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标准化现状与发展研究(附件)

摘 要乡村旅游越来越大众化,乡村民宿作为非传统住宿业的一部分,其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乡村民宿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乡村民宿行业的标准化,同样是近几年来整个民宿行业的重点工作,乡村民宿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乡村民宿的常见问题。当前乡村民宿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乡村民宿业主缺乏标准化意识,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地区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不同等,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需要更高质量的乡村民宿,乡村民宿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乡村民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乡村民宿标准化的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访谈,总结和发现乡村民宿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其中包括民宿业主自身、自然条件、民宿行业协会等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乡村民宿标准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理论基础 1
(四)研究方法 2
二、文献综述 4
(一)国内研究综述 4
(二)国外研究综述 5
(三)小结 6
三、乡村民宿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民宿业主普遍缺乏标准化意识 7
(二)不同地区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不同 7
(三)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不高 7
(四)没有严格的民宿准入机制 8
(五)缺少对乡村民宿标准化的监管和立法 8
四、乡村民宿标准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9
(一)加深民宿业主对标准化的认识 9
(二)完善地方民宿的监管和立法 9
(三)完善民宿的准入机制 9
(四)加强民宿行业自律以及社区自治 10
(五)建立严格的惩处与淘汰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乡村民宿也大量出现和发展,为了保障民宿客人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住体验,民宿的标准化建设,是这几年来乡村旅游中发展的重点。乡村民宿大多数为乡村房屋直接装修改建而来,其卫生状况、安全问题、价格以及质量等都得不到保障,乡村民宿标准化建设的程度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国家对乡村民宿的关注,不仅停留在乡村民宿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层面,逐渐开始重视乡村民宿标准化的建设。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丰富对乡村民宿标准化发展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对乡村民宿标准化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未来的乡村民宿标准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帮助。
2.实践意义
(1)为民宿标准化建设提供积极对策建议
通过对乡村民宿标准化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提高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改善不同地区乡村民宿标准化程度不同的问题,加强民宿业主对标准化的认识,促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民宿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促进自身成长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加深自身对民宿行业以及乡村旅游业的研究,认识到当前旅游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关于乡村民宿标准化建设的一些实质性建议,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
(三)理论基础
1.标准化
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第2号指南《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国国家标准GB/T20000.12002中将标准化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邝兵(2011)指出,对于标准化的认识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标准化是动态的过程和活动[1]。世界各国许多标准化的专家、学者都致力于研究标准化原理等方面的理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1972年出版的英国桑德斯和日本松浦四郎的著作。英国的标准化专家T.R.桑德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标准化活动的过程,将其概括为制定——实施——修订——再实施标准的过程,同时提炼出了标准化的七项原理:并进一步深入阐明了标准化的本质:既有意识地努力实现简化,以减少当前和预防以后的复杂性。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浦四郎从1961年开始,就系统地研究标准化理论,他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化标准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标准化原理,基本涵盖了桑德斯对标准化原理的概括,并做了一些局部调整和进一步的拓展。中国标准化工作者对标准化原理也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和探讨,虽然比西方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具有中国的特点和风格。
2.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标准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标准化生产一致性、标准化生产兼容性、标准化带来客观性、标准化带来公正性、标准化带来霸权性。标准化带来的公正性,对于乡村民宿的监管和立法、制定统一的民宿准入机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俞可平(2016)指出了标准化建设对于我国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标准化的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标准化为国家的治理确立规范,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其次,标准化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合理化依据,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效益。其三,标准化为国家治理提供统一的评估标准,使得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就治理状况和治理水平进行相互比较和相互学习借鉴[2]。
3.如何实现标准化
对于如何推进我国的标准化建设,俞可平(2016)指出,第一,要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普及标准化知识,重视各个行业的标准化建设。第二,进一步完善各个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各行业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可以遵循。第三,提高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行业标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四,加大对违反行业标准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各类行业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效用,让人们在遵循标准中获益,在违反标准中付出代价。第五,加快标准化的法治化进程,完善标准的专业立法,把标准化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知网、图书馆书籍、网上搜集资料等,找到关于乡村民宿标准化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标准化理论的研究,了解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的理论应用到乡村民宿标准化的研究中去。通过已有的关于乡村民宿的文献研究,了解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了解当前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面临的困境,丰富自己关于乡村民宿现状与发展的理论知识,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经验,为自己的论文研究做好铺垫。
2.理论推导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