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研究文旅院【字数:12720】
摘 要 义工旅行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已在国外流行,而国内也处于起步阶段。而大学生天性追求独树一帜,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在旅游业中也属于特殊消费群体,于旅游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结合两者,本文对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义工旅行的含义及国内外学者对义工旅行进行的相关研究,并将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指出差异;其次对义工旅行的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动机和类型;最后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对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促进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 2
1.2.1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2.2研究方法 2
1.2.3研究思路 3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1国外相关研究 3
1.3.2国内相关研究 4
1.3.3研究评述 4
第二章 大学生义工旅行及动机和类型 6
2.1义工旅行的概念 6
2.2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动机 6
2.2.1实现自身价值,回报奉献社会 6
2.2.2能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特色 7
2.2.3能够学习一些技能 7
2.2.4积累社会经验,拓宽人脉 7
2.2.5减少旅游费用 7
2.3大学生义工旅行的类型 8
2.3.1由政府组织的义工旅行 8
2.3.2由非营利机构组织的义工旅行 8
2.3.3由自发组织组织的义工旅行 8
第三章 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研究的问卷分析 9
3.1问卷设计 9
3.2样本选取 9
3.3问卷分析 9
3.3.1对大学生义工旅行意愿的分析 9
3.3.2对大学生义工旅行现实的分析 11
3.3.3大学生义工旅行意愿与现实的对比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4
第四章 总结和建议 15
4.1对于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的总结 15
4.2对于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的建议 15
4.2.1个人要有义工旅行的意志和欲望。 15
4.2.2社团可以进行与义工旅行相关的培训。 15
4.2.3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工旅行,并实行奖励制度。 16
4.2.4政府可以在教育制度的开发上普及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心态,实行奖励或优惠政策。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所有的社会生活方式都是主流时代的反映,旅游业也是如此。当今社会,虽然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但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停滞期。传统的旅游活动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年轻的游客,例如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旅游消费观念和行为,更希望有一场特别的,有意义的旅行,旅游慢慢的由大众旅游形式发展到个性化旅游形式,从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发展到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从观光型旅游发展到体验型旅游,从利己主义旅游思想发展到自然主义和利他主义旅游思想,而沙发旅行、义工旅行应运而生。在国外,义工旅行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也已经非常成熟。义工旅行是一种使当地能够产生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有长期的,积极的影响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义工旅行根据帮助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弱势群体,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儿童,比如到非洲国家帮助那些受到迫害的儿童,到海啸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给一些孤儿、残疾人精神上面的帮助等等。第二种是以物为对象,对自然,历史的保护等,比如到森林公园或景点去拣垃圾,到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保养,还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等[1]。而国内的义工旅行发展较晚,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精神层面,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多背一公斤”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也不乏开展扶贫、捐赠、乡村植树等义工旅行活动[2],还有就是一些国外和港澳台的社会企业在国内举办一些规模较小的短期义工旅行活动,较多的就是一些旅游胜地的客栈,旅舍招一些大学生做义工,在打工的过程中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使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平常旅游时的走马观花,但我国的义工旅行内容较为枯燥,环境也较为刻苦。
1.1.2研究意义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就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来完善自己,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精英,更应该升华自己,义工旅行的一方面,旅行者可以去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献爱心,另一方面,旅行者也可以感受当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秀丽的风景,社会正需要大量的义务劳动力,也是对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而旅行者也应该有所进步,特别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高知识分子,更应该起表率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义工旅行的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尝试着在旅行欣赏风景,体验风俗的同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在公园捡垃圾,帮助孤儿、残疾人,支教、济贫、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珍稀野生动物,对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既节约旅游费用,又能服务社会的活动,是一种挺新鲜的旅游方式,用很便宜的价格到一个地方旅行,在深入享受旅游的同时,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实现“双赢”的结果。但也有许多学生认为义工每天都要工作,会失去很多旅游的时间,且非常枯燥,而且可选择的地点也很有限,不自由。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一下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了。笔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使大学生对义工旅行有更深刻的了解。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 2
1.2.1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2.2研究方法 2
1.2.3研究思路 3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1国外相关研究 3
1.3.2国内相关研究 4
1.3.3研究评述 4
第二章 大学生义工旅行及动机和类型 6
2.1义工旅行的概念 6
2.2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动机 6
2.2.1实现自身价值,回报奉献社会 6
2.2.2能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特色 7
2.2.3能够学习一些技能 7
2.2.4积累社会经验,拓宽人脉 7
2.2.5减少旅游费用 7
2.3大学生义工旅行的类型 8
2.3.1由政府组织的义工旅行 8
2.3.2由非营利机构组织的义工旅行 8
2.3.3由自发组织组织的义工旅行 8
第三章 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研究的问卷分析 9
3.1问卷设计 9
3.2样本选取 9
3.3问卷分析 9
3.3.1对大学生义工旅行意愿的分析 9
3.3.2对大学生义工旅行现实的分析 11
3.3.3大学生义工旅行意愿与现实的对比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4
第四章 总结和建议 15
4.1对于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的总结 15
4.2对于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的建议 15
4.2.1个人要有义工旅行的意志和欲望。 15
4.2.2社团可以进行与义工旅行相关的培训。 15
4.2.3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工旅行,并实行奖励制度。 16
4.2.4政府可以在教育制度的开发上普及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心态,实行奖励或优惠政策。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所有的社会生活方式都是主流时代的反映,旅游业也是如此。当今社会,虽然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但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停滞期。传统的旅游活动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年轻的游客,例如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旅游消费观念和行为,更希望有一场特别的,有意义的旅行,旅游慢慢的由大众旅游形式发展到个性化旅游形式,从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发展到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从观光型旅游发展到体验型旅游,从利己主义旅游思想发展到自然主义和利他主义旅游思想,而沙发旅行、义工旅行应运而生。在国外,义工旅行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也已经非常成熟。义工旅行是一种使当地能够产生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有长期的,积极的影响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义工旅行根据帮助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弱势群体,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儿童,比如到非洲国家帮助那些受到迫害的儿童,到海啸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给一些孤儿、残疾人精神上面的帮助等等。第二种是以物为对象,对自然,历史的保护等,比如到森林公园或景点去拣垃圾,到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保养,还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等[1]。而国内的义工旅行发展较晚,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精神层面,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多背一公斤”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也不乏开展扶贫、捐赠、乡村植树等义工旅行活动[2],还有就是一些国外和港澳台的社会企业在国内举办一些规模较小的短期义工旅行活动,较多的就是一些旅游胜地的客栈,旅舍招一些大学生做义工,在打工的过程中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使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平常旅游时的走马观花,但我国的义工旅行内容较为枯燥,环境也较为刻苦。
1.1.2研究意义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就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来完善自己,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精英,更应该升华自己,义工旅行的一方面,旅行者可以去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献爱心,另一方面,旅行者也可以感受当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秀丽的风景,社会正需要大量的义务劳动力,也是对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而旅行者也应该有所进步,特别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高知识分子,更应该起表率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义工旅行的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尝试着在旅行欣赏风景,体验风俗的同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在公园捡垃圾,帮助孤儿、残疾人,支教、济贫、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珍稀野生动物,对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既节约旅游费用,又能服务社会的活动,是一种挺新鲜的旅游方式,用很便宜的价格到一个地方旅行,在深入享受旅游的同时,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实现“双赢”的结果。但也有许多学生认为义工每天都要工作,会失去很多旅游的时间,且非常枯燥,而且可选择的地点也很有限,不自由。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一下大学生义工旅行的可行性了。笔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使大学生对义工旅行有更深刻的了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