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为例(附件)【字数:11887】

摘 要自生态旅游概念由国外被引进国内后,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我国政府逐渐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政府认为生态旅游不仅帮助国民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帮助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为世界生态建设作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南京市大学生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度。结果表明,南京大学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等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从根本上追溯,南京大学生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还需进一步提高。通过总结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大学生生态旅游的参与率,并呼吁全民生态旅游活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 1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4.1研究思路 2
1.4.2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 相关概念 4
2.1.1 生态环境 4
2.1.2 生态旅游 4
2.2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5
2.2.1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5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5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5
第三章 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6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6
3.1.1调查问卷设计 6
3.1.2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
3.2大学生生态旅游了解度调查 7
3.2.1大学生参与和关注度分析 7
3.2.2大学生了解度分析 8
3.2.3大学生道德态度分析 10
3.3大学生生态旅游认知度调查 11
3.3.1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 11
3.3.2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知 12
3.3.3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行为的认知 12
第四章?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认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4
4.1 大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对生态旅游认知现状的问题分析 14
4.2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认知现状的对策研究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生活质量改善后,旅游业在国家支持下迅速成长,旅游日益变得大众化,深受人们喜爱。但经济发展也意味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索取,生态环境因人们不正确或过多利用而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种情况的发生引起我国政府的关注,党的十八大就首次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写进政治报告中,经过5年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有了重大创新。同时,2017年12月习主席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些观点。习主席也坚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拥有长久未来;就现在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已有清晰思路和举措去解决存在的生态问题,并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最后呼吁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将为全世界生态问题的安全作出贡献,积极鼓励国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1.1.2 研究意义
通过生态旅游认知度的研究调查,分析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认知现状,采取相关建议促进生态旅游持续性发展,共同建造美好旅游景点,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提高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倡导生态旅游行为,让生态旅游进入到全国人民的视野中,充分强调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让我国生态旅游真正发展起来。这时应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最后,根据十九大报告,也应该将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结合,致力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生态旅游发展较早,各国根据不同国情采取不一样的措施,在很多国家的发展策略中,都明确把生态旅游作为重要项目实施。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重视旅游环保宣传,让开发者到旅游者在内的群体明白生态旅游的内涵与重要性。其中,David?A.?Fennell&David?C?Malloy在文中表示,不同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伦理差异,并通过实施多维伦理规模,得到一些数据,数据显示经营生态旅游者们更加的文明[1];Simon.Hudson&Graham?Miller则研究旅游系学生的道德取向和意识,研究旅游系学生是否在生态旅游上表现出友好倾向的趋势[2] ;Yamane;H.Gurell的研究具体考察负责在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系统内运行的组织负责人的道德意识形态和社会责任感,确定在道德决策上,不同水平的人之间存在着差异[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自生态旅游概念被引进至国内后,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国内也出现众多生态旅游研究。如李文明认为在生态旅游研究领域中环境教育研究作为重要主题,十分具有挑战性[4];熊鹰主张生态旅游承载力将成功解决景区旅游行业发展问题,同时协调旅游目的地中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是有效的科学性管理方法[5];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董锁成,赵敏燕,郭鹏等确定了目标,致力于将我国生态旅游作为先导产业进行发展[6];曾菲菲,罗艳菊,毕华等认为生态旅游者可以体验自然,并在体验自然的同时学习自然的可贵之处,最后确立保护环境的观念[7];张玉钧表明无论用什么方式经营旅游和招待旅游者,都需要在不损害原有风貌和价值下才能进行[8];谭业,张雳表明生态旅游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们应在外界的帮助下充实对生态旅游意识的认知和理解[9];谭业通过问卷了解长沙市大学生对生态旅游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进行培育计划[10];丁玉娟,鲁小波,郭迪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观点[11];任玲,潘雪斯认为应重点区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将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概念让更多人熟知并实行,确定环境与旅游共同进步[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