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与欢乐谷同质性的差异化研究(附件)【字数:12604】
摘 要中国已经进入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自从主题公园界的“大咖”迪士尼乐园入驻上海以来,在中国又掀起了主题公园热,对于本土乐园的代表欢乐谷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研究上海迪士尼与欢乐谷在同质性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比较,首先对两大主题公园作简介,再对同质性和差异化作概念解析,进而结合文献分析法、归纳对比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来综合分析迪士尼与欢乐谷在八个方面的差异,包括主题、品牌定位、游乐设施、产品、服务、营销方式、经营管理以及游客体验八个方面差异,研究发现,欢乐谷在很多方面弱于迪士尼,当下主要要从产品、服务、游玩体验感、主题、品牌定位五大方面要借鉴迪士尼,并做自我创新。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有关旅游产品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1
1.2.2国外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2
1.2.3国内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2
1.2.4国内对欢乐谷主题公园的相关研究 2
1.2.5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1.3.1文献分析法 3
1.3.2归纳对比法 3
1.3.3问卷调查法 3
1.4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4
1.5创新与不足 4
第二章 上海迪士尼与欢乐谷的简介及相关概念 5
2.1上海迪士尼简介 5
2.2上海欢乐谷简介 5
2.3相关概念 5
2.3.1同质性概念 6
2.3.2差异化概念 6
第三章 上海迪士尼与欢乐谷同质性的差异化分析 7
3.1产品同质性的差异化 7
3.2服务同质性的差异化 8
3.3游玩体验同质性的差异化 9
3.4主题同质性的差异化 9
3.5品牌定位同质性的差异化 10
3.6同质性的差异化总结及补充 11
第四章 相关策略及建议 14
4.1对迪士尼的建议 14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价格错位 14
4.1.2国产元素融入 14
4.2对欢乐谷的建议 14
4.2.1围绕主题进行产品创新,游乐设施主题化 14
4.2.2强化本土优势,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内涵 15
4.2.3提高园区的硬件软件服务,使服务人性化 15
4.2.4强化品牌的塑造,目标群体定位明确 15
4.2.5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学习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主题乐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有效突破了以资源为导向的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在旅游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主题乐园要想持续并良好的运作离不开稳定的游客流,有针对性的不断改进创新,提升主题乐园的游乐质量和竞争力,进而提升游客的忠诚度,促使游客愿意来园重游,才是主题乐园业者赖以生存之道。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华侨城旗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成功,曾经有过第一波的主题公园热,但是没几年经过市场洗礼所剩无几。到2000初随着深圳欢乐谷二期开放后,又出现了第二波“体验型主题公园”。现在是第三个热潮阶段,国内国际资本也在涌入,这主要和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美金之后,主题公园的发展将进入新的时代。这些年的全球主题公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是最快的,入园增长比例也高于其他国家。旅游业的兴旺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主题公园作为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别,自然就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迪士尼驻扎上海以来,一直饱受关注。而同属于主题乐园且比迪士尼提前七年驻扎于上海的欢乐谷,是否会在经济利益上受到冲击,与迪士尼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能否实现共同的持续发展,有不少的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1.1.2研究意义
努力发展主题公园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主题公园向世界传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迪士尼在上海的驻足无疑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本土主题公园—欢乐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化为它们提供相应策略以此形成互补、联动的发展。从而在“一城两园”的格局下,迪士尼与欢乐谷可以做到共荣共生,最终一起把主题公园这块“蛋糕”做大做圆。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有关旅游产品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主题乐园属于旅游产品,故搜集了相关产品差异化相关文献。刘光乾(2005)在《双导向的产品差异化战略研究》中将产品从概念、属性、服务、品牌四方面进行了差异化划分,并指出概念、属性和服务三方面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基本实施途径,品牌差异化则是产品差异化的最高形式[1]。
1.2.2国外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Raymond M.Weinstein(1992)在《迪士尼乐园与Coney Island:现代游乐园发展演进研究》一文中着重介绍了迪士尼乐园从创意到诞生的演进过程,认为区别于纯机械的游乐城,迪士尼的创新之处在于情境化的主题演绎、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和演艺活动、老少皆宜的项目设置,由此开创了主题乐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阶段[2]。Borrie W.T(1999)指出迪士尼乐园的欢乐氛围是通过设施、环境、管理、服务等因素共同营造的,目的在于为游客提供综合性的娱乐体验,并通过体验的过程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3]。Christopher Kirkman(2001)认为迪士尼乐园的核心价值在于“奇妙”,而这一价值是通过其多样化的经营策略体现的,具体包括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通过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迪士尼公司达到了系统功能大于要素之和的经营效果,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附加价值[4]。Randy C.Hice(2008)认为迪士尼乐园在销售上采取捆绑式定价以延长游客在园内的消费链,在服务上采用高度分工、高度专业的原则以及时满足游客需求[5]。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有关旅游产品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1
