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商业化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夫子庙为例(附件)【字数:10853】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日益增强,去古城镇等历史街区进行文化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景区的发展虽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逐年上升,但是这些商业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过度的商业发展也使当地的自然环境、城墙古迹和文化风俗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鉴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和其原真性的重要性,对于这类旅游地的商业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改变。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例,通过探究夫子庙景区出现的商业化现象,并结合216份于夫子庙周边发放的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南京夫子庙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设定商业化,这样才能在不破坏景区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1
1.3.1 文献综述法 1
1.3.2 问卷调查法 1
1.3.3 案例研究法 2
1.4 案例地选择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 相关概念界定 3
2.1.1 历史街区 3
2.1.2 商业化 3
2.1.3 原真性 3
2.2 旅游商业化 3
2.2.1 过度商业化 3
2.2.2 门票经济 4
2.2.3 超负荷接待 4
第三章 南京夫子庙商业化影响的调查 5
3.1 问卷设计 5
3.2 问卷分析 5
3.2.1 夫子庙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5
3.2.2 商业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9
3.2.3 商业化现象造成的影响 12
第四章 夫子庙商业化现象的对策 13
4.1 加快产业升级 13
4.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13
4.3 找到商业化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点 13
4.4 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 14
4.5 健全法规,合理约束 14
结束语 15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所追求的也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享受了,而历史街区旅游这一新型产品的出现,大大弥补了消费者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有着“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在这股旅游热潮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水平可谓直线上升。夫子庙作为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更是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追捧,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但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双面性,大量游客在给夫子庙带来经济利润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最严重的就是商业化现象。在如今这个物质生活的时代,要想发展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已经不是首要条件,而是要看旅游市场的规模,可以说,只有旅游市场扩大了,才会有更多的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交换,而商业就是一个商品交换的过程,由此看来,商业和旅游业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1.2 研究意义
在南京夫子庙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商人总认为只有商业化才是带领夫子庙走向繁荣昌盛的最好选择。事实上,历史旅游和适度商业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然商业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带动下,商业化也开始朝着过度化趋势发展。南京夫子庙要是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景区的商业模式、商业形态和商业规模。要想走得长远,就得先把存在的隐患给解决掉。
本文认为,商业化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既然没办法避免,那我们就要把握好商业化的度,维持旅游业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引导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法
?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商业化对历史街区的危害和影响,结合学者们对于这一主题的调查研究,选择合适的研究及分析方法,为本研究的调查设计提供思路。
1.3.2 问卷调查法
? 通过对游客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们对南京夫子庙商业化的认知情况。得出商业化在景区中的优缺点,并且通过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可能存在的影响。
1.3.3 案例研究法
目前,商业化现象已经不可避免,本研究对相关理论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在研究相关景区商业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想法和意见。
1.4 案例地选择
南京夫子庙每天能吸引十几万的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在旅游旺季的时候甚至有三十万,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南京夫子庙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是中国的四大文庙之一,是先祖建来给后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不仅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闻名遐迩的古城特色旅游地。游客们来到夫子庙不仅仅为了欣赏古建筑,更是为了感受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
但是如今的夫子庙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肯德基、麦当劳相继出现,专卖店也不甘落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许多游客来夫子庙只是为了逛街、购物,完全不记得当初祖先建夫子庙的目的是为了供奉祭祀孔子,原先文庙的祭祀气息逐渐消逝,小商贩们看到了商机,于是街边出现了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原先传统的手工工艺已经被人渐渐遗忘。这样的现象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鉴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和其原真性的重要性,对于南京夫子庙的商业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改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历史街区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认为要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有效的保护,不能加以破坏。但是王颖(2015)提出不同的意见,她认为地区是指以历史建筑或文物建筑为中心的部分地段,并不是我们后来所认为的历史街区,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由于各个时期的背景不同,所以各个国家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认知也是不同的[1]。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1
1.3.1 文献综述法 1
1.3.2 问卷调查法 1
1.3.3 案例研究法 2
1.4 案例地选择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 相关概念界定 3
2.1.1 历史街区 3
2.1.2 商业化 3
2.1.3 原真性 3
2.2 旅游商业化 3
2.2.1 过度商业化 3
2.2.2 门票经济 4
2.2.3 超负荷接待 4
第三章 南京夫子庙商业化影响的调查 5
3.1 问卷设计 5
3.2 问卷分析 5
3.2.1 夫子庙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5
3.2.2 商业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9
3.2.3 商业化现象造成的影响 12
第四章 夫子庙商业化现象的对策 13
4.1 加快产业升级 13
4.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13
4.3 找到商业化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点 13
4.4 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 14
4.5 健全法规,合理约束 14
结束语 15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所追求的也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享受了,而历史街区旅游这一新型产品的出现,大大弥补了消费者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有着“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在这股旅游热潮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水平可谓直线上升。夫子庙作为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更是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追捧,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但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双面性,大量游客在给夫子庙带来经济利润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最严重的就是商业化现象。在如今这个物质生活的时代,要想发展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已经不是首要条件,而是要看旅游市场的规模,可以说,只有旅游市场扩大了,才会有更多的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交换,而商业就是一个商品交换的过程,由此看来,商业和旅游业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1.2 研究意义
在南京夫子庙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商人总认为只有商业化才是带领夫子庙走向繁荣昌盛的最好选择。事实上,历史旅游和适度商业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然商业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带动下,商业化也开始朝着过度化趋势发展。南京夫子庙要是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景区的商业模式、商业形态和商业规模。要想走得长远,就得先把存在的隐患给解决掉。
本文认为,商业化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既然没办法避免,那我们就要把握好商业化的度,维持旅游业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引导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法
?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商业化对历史街区的危害和影响,结合学者们对于这一主题的调查研究,选择合适的研究及分析方法,为本研究的调查设计提供思路。
1.3.2 问卷调查法
? 通过对游客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们对南京夫子庙商业化的认知情况。得出商业化在景区中的优缺点,并且通过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可能存在的影响。
1.3.3 案例研究法
目前,商业化现象已经不可避免,本研究对相关理论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在研究相关景区商业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想法和意见。
1.4 案例地选择
南京夫子庙每天能吸引十几万的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在旅游旺季的时候甚至有三十万,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南京夫子庙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是中国的四大文庙之一,是先祖建来给后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不仅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闻名遐迩的古城特色旅游地。游客们来到夫子庙不仅仅为了欣赏古建筑,更是为了感受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
但是如今的夫子庙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肯德基、麦当劳相继出现,专卖店也不甘落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许多游客来夫子庙只是为了逛街、购物,完全不记得当初祖先建夫子庙的目的是为了供奉祭祀孔子,原先文庙的祭祀气息逐渐消逝,小商贩们看到了商机,于是街边出现了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原先传统的手工工艺已经被人渐渐遗忘。这样的现象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鉴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和其原真性的重要性,对于南京夫子庙的商业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改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历史街区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认为要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有效的保护,不能加以破坏。但是王颖(2015)提出不同的意见,她认为地区是指以历史建筑或文物建筑为中心的部分地段,并不是我们后来所认为的历史街区,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由于各个时期的背景不同,所以各个国家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认知也是不同的[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