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农贸场建设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发重视。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石家庄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以探析影响消费者在农贸市场选购农产品的相关因素和其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愿望与要求,进而探究石家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以促进石家庄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一)问题提出 2
(二)国内外理论综述 2
1、国内文献综述 2
2、国外文献综述 3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1、研究方法 3
2、技术路线 3
(四)理论依据 4
1、定价理论 4
2、消费者行为理论 4
3、供应链管理理论 4
(五)创新与不足 4
1、创新之处 4
2、问题与不足 5
二、石家庄市农贸市场基本情况介绍 5
(一)概念定义 5
(二)市场概况 5
(三)供应商状况 6
(四)运作模式 6
(五)交易规模 6
(六)产品种类 6
(七)农贸市场产品价格形成 7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8
(一)问卷设计 8
(二)调查实施 8
(三)样本特征 8
四、关于调查对象消费行为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9
(一)调查人群农贸市场满意度 9
(二)调查对象对农贸市场产品价格的看法分析 10
五、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11
(一)农贸市场的优势 11
(二)调查对象在购买农产品是最关注的因素 12
(三)调查对象对农贸市场质量监管的了解程度 13
六、关于如何实现效用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化的描述性分析 13
(一)消费者和经营者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13
七、结论和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5
1、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 15
2、消费者更新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15
3、政府宏观调控,引导支持“农改超”发展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石家庄市农贸市场调查研究
市场营销111 杨照磊
引言
引言
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同时,农贸市场又是众多的商贩聚集和交易集中的场所,建设和管理难度极大。
本文以石家庄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以探析影响消费者在农贸市场选购农产品的相关因素和其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愿望与要求,进而探究石家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以促进石家庄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一)问题提出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改革了农业的流通体系,开始规划和计划控制鲜活农产品,市场也弊端的被放开,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变小了。城乡农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城乡农贸市场已成为主要的购买场所,城镇居民大多都再次购买新鲜农产品。农贸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交易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买家(主要是城市消费者)和卖家(零售商贩)交易的。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社会现状下,农贸市场的缺点也凸显了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新鲜农产品在销售之前几乎没有进行过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2)城市的农贸市场,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往往成为城市脏、乱、差的角落,严重阻碍了提升城市品位。(3)相关部门有效地实施管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征费的存在,存在着严重偷逃窃取税收情况。
(二)国内外理论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徐柏园、李蓉(1995)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一书中,针对我国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结合国际经验,阐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理论认识问题以及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要方式,并从法律角度、规范管理角度作了勾画。罗必良、温思美、林家宏(1999 )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其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一书中,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解释了“布吉模式”(深圳布吉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线索与机理及逻辑,提炼和发现“布吉模式”的理论价值,并提出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构想。
徐柏园、刘富善(2003)在《面对WTO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次创业》一书中,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新阶段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阂耀良等人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功能研究》中对批发市场信息的作用做了阐述,他们认为,依托批发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并做好价格和供求信息的采集、报送、汇总、反馈、分析、发布等工作,对引导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国外文献综述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批发市场比较发达,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与实践最好的当数日本。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非常健全,包括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管理和交易方式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都很高,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小林康平教授等(1995)在《体制转换中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中侧重于园艺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观赏植物)的流通情况,着重分析了流通的效率以及政府的决策和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对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之后,我也可以初步了解到石家庄市及全国农产品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本文的文献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 等);图书馆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等。
(2)实地考察研究法
由于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石家庄地区,因此必须准确全面的了解石家庄的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分析农贸市场存在发展的客观条件,找出农贸市场的问题,研究农贸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为石家庄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一)问题提出 2
(二)国内外理论综述 2
1、国内文献综述 2
2、国外文献综述 3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1、研究方法 3
2、技术路线 3
(四)理论依据 4
1、定价理论 4
2、消费者行为理论 4
3、供应链管理理论 4
(五)创新与不足 4
1、创新之处 4
2、问题与不足 5
二、石家庄市农贸市场基本情况介绍 5
(一)概念定义 5
(二)市场概况 5
(三)供应商状况 6
(四)运作模式 6
(五)交易规模 6
(六)产品种类 6
(七)农贸市场产品价格形成 7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8
(一)问卷设计 8
(二)调查实施 8
(三)样本特征 8
四、关于调查对象消费行为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9
(一)调查人群农贸市场满意度 9
(二)调查对象对农贸市场产品价格的看法分析 10
五、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11
(一)农贸市场的优势 11
(二)调查对象在购买农产品是最关注的因素 12
(三)调查对象对农贸市场质量监管的了解程度 13
六、关于如何实现效用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化的描述性分析 13
(一)消费者和经营者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13
七、结论和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5
1、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 15
2、消费者更新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15
3、政府宏观调控,引导支持“农改超”发展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石家庄市农贸市场调查研究
市场营销111 杨照磊
引言
引言
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同时,农贸市场又是众多的商贩聚集和交易集中的场所,建设和管理难度极大。
本文以石家庄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以探析影响消费者在农贸市场选购农产品的相关因素和其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愿望与要求,进而探究石家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以促进石家庄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一)问题提出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改革了农业的流通体系,开始规划和计划控制鲜活农产品,市场也弊端的被放开,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变小了。城乡农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城乡农贸市场已成为主要的购买场所,城镇居民大多都再次购买新鲜农产品。农贸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交易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买家(主要是城市消费者)和卖家(零售商贩)交易的。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社会现状下,农贸市场的缺点也凸显了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新鲜农产品在销售之前几乎没有进行过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2)城市的农贸市场,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往往成为城市脏、乱、差的角落,严重阻碍了提升城市品位。(3)相关部门有效地实施管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征费的存在,存在着严重偷逃窃取税收情况。
(二)国内外理论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徐柏园、李蓉(1995)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一书中,针对我国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结合国际经验,阐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理论认识问题以及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要方式,并从法律角度、规范管理角度作了勾画。罗必良、温思美、林家宏(1999 )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其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一书中,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解释了“布吉模式”(深圳布吉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线索与机理及逻辑,提炼和发现“布吉模式”的理论价值,并提出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构想。
徐柏园、刘富善(2003)在《面对WTO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次创业》一书中,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新阶段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阂耀良等人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功能研究》中对批发市场信息的作用做了阐述,他们认为,依托批发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并做好价格和供求信息的采集、报送、汇总、反馈、分析、发布等工作,对引导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国外文献综述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批发市场比较发达,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与实践最好的当数日本。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非常健全,包括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管理和交易方式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都很高,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小林康平教授等(1995)在《体制转换中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中侧重于园艺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观赏植物)的流通情况,着重分析了流通的效率以及政府的决策和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对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之后,我也可以初步了解到石家庄市及全国农产品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本文的文献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 等);图书馆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等。
(2)实地考察研究法
由于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石家庄地区,因此必须准确全面的了解石家庄的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分析农贸市场存在发展的客观条件,找出农贸市场的问题,研究农贸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为石家庄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