1.2.2国外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2
1.2.3国内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2
1.2.4国内对欢乐谷主题公园的相关研究 2
1.2.5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1.3.1文献分析法 3
1.3.2归纳对比法 3
1.3.3问卷调查法 3
1.4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4
1.5创新与不足 4
第二章 上海迪士尼与欢乐谷的简介及相关概念 5
2.1上海迪士尼简介 5
2.2上海欢乐谷简介 5
2.3相关概念 5
2.3.1同质性概念 6
2.3.2差异化概念 6
第三章 上海迪士尼与欢乐谷同质性的差异化分析 7
3.1产品同质性的差异化 7
3.2服务同质性的差异化 8
3.3游玩体验同质性的差异化 9
3.4主题同质性的差异化 9
3.5品牌定位同质性的差异化 10
3.6同质性的差异化总结及补充 11
第四章 相关策略及建议 14
4.1对迪士尼的建议 14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价格错位 14
4.1.2国产元素融入 14
4.2对欢乐谷的建议 14
4.2.1围绕主题进行产品创新,游乐设施主题化 14
4.2.2强化本土优势,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内涵 15
4.2.3提高园区的硬件软件服务,使服务人性化 15
4.2.4强化品牌的塑造,目标群体定位明确 15
4.2.5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学习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主题乐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有效突破了以资源为导向的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在旅游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主题乐园要想持续并良好的运作离不开稳定的游客流,有针对性的不断改进创新,提升主题乐园的游乐质量和竞争力,进而提升游客的忠诚度,促使游客愿意来园重游,才是主题乐园业者赖以生存之道。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华侨城旗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成功,曾经有过第一波的主题公园热,但是没几年经过市场洗礼所剩无几。到2000初随着深圳欢乐谷二期开放后,又出现了第二波“体验型主题公园”。现在是第三个热潮阶段,国内国际资本也在涌入,这主要和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美金之后,主题公园的发展将进入新的时代。这些年的全球主题公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是最快的,入园增长比例也高于其他国家。旅游业的兴旺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主题公园作为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别,自然就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迪士尼驻扎上海以来,一直饱受关注。而同属于主题乐园且比迪士尼提前七年驻扎于上海的欢乐谷,是否会在经济利益上受到冲击,与迪士尼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能否实现共同的持续发展,有不少的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1.1.2研究意义
努力发展主题公园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主题公园向世界传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迪士尼在上海的驻足无疑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本土主题公园—欢乐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化为它们提供相应策略以此形成互补、联动的发展。从而在“一城两园”的格局下,迪士尼与欢乐谷可以做到共荣共生,最终一起把主题公园这块“蛋糕”做大做圆。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有关旅游产品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主题乐园属于旅游产品,故搜集了相关产品差异化相关文献。刘光乾(2005)在《双导向的产品差异化战略研究》中将产品从概念、属性、服务、品牌四方面进行了差异化划分,并指出概念、属性和服务三方面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基本实施途径,品牌差异化则是产品差异化的最高形式[1]。
1.2.2国外对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Raymond M.Weinstein(1992)在《迪士尼乐园与Coney Island:现代游乐园发展演进研究》一文中着重介绍了迪士尼乐园从创意到诞生的演进过程,认为区别于纯机械的游乐城,迪士尼的创新之处在于情境化的主题演绎、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和演艺活动、老少皆宜的项目设置,由此开创了主题乐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阶段[2]。Borrie W.T(1999)指出迪士尼乐园的欢乐氛围是通过设施、环境、管理、服务等因素共同营造的,目的在于为游客提供综合性的娱乐体验,并通过体验的过程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3]。Christopher Kirkman(2001)认为迪士尼乐园的核心价值在于“奇妙”,而这一价值是通过其多样化的经营策略体现的,具体包括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通过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迪士尼公司达到了系统功能大于要素之和的经营效果,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附加价值[4]。Randy C.Hice(2008)认为迪士尼乐园在销售上采取捆绑式定价以延长游客在园内的消费链,在服务上采用高度分工、高度专业的原则以及时满足游客需求[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