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桃花源景区促销策略现状及对策(附件)
摘 要 本文以渭南桃花源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促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对策,通过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渭南一地的旅游发展。桃花源景区主要以当地乡村为宣传特色,农民为经营主体,政府为基础支柱进行的一项乡村旅游开发工程,同时也成为了陕西渭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经济拉动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改革全域旅游,大力促进全市旅游发展,全力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形成一个新的聚合产业优势。 文章主要从国内省旅游现状、陕西省旅游现状以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三方面进行宏观问题的分析,为桃花源景区促销现状和景区环境的分析做一铺垫,并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为桃花源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景区宣传力度不够及整个产业体系不完整的情况下,加强网络宣传及口碑宣传,尤其是以“促销策略”方面的改进为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提升渭南地区乡村旅游业的产业效能,并且大力创新多元化的旅游模式,拉动景区周边村镇的经济,为渭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添砖添瓦。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国内旅游业现状 1
1.1.2陕西省旅游业现状 1
1.1.3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2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3
1.2.1选题的目的 3
1.2.2选题的意义 3
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1国外研究现状 4
2.2国内研究现状 5
3渭南市桃花源景区促销环境分析 7
3.1桃花源景区外部促销环境分析 7
3.2桃花源景区内部促销环境分析 7
4桃花源景区的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9
4.1广告投放少,辐射范围小 9
4.2人员推广成本高管理不便 9
4.3缺乏公共关系促销 10
4.4销售促进不及时 10
5渭南桃花源景区的促销策略 11
5.1增加广告投放量,打开市场知名度 11
5.2培养多元化的促销人才 11
5.3加强公共关系促销重点突出网络营销 12
5.4完善促销渠道拓宽市场 12
总 结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国内旅游业现状
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5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本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信息化的今天,发展旅游业,大到国家小到具体景区,都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制度与执行[1]。事实证明,在游客主导的旅游业大背景下,景区促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努力,需要多种手段和方法密切配合,并在持续投入与坚持中才能见效。
景区促销是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旅游景区经营的成败[2]。旅游景区的促销主要针对景区进行市场分析、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制定,了解游客的需求,并设计出恰当的旅游产品或线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扩大旅游景区的市场份额。促销作为营销组合的要素之一,真正为人们所认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当时兴起的营销管理学派密切相关[3]。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市场化一体化行为发展缓慢,对促销活动的研究和应用总体来说比较滞后。经过体制的改革目前市场营销已开始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营销理论和方法,目前国内对于景区促销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
1.1.2陕西省旅游业现状
陕西文物资源位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是旅游收入仅居全国第七位,在近几年的省政策地方政策的改进推动下,不难以看出陕西已经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是目前在结果上却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陕西是华夏根脉,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十三朝古都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成就了汉唐盛世雄风,被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秦岭被誉为“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黄河则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等等都代表着陕西的符号。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紧跟“一带一路”的思想指导,致力于打造旅游带动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
陕西旅游业认真落实国家和陕西省关于推动旅游业的部署和要求,谋长远、强根基、破瓶颈、补短板,狠抓提档升级和品牌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和贡献份额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A级旅游景区254家,其中5A级5家,出境旅行社32家;旅游星级饭店377家,农家乐经营户1.7万多个。2015年境内外游客达到3.1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42亿元,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数50万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超过200万人。全省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经济增长速度。
1.1.3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地方都在重点开发乡村经济建设,当然旅游业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甚至成为了经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在全国比较著名的当属于东三省的象牙山庄等景点;在陕西也有诸如“袁家村”和“马嵬驿”一类的景点,在这些早期开发的乡村旅游业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定越来越火爆,同时带动的产业线发展也越来越快。当然,随着景点知名度的提高,当地人民及政府的经济利益也越来越高。如下图展现出2016年陕西省各民俗村在十一黄金周的接待状况,由数据分析出,仅在国庆期间乡村旅游业的接待数量庞大,乡村民俗旅游业已经慢慢渗透到游客们的旅行规划中来,那么,在旅游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今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很是明朗。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未来桃花源景区的一个发展前景。
2016年十一黄金周陕西乡村旅游景区情况统计图 表1.1
地区
旅游人数(万人次)
同比增长(%)
旅游收入(万元)
同比增长(%)
礼泉县
袁家村
65.7
43
3942
58
长安区
上王村
18
29
531
43
岐山县
西岐村
19.26
34.6
11492
37.2
