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经营状况的调查与促进研究以周庄古镇为例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的不断升级,旅游者对出游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旅游住宿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民宿作为新型旅游住宿的主力军,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特色民俗文化氛围以及多样的价格区间成为旅游者青睐的热门选择。但是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如缺乏规模发展、经营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质价不符等一系列问题。在民宿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其发展特点及行业属性,通过相关政策科学界定其行业范畴,客观理性对待机遇和挑战,深入了解民宿发展的意义,引导民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文献综述 1
(三) 研究意义 3
(四) 研究方法 3
二、民宿现状及问题 4
(一) 基本概念 4
(二) 周庄古镇民宿发展现状分析 4
(三)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
三、促进发展对策 7
(一) 发展民宿产品特色 7
(二) 提高管理及宣传水平 8
(三) 加强法制建设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2
致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的不断升级,旅游者对出游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旅游住宿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民宿作为新型旅游住宿的主力军,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特色民俗文化氛围以及多样的价格区间成为旅游者青睐的热门选择。但是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如缺乏规模发展、经营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质价不符等一系列问题。据《2017年民宿短租发展报告》显示,得益于资本市场的青睐以及民宿认可度的广泛提高,中国民宿行业在2017年持续增长,已成为旅游住宿的更多选择。因此,关注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可满足旅游者住宿多样化选择,并对当前我国的民宿业成为旅游住宿新业态提供了一定保障。为促进旅游供给侧发展,“十二五”以来,在旅游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加快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加大了支持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确保民宿业逐步走上正轨,实现其多元化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周庄古镇民宿为例,主要以旅游市场中民宿产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经营者角度分析其当前经营状况和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同时从消费者对民宿行业的评价反馈的侧面角度对我国民宿行业需求做一个深入了解,利用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观察经营现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探究其对旅游市场产生的影响,以便提出改善的新举措。以小见大,得到我国民宿产业的经营现状以及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民宿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4476条相关内容,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类,发现19282009年共有108条结果,2010年及之后有4368条结果,可以从侧面看出近几年民宿研究的飞速发展,笔者就研究内容进行了以下归纳探讨。
1.国内概述
(1)含义归纳
国内民宿旅游研究相对较晚, 偏重实际运用。在理论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且普遍性不高,按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基于实例的个案分析研究。关于民宿的分类定义张雪丽、胡敏(2016)以杭州市民宿为例,对民宿进行了定位并提出当地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村落化综合发展[1];张延、代慧茹(2016)根据民宿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经营发展模式、民宿产品地域条件等标准对民宿进行了不同级别层次的划分,以求对民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唐凌(2017)认为当前民宿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便是对民宿的清晰界定,并且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根据不同地区状况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3]。关于国内外的民宿现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梳理归纳,如蒋佳倩、李艳(2014)通过对国内外民宿相应理论研究的评述指出了民宿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国内民宿研究的新方向[4];张广海、孟禺(2017)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民宿的研究重点,并提出未来国内民宿要注重研究角度,借鉴国外思维方法加强国内研究[5];阮氏如月(2017)针对大陆地区的民宿研究发现内容集中于国外民宿的经验介绍、不同地区的民宿发展不足、旅游景观设计及民宿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6];李欣(2017)通过分析国内相关文献,从民宿的含义、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经营管理和促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归纳评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7]。
(2)个例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实例提出当地民宿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也有相当一部分,吴捷(2014)基于周庄民宿调查通过分析当地旅游环境容量要素,指出其发展问题并提出合理引导游客为其解决对策[8];侯凤娅(2016)通过对周庄民宿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调查,对古镇民宿业提升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了包括管理提升、住宿体验提升、产品提升等六大发展策略[9];吴呤颗(2016)以马山旅游岛为例分析发现当地现状,提出引导规范发展的重点是政策扶持、规范民宿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10];葛军莲等(2007)从定量化的角度来计算古镇旅游商业不合理的程度,面对周庄古镇旅游商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构建周庄古镇旅游商业适度发展的调控机制[11];李泽(2017)的湖滨民宿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基于感知视角以洱海双廊为案例从民宿业主、消费者、当地原住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地存在过度竞争、环境资源保护、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品牌运营、政府行政保障、社区参与等多种机制以探讨其发展的实现路径[12]。同时也有一些学者通过数据分析法,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了民宿市场,张希、杨雅茜(2017)通过收集住宿预订分享平台的在线评论信息,并使用内容分析法整理民宿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关注点,建立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发现民宿吸引消费者的核心优势与不足[13];黄沛、陈雪琼(2017)参考饭店和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民宿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量化分析去哪儿网民宿预订并消费的顾客评论和建议,完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加强民宿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民宿竞争力[14]。
2.国外概述
国外民宿旅游研究发展较早也更稳定成熟,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注重游客的差异化需求,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TengYuan Hsiao,ChungMing Chuan(2015)研究通过访谈调查法探索独立旅行者的民宿选择包括友好服务、本地化和安全、环境便利、生态保护和体验活动五个因素来了解其需求特征,从而协调细分市场的服务策略[15];David L.Jones, Jing Jing Guan(2011)通过研究调查香港一主要市场来分析潜在消费者的民宿选择率[16];So Yon Lee,Johnny Sue Reynolds,Lisa R. Kennon(2003)对于民宿经营的相关营销策略进行了描述性研究[17];Nancy Nuntsu等以南非布法罗地区民宿为例,探讨其成功因素,提供的概念框架提高了对民宿产业的理解,为全球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了经验和见解,并成为未来调查的基准和平台[1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