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和游客感知的无锡旅游总体形象定位研究(附件)【字数:16709】

摘 要本文以无锡旅游形象定位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旅游形象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资料,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基于当地调研,针对居民和游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系统性的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对无锡旅游形象进行总体的定位,同时通过口号的形式,间接对无锡旅游总体形象进行定位,在口号设计中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口号。最后,结合整合的无锡旅游形象得出结论及研究展望,将无锡市的旅游形象总体定位为“佛大山灵,休闲之都;温情太湖,水韵无锡”。同时提出研究展望,旅游形象推广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策略分析与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论文的选题背景 1
1.2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进展 1
1.2.2国内研究进展 1
1.3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2
1.4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2
1.4.1研究方法 2
1.4.2研究思路 3
第二章 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 4
2.1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义 4
2.1.1城市形象的定义(City Image) 4
2.1.2旅游形象的定义(Tourism Image) 4
2.1.3城市旅游形象(City Tourism Image) 4
2.2城市形象的形成要素及主要区分层次 4
2.2.1城市旅游形象的形成要素 4
2.2.2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区分层次 5
2.3城市旅游形象的特点 5
2.3.1独特性 5
2.3.2文化性 5
2.3.3识别性 5
2.3.4认同性 5
2.3.5实用性 6
第三章 无锡市旅游总体形象现状调查分析 7
3.1本地居民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调查 7
3.1.1本地居民对无锡总体形象的初步感知分析 8
3.1.2本地居民对无锡旅游景点形象的感知分析 8
3.2外地游客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调查 9
3.2.1外地游客对无锡总体形象的初步感知分析 10
3.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无锡旅游形象感知获取途径分析 11
3.2.3外地游客对景点的偏好分析 12
3.2.4外地游客游后形象感知分析 12
3.2.5无锡旅游总体形象分析 13
第四章 无锡市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与形象分析 15
4.1无锡市旅游总体形象定位 15
4.2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16
4.2.1口号设计遵循的原则 16
4.2.2无锡城市旅游形象口号的提出 17
4.3总结 17
第五章 结语 19
5.1本课题研究结论 19
5.2论文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19
5.2.1论文存在的问题 19
5.2.2研究展望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 24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的选题背景
从国际旅游的发展形势来看,21世纪是旅游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国际旅游的发展具有坚实有力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全球旅游业所占的GDP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普遍领领先于同期国内的GDP的生产总值,而亚洲太平洋地区又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客源地之一,所以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动的经济力量不容小觑。
现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国民出游率呈上升的趋势,旅游业因此而蓬勃发展了起来。旅游业作为中国第三大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发展已刻不容缓。当然要想发展旅游业就离不开旅游形象的塑造,好的旅游形象甚至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人认为旅游形象定位很重要,本论文内容也因此展开。
1.2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进展
就研究的历史而言,国外对旅游的研究最早是从意大利开始的。1899年,意大利作为19世纪末重要的旅游接待地,意大利政治统计局的鲍迪奥(L.Bodio)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就是最早的以旅游为主题研究的文献资料[1]。而对于旅游形象的研究则比对旅游的研究晚了约70年。
20世纪70年代,“旅游地形象”一词被提出。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J.D.Hunt撰写了一篇形象这一因素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博士论文[2],主要就旅游形象在旅游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可以说这是旅游形象研究的代表作。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侧重于探讨设立旅游地形象的问题,吸引游客的形象树立方式是怎样的又该如何去开拓旅游市场,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则大都利用多学科理论来研究旅游形象,大多学者主要从旅游者和旅游地这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形象的策划、重塑以及构成等多方面的形象,且重点着重于形象宣传[4]。
总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国外对于旅游形象的研究不断更新完善,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5]。
1.2.2国内研究进展
从研究历史的角度来看,与国外的研究相同的是,国内对于旅游形象的研究几乎与之同步。最早的文献资料见于1986年邱焰美发表的《简析我国的旅游形象》一文。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则是1999年11月出版的李蕾蕾[6]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
从研究的篇幅可以看出,国内关于“旅游形象”相关文章的数量呈现飞速上升的趋势。通过知网对“旅游形象”进行检索,从2000年最初67篇,到2010年的645篇到2017年的571篇,增长速度飞快,可见学者对于旅游形象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升。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因为理论是基础,只有基础牢靠了才能更深层次地进行总结。具体包括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城市的旅游形象和区域旅游形象等研究内容。以下是几位学者关于旅游形象定义的主要观点:
李蕾蕾[6]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核心的内容包括形象的定位及形象的传播,具体包括人人感知和人地感知两个形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