那么在这些大的环境帮衬下,渭南市作为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东大门,是陕西省及西安市关中旅游带的东线组成部分,是国内旅游活动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4],其旅游资源赋存非常丰富,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依托华山旅游业的持续增长,渭南市的旅游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渭南作为人文历史厚重、山水资源独特的旅游城市,多年来而临华山“一枝独秀”、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规模较小、旅游业态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端发力,党政主导,以建设国内一流旅游日的地的日标谋划、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全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性产业,力促其全而提档升级和突破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5]。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国内旅游业现状 1
1.1.2陕西省旅游业现状 1
1.1.3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2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3
1.2.1选题的目的 3
1.2.2选题的意义 3
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1国外研究现状 4
2.2国内研究现状 5
3渭南市桃花源景区促销环境分析 7
3.1桃花源景区外部促销环境分析 7
3.2桃花源景区内部促销环境分析 7
4桃花源景区的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9
4.1广告投放少,辐射范围小 9
4.2人员推广成本高管理不便 9
4.3缺乏公共关系促销 10
4.4销售促进不及时 10
5渭南桃花源景区的促销策略 11
5.1增加广告投放量,打开市场知名度 11
5.2培养多元化的促销人才 11
5.3加强公共关系促销重点突出网络营销 12
5.4完善促销渠道拓宽市场 12
总 结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国内旅游业现状
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5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本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信息化的今天,发展旅游业,大到国家小到具体景区,都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制度与执行[1]。事实证明,在游客主导的旅游业大背景下,景区促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努力,需要多种手段和方法密切配合,并在持续投入与坚持中才能见效。
景区促销是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旅游景区经营的成败[2]。旅游景区的促销主要针对景区进行市场分析、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制定,了解游客的需求,并设计出恰当的旅游产品或线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扩大旅游景区的市场份额。促销作为营销组合的要素之一,真正为人们所认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当时兴起的营销管理学派密切相关[3]。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市场化一体化行为发展缓慢,对促销活动的研究和应用总体来说比较滞后。经过体制的改革目前市场营销已开始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营销理论和方法,目前国内对于景区促销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
1.1.2陕西省旅游业现状
陕西文物资源位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是旅游收入仅居全国第七位,在近几年的省政策地方政策的改进推动下,不难以看出陕西已经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是目前在结果上却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陕西是华夏根脉,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十三朝古都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成就了汉唐盛世雄风,被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秦岭被誉为“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黄河则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等等都代表着陕西的符号。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紧跟“一带一路”的思想指导,致力于打造旅游带动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
陕西旅游业认真落实国家和陕西省关于推动旅游业的部署和要求,谋长远、强根基、破瓶颈、补短板,狠抓提档升级和品牌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和贡献份额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A级旅游景区254家,其中5A级5家,出境旅行社32家;旅游星级饭店377家,农家乐经营户1.7万多个。2015年境内外游客达到3.1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42亿元,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数50万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超过200万人。全省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经济增长速度。
1.1.3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地方都在重点开发乡村经济建设,当然旅游业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甚至成为了经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在全国比较著名的当属于东三省的象牙山庄等景点;在陕西也有诸如“袁家村”和“马嵬驿”一类的景点,在这些早期开发的乡村旅游业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定越来越火爆,同时带动的产业线发展也越来越快。当然,随着景点知名度的提高,当地人民及政府的经济利益也越来越高。如下图展现出2016年陕西省各民俗村在十一黄金周的接待状况,由数据分析出,仅在国庆期间乡村旅游业的接待数量庞大,乡村民俗旅游业已经慢慢渗透到游客们的旅行规划中来,那么,在旅游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今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很是明朗。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未来桃花源景区的一个发展前景。
2016年十一黄金周陕西乡村旅游景区情况统计图 表1.1
地区
旅游人数(万人次)
同比增长(%)
旅游收入(万元)
同比增长(%)
礼泉县
袁家村
65.7
43
3942
58
长安区
上王村
18
29
531
43
岐山县
西岐村
19.26
34.6
11492
37.2
那么在这些大的环境帮衬下,渭南市作为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东大门,是陕西省及西安市关中旅游带的东线组成部分,是国内旅游活动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4],其旅游资源赋存非常丰富,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依托华山旅游业的持续增长,渭南市的旅游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渭南作为人文历史厚重、山水资源独特的旅游城市,多年来而临华山“一枝独秀”、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规模较小、旅游业态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端发力,党政主导,以建设国内一流旅游日的地的日标谋划、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全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性产业,力促其全而提档升级和突破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