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公交广告传播策略研究以公交为例(附件)【字数:11879】

摘 要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的南京,公交广告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南京人流量很大,人们平时出行一般会选择公共交通,因此公交广告与人民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公交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接触的市民人群非常广泛,而且流动性极强,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广告载体。公交广告作为新媒体广告,利用城市公交系统做的广告,与其他媒体广告相比具有成本低、受众广、灵活性强、频率高、效果好等明显优势,因而深的商家青睐。同时公交车广告与城市文化密切相连,城市公交广告传播时间长、数量多、类型丰富、风格各异,使得这个城市丰富多彩,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这座城市的文化个性能通过不同的公交广告反复宣扬成为人们心中难以抹去的风格印象。南京作为二线城市,虽然公交广告的发展初具规模,然而传播效果不如人意,部分广告商为了自身利益使得部分公交广告制作水平粗糙,传播低俗恶劣的医院广告,有损城市形象。本文主要以公交系统中的公交车为切入点,以南京为例,展开对城市公交广告的探讨,对其传播进行研究,并进行公交广告的传播效果的调查,指出公交广告传播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公交广告发展的提升策略,促进我国的公交广告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1
1.2研究的意义1
1.3研究的现状1
1.4研究的方法2
第二章 公交广告的概述3
2.1公交车广告的概念3
2.2公交广告发展历程3
2.3公交广告分类3
第三章 南京公交广告传播现状分析5
3.1公交广告传播的优势5
3.2南京公交广告存在的问题6
第四章 南京市公交广告传播效果的调查分析8
4.1性别构成比例8
4.2年龄构成比例8
4.3职业构成比例8
4.4教育背景构成背景8
4.5经济收入构成比例8
4.6受众与公交广告的接触频率与时长分析9
4.7受众对公交广告的关注度9
4.8对公交广告的满意度9
4.9由公交广告引起的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买力分析10
公交广告提升策略11
5.1及时更新公交广告11
5.2合理整合编排公交广告11
5.3针对公交线路,科学投放公交广告11
5.4广告公司应提升广告制作水平,增强创意11
5.5选择优质的广告,提高媒体形象12
5.6政府应加强对公交广告的管理规范12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人流量非常密集,所以造成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因此,为了方便出行,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利用例如公交车、出租车和地铁等公共交通。据南京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市公交出行统计数据,2015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总量20.57亿人次,比2014年净增加1.79亿人次,按2015年南京市常住人口823.59万计算,2015年全市人均乘坐城市公共交通250次,比2014年人均净增加21次,与“十一五”末的2010年相比,人均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净增加55次。根据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城市公共汽车车辆数已达8359辆,比“十一五”末的2010年净增加2099辆;有轨交通运营车辆数1090辆,比2010年净增加724辆;出租车总数14239辆,比2010年净增加3646辆[1]。正是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公交广告带来了无限商机。另一方面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许多广告投放者已经改变了自己广告传播的策略,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街边广告等传统媒体。公交车媒体作为户外媒体队伍中最古老的一支力量,在流动性、覆盖率、可视性和性价比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2]。公交广告作为其中之一也越来越得到商家青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然而,当前城市中大部分的公交广告却不尽如人意,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2研究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城市公交广告的现状、传播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能通过列举国外公交广告案例与我国的进行对比,看出我国公交广告与其传播策略的优势及劣势。并就如何改进传播策略,提高广告的质量,传播效率,推动城市公交广告向更快更好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南京公交广告传播效果的调查,从中反映出来的受众对于公交广告的意向有利于广告主在公交广告的制作宣传上有所改进,提高公交广告的质量和广告宣传效果。从文化角度来看,公交广告和城市文化息息相关。公交广告随着一辆辆公交车在整个城市日夜穿梭,这些广告反复在市民眼前呈现。人们能够通过这些公交广告逐渐形成对这个城市的文化印象,并且是难以抹去的,由此优质的公交广告能够提高这座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好感度,有利于城市品牌的提升。
1.3研究的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在文献查找过程中,输入“公交车广告”进行主题检索,国内的文献主要是研究公交车身广告如南昌大学,李敏《城市公交车身广告视觉心理效应研究》,首先阐述了城市公交广告的现状,然后从人类心灵和身体需要两个方面对公交车身广告进行研究,再以城市人文与自然对公交车身广告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各学科领域理论的研究分析以及实地调研,试图提出一些能改进公交车问题的公交车身设计方面的建议[3]。李娜的《徐州城市公交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研究对公交广告和营销传播,从整合营销传播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4]。。李璐的《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视频广告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天津北方移动电视为例》是对于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广告的研究。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是传媒业细分化的产物,公交视频广告是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收入的主要来源。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和传播优势掀起了它的媒体价值。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视频广告的优势已展露锋芒:广告时间相对短暂,有利于节约成本;高关注度及人群广泛;记忆效应强以及高社会文化效益[5]。另外《城市公交车身广告表现形式研究》,此文介绍了城市公交车身广告的概念和公交交通传媒的独特优势,分析其对车身广告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公交车身广告的例子分析常见的车身广告类型,并提出了公交车身广告与城市人文环境是相互依存的[6]。
1.3.2国外研究现状
当搜索国外的文献会发现,国外关于公交广告研究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并且其研究更多的是对创意和人文的关注。德高中国的《BUS 媒体调研》中,从到达率,频率两个方面对户外媒体的特点进行了一些研究的整合,给予了公交媒体新视角。 Neil M. Bozeman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媒体环境研究以及广告效应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城市公共交通广告的媒介生态初探》则是在城市公共交通要素的详细分析中,通过发现创新愿景,了解内部结构,探索城市生态公共汽车广告和可持续发展并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启迪下,分别解释了广告的视觉延伸平台的互动,分享的空间模拟和嵌入式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及主流广告计划和其他有效的方法[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