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的地位相对较低、教师的结构比例失衡、对于青年教师缺乏关注、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等;这直接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青年教师难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留不住核心人才已是普遍现象。这样不利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相关的激励理论研究入手。运用激励理论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外民办高校的先进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经验,针对性地结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实际情况。尝试性地提出适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发展的教师管理方面的思路和方法。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方法 3
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整体概况 4
2.1 西安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现状 4
2.1.1 民办高校分类 4
2.1.2 西安民办高校教师现状 4
2.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现状 6
2.2.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本情况 6
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7
3.1 教师地位相对较低 7
3.2 教师结构失衡,中年骨干教师不足 7
3.3 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 7
3.4 教师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 8
4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9
4.1 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 9
4.2 完善教师的组成结构 9
4.3 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激发教师热情 9
4.4 健全完善高素质教师引进,保有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 9
4.2 完善教师的组成结构 9
4.3 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激发教师热情 9
4.4 健全完善高素质教师引进,保有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由于受运作规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社会地位等的影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对民办高校来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访谈、等方法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以及西安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善目前的西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理论体系。中国民办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整体面临着软硬件设施不健全、教师结构失衡、教师积极性不高、引才难、留才更难等等问题。对此,笔者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激励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研究入手,借鉴国内外民办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这对于人才的引进、保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多渠道进入和快速提拔的方式;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
世界银行的《高等教育:经验与教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文件和大会宣言都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世界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日本私立高校管理者和学者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从心理角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
澳大利亚的民办高校通过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行高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实行特色的工资制度,并实行终生铁饭碗制度;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意识,增强竞争来促进员工的努力工作;重视教育与培训者的需求关系。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梁均平认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在人事管理方面按照组织的目标要求,采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将其整合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并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以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活动、职能和过程。
杨东龙在《人力资源工具库》一书中有如下论述:首先,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并通过师资力量整合与学科专业调整的统一协调,切实改善高校教师队伍数量紧缺、质量不高的现状;其次,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全员聘任制为切入点,改革用人制度,逐步实行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岗位的优胜劣汰,畅通转岗分流渠道,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把培养、引进、稳定等环节结合起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率的使用。
姬广清在《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中指出:我国高校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更充分地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不是很充分。尤其是研究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是高校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说明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其次,介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整体概况;再次,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详细了解相关的研究现
1 引言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方法 3
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整体概况 4
2.1 西安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现状 4
2.1.1 民办高校分类 4
2.1.2 西安民办高校教师现状 4
2.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现状 6
2.2.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本情况 6
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7
3.1 教师地位相对较低 7
3.2 教师结构失衡,中年骨干教师不足 7
3.3 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 7
3.4 教师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 8
4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9
4.1 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 9
4.2 完善教师的组成结构 9
4.3 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激发教师热情 9
4.4 健全完善高素质教师引进,保有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 9
4.2 完善教师的组成结构 9
4.3 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激发教师热情 9
4.4 健全完善高素质教师引进,保有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由于受运作规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社会地位等的影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对民办高校来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访谈、等方法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以及西安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善目前的西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理论体系。中国民办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整体面临着软硬件设施不健全、教师结构失衡、教师积极性不高、引才难、留才更难等等问题。对此,笔者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激励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研究入手,借鉴国内外民办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这对于人才的引进、保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多渠道进入和快速提拔的方式;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
世界银行的《高等教育:经验与教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文件和大会宣言都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世界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日本私立高校管理者和学者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从心理角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
澳大利亚的民办高校通过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行高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实行特色的工资制度,并实行终生铁饭碗制度;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意识,增强竞争来促进员工的努力工作;重视教育与培训者的需求关系。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梁均平认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在人事管理方面按照组织的目标要求,采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将其整合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并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以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活动、职能和过程。
杨东龙在《人力资源工具库》一书中有如下论述:首先,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并通过师资力量整合与学科专业调整的统一协调,切实改善高校教师队伍数量紧缺、质量不高的现状;其次,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全员聘任制为切入点,改革用人制度,逐步实行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岗位的优胜劣汰,畅通转岗分流渠道,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把培养、引进、稳定等环节结合起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率的使用。
姬广清在《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中指出:我国高校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更充分地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不是很充分。尤其是研究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是高校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说明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其次,介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的整体概况;再次,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详细了解相关的研究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