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2
(一)文献综述 2
1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发展历程的研究 2
2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利弊的研究 2
3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适用性的研究 3
4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相关对策的研究 3
5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相关研究评述 3
(二)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4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4
(一)调查设计 4
(二)调查实施 5
三、调查结果 5
(一)国内高校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概况 5
1按“大类招生与培养”院校的地区分析 6
2按“大类招生与培养”院校的类型分析 7
3按“大类招生与培养”学科的类型分析 8
(二)基于学校层面的国内高校按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现状 8
1国内高校按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的特点 8
(三)基于学生层面的国内高校按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现状 12
(1)数据的有效性检验 12
(2)评价指标分析 12
2学生对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程度 14
4学生对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 15
四、实施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政策启示 16
(一)结论与思考 16
1大学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设想 16
2大学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 17
(二)政策启示 17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18
(1)扩大分流对象 18
(2)兼顾分流依据 18
(3)灵活分流时间 18
(4)优化分流程序 19
3建设完备的课程体系 19
4健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19
致 谢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22
附录B 我国“985工程”院校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与培养情况表 26
大类招生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以大学为例
引言
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1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发展历程的研究
2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利弊的研究
3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适用性的研究
4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相关对策的研究
5 关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相关研究评述
(二)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贺拉斯曼曾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22]高等院校是对知识进行更新、创新,培养更高级人才的场所,它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责任。现代科学实践证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越来越依赖于对自身的掌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培育,也需要通过各种积极的文化促进方式。其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3]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不断追逐人全面发展的历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基于教育的视角,人的全面发展,包涵了三个方面,即同时拥有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在 “科学主义”、“工具主义”被诟病的当下,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当然,推行通识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即使被标榜为通识教育典范的美国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在从前也出现过“倒退”现象。因而,学习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论并以之对标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制度,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我国高校实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相比,当下社会职业的改变、劳动的更迭、以及人才的流动速率,表现得更为遍及与庞大。高新技术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原来主导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逐渐失去对社会发展的控制力,社会的主导力量正逐步变成现在的第三、第四产业,即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同时,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伴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变动性的特点。由此可见,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下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显得更为急迫。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制度便是这种采取宽口径入学方式,巩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作为创新知识、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等院校,对时代的要求做出回应是其天然的使命。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设计
本项目的调查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对我国113所“211工程”院校(我国目前“211工程”院校共有116所,三所军事系统“211工程”院校未被列为本次调查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该类高校中是否全面或部分实施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制度,对实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高校进行分类探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