今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许多资料对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描述。同时也需要根据一些数据,对江苏省光伏产业的问题作出理性分析,为提出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1.4.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对江苏省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江苏省地区的光伏产业现状进行总体概况;其次,通过对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人才设备、国家政策等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并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后,通过找到问题的所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