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研究以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附件)【字数:15676】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界定为法定保护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不仅仅是历史建筑的躯壳,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文化。而其营造出的独特的文化历史氛围逐渐成为吸引游客、发展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旅游体验角度来研究,以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以往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市场问卷等方法,分析探索旅游者对于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感知体验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帮助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其他城市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经研究发现一、游客对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对该街区的后续关注度也不高。同时游客非常希望该街区能够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和发展。二、影响游客对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的因素主要包括(1)游客的出游动机、个人偏好、心情等主观因素。(2)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合理的规划、文化氛围渗透的不足以及活动形式的匮乏等客观因素。通过对户部山的主题定位、基础设施、街区活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力求推动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现有问题的改善,最大程度提升其知名度及对游客的吸引力。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目的 1
1.3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综述 2
2.1.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研究 2
2.1.2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及问题 2
2.1.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和模式 2
2.1.4历史街区的开发研究 3
2.1.5历史文化街区研究评述 3
2.2旅游体验的研究综述 3
2.2.1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 3
2.2.2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4
2.2.3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4
2.2.4旅游体验提升策略 4
2.2.5旅游体验研究评述 5
第三章 研究设计 6
3.1研究区域概况 6
3.2研究思路 7
3.3研究方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3.1问卷设计 8
3.3.2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8
第四章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10
4.1游客对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10
4.2旅游动机因素分析 11
4.3环境及基础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12
4.3.1交通便利 12
4.3.2纪念品种类缺乏,特色不明显 12
4.3.3收费及店铺规划不合理 13
4.3.4公共卫生及休闲设施设置不合理 13
4.4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氛围感知因素分析 14
4.5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后续行为分析 15
4.6游客对活动参与意愿分析 16
第五章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的提升策略 17
5.1主题品牌化 17
5.2规划人性化 18
5.3活动体验化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国人物质与精神水发展平的不断变化,旅游需求也大幅度增长,游客对于消费的认知和行为日趋成熟。大众化的旅游、景区模式已经再难满足游客日渐挑剔的胃口,作为参与性较高的活动,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旅游业现状中,普遍仍以景区为主导地位,游客为从属地位。景区的开发也仅从现有资源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游客的需求,失去了实际意义,日益同质化的旅游模式加剧了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困难。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只有主动改变与游客之间的地位关系,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围绕参与体验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和完善,才能使景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2选题目的
历史文化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文化街区就如同一个窗户,使人们得以一窥城市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残影。其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文化氛围折射出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能够增强游客及市民的认同与自豪感,是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通过对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体验现状进行分析,为景区管理开发提出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3选题意义
(1)通过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来充分发挥其资源和优势,同时带动徐州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2)从游客旅游体验方面来研究,分析探索旅游者对于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感知体验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帮助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以及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综述
2.1.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研究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本身的复杂性,为其概念的界定也带来一定的争议。而不断进步的学术研究,也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在不断地改善更新。
应金华(1992)认为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具有明显的历史信息、特色的传统文化特征和氛围,并具有一定的环境空间。和应金华的观点相似,李晨(2011)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总结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由特定单位公布的拥有一定历史文化面貌的一定区域。曹昌智(2012)认为受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的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模糊不清。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评定规范和指标来探寻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特征,并使其简约、明晰化。曾琼毅(2012)则尝试从全新的角度来界定历史文化街区,认为历史地段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存在,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会产生新的理解。
2.1.2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受到的商业化侵蚀日益严重,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引起了旅游业和相关学者们的重视。
阮仪三、孙萌认(2001)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有不少成功保护的案例,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通过降低保护实质来满足阶段利益需求、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本末倒置、错误的商业运作方式、规划整治欠合理等。刘春凯(2009)则通过对国内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间的关系的研究,认为除了认识上的问题、保护制度、功利主义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法律法规不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缺失、调查研究和挖掘不足等问题。王向军(2015)通过将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分析与历史经验相结合总结出造成目前问题的原因,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环境恶劣、政府和领导目光短浅,忽视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模式单一,方法不当等。
2.1.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和模式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管理理念,操作技术水平等参差不齐,建立一套完善的历史街区保护实施的运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目的 1
1.3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综述 2
2.1.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研究 2
2.1.2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及问题 2
2.1.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和模式 2
2.1.4历史街区的开发研究 3
2.1.5历史文化街区研究评述 3
2.2旅游体验的研究综述 3
2.2.1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 3
2.2.2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4
2.2.3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4
2.2.4旅游体验提升策略 4
2.2.5旅游体验研究评述 5
第三章 研究设计 6
3.1研究区域概况 6
3.2研究思路 7
3.3研究方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3.1问卷设计 8
3.3.2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8
第四章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10
4.1游客对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10
4.2旅游动机因素分析 11
4.3环境及基础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12
4.3.1交通便利 12
4.3.2纪念品种类缺乏,特色不明显 12
4.3.3收费及店铺规划不合理 13
4.3.4公共卫生及休闲设施设置不合理 13
4.4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氛围感知因素分析 14
4.5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后续行为分析 15
4.6游客对活动参与意愿分析 16
第五章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的提升策略 17
5.1主题品牌化 17
5.2规划人性化 18
5.3活动体验化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国人物质与精神水发展平的不断变化,旅游需求也大幅度增长,游客对于消费的认知和行为日趋成熟。大众化的旅游、景区模式已经再难满足游客日渐挑剔的胃口,作为参与性较高的活动,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旅游业现状中,普遍仍以景区为主导地位,游客为从属地位。景区的开发也仅从现有资源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游客的需求,失去了实际意义,日益同质化的旅游模式加剧了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困难。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只有主动改变与游客之间的地位关系,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围绕参与体验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和完善,才能使景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2选题目的
历史文化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文化街区就如同一个窗户,使人们得以一窥城市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残影。其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文化氛围折射出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能够增强游客及市民的认同与自豪感,是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通过对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体验现状进行分析,为景区管理开发提出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3选题意义
(1)通过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来充分发挥其资源和优势,同时带动徐州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2)从游客旅游体验方面来研究,分析探索旅游者对于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感知体验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帮助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以及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综述
2.1.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研究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本身的复杂性,为其概念的界定也带来一定的争议。而不断进步的学术研究,也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在不断地改善更新。
应金华(1992)认为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具有明显的历史信息、特色的传统文化特征和氛围,并具有一定的环境空间。和应金华的观点相似,李晨(2011)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总结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由特定单位公布的拥有一定历史文化面貌的一定区域。曹昌智(2012)认为受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的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模糊不清。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评定规范和指标来探寻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特征,并使其简约、明晰化。曾琼毅(2012)则尝试从全新的角度来界定历史文化街区,认为历史地段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存在,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会产生新的理解。
2.1.2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受到的商业化侵蚀日益严重,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引起了旅游业和相关学者们的重视。
阮仪三、孙萌认(2001)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有不少成功保护的案例,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通过降低保护实质来满足阶段利益需求、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本末倒置、错误的商业运作方式、规划整治欠合理等。刘春凯(2009)则通过对国内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间的关系的研究,认为除了认识上的问题、保护制度、功利主义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法律法规不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缺失、调查研究和挖掘不足等问题。王向军(2015)通过将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分析与历史经验相结合总结出造成目前问题的原因,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环境恶劣、政府和领导目光短浅,忽视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模式单一,方法不当等。
2.1.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和模式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管理理念,操作技术水平等参差不齐,建立一套完善的历史街区保护实施的运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