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的市乡村民宿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体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乡村民宿业起步晚,相关的管理运营经验和理论指导相对缺乏、市场发育尚不健全,行业协会和组织还存在缺陷。本文立足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济南市消费者行为设计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梳理了济南市乡村民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济南市乡村民宿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济南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概况,包括民宿的起源和发展趋势及济南市民宿市场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济南市乡村民宿的调研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济南市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做出了总结,指出了文章的有待改进之处。
目 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及目标 3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3
二、济南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概况 4
(一) 民宿的起源 4
(二)济南市民宿的分类 5
(三)济南市民宿市场的发展现状 6
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济南市乡村民宿的调研分析 7
(一)济南市乡村民宿消费者行为调研 7
(二)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9
四、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乡村民宿市场问题及对策 15
(一)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问题分析 15
(二)济南市乡村民宿发展对策 16
五、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致谢 2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 酒店业态日益多元化
高端酒店仍然在中国酒店住宿服务业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中档酒店品牌的日益兴盛也丰富了酒店的住宿业态;经济型酒店力争重新塑造大众商旅客人第一选择的新形象;精品酒店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正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步成为酒店住宿业市场上的新兴增长点;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度假型酒店愈加受到游客的喜爱;驾驶房车露营成为中国酒店住宿业上的新的亮点;度假租赁短租正在重构酒店住宿业发展的新模式。再加上现在流行的“非标准化住宿”在提供给客人新奇创意的房间的基础上,也满足了消费者,尤其是90后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向往。
各地政府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为民宿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东临渤海和黄海,黄河纵贯东西,是中国仅次于江苏和广东的第三经济大省,也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在2017年中下旬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之中,民宿的评价原则包括传递生活美学、追求产品创新、弘扬地方文化、引导绿色环保、实现共生共赢等几大方面。在2016年1月份,山东省旅游局和沂南县旅游局联合起草了《民宿旅游服务规范》,初审会议在济南召开,来自山东各大院校、途家网、国际标准组织上海办事处、济南市旅游局等单位专家和学院教授出席了该次会议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该标准进行了初审。此次会议在密切结合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前提上,对民宿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对山东省境内民宿的文化特色、客房设施、基本条件及安全、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山东省各地市制定了合适的细则和政策,为民宿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数量和客源数量呈现增长之势
济南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农村体验型旅游,乡村民宿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九如山不二木居、隐泉别院、大峪村民宿等著名景区民宿,这说明济南有着深厚的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业的重要资源基础,而从近年来济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经济的成果来看,虽然民宿经济占旅游经济的总比重仍然不高,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乡村民宿经营的个体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但从实际情况看,相较台湾、浙江、福建等民宿业态较为成熟的省份,山东的民宿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民宿还停留在只为客人提供住宿的低层次阶段;整体风格上相互抄袭不注重细节文化元素的运用,导致乡村民宿建筑风格过于雷同;民宿监管的主体仍然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并且对于违法经营的惩罚机制也比较欠缺;民宿产业对当地文化特色体现不鲜明,只能解决游客的临时性住宿问题[1]。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旅游的日益兴盛,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向往乡村民宿旅游。但是,我国在乡村民宿旅游方面尚未积累较多的经验,各项建设还处于待完善的状态,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本文在借鉴以前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4P理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判别研究等理论研究济南市乡村民宿在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以求更加丰富乡村民宿的相关研究。
2. 实践意义
对于山东省济南市而言,乡村旅游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民宿旅游,民宿旅游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仅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能够积极地推动当地乡村文化和环境的保护。针对山东省济南市乡村民宿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特点,然后制定出符合山东省济南市乡村民宿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对于当地更好的发展民宿旅游和民宿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驱动作用。(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因为乡村民宿行业发展的时间短,发展水平低,所以国内学者对乡村民宿的研究层次也相对较浅,主要涉及民宿的概念、开发条件、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其涉及的方面虽然比较全,但是层次较浅,水平较低。蒋佳倩,李艳(2014)在文章中通过研究国内旅游民宿的文献综述,归纳和评述其研究进展,从而为推动乡村民宿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意义。李亮(2016)在文章中针对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例如政府要在加强监督的基础上,制定民宿的规则和标准;民宿业主自发建立民宿行业协会,在经营管理方面和营销方面丰富推销手段等为地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范例。何璐(2015)的研究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分析了深圳的旅游市场和较场尾客源市场的基本人口特征以及较场尾乡村旅游民宿消费者行为特征等方面,目的在于为深圳市的乡村旅游民宿及周边地区民宿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局部的参考价值。向美燕(2017)在文章中通过对乡村民宿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作者在文章的开篇首先对乡村旅游中的民宿研究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再结合了当时的研究背景,分析其研究意义,继而再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并结合了浙江丽水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提出了浙江丽水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民宿业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研究对象包括民宿的房主,房客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比较系统,研究也涉及了多个学科。MayChiun Lo(2013)研究的目的是从四个主要角度对乡村旅游产业主体和旅游业发展的看法进行评估,在路径建模的基础上,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The Discussion on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一文探讨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着重分析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日趋结合的发展趋势,在分析现代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相互关系和整合关系的异同之处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积极发展,从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目 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及目标 3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3
二、济南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概况 4
(一) 民宿的起源 4
(二)济南市民宿的分类 5
(三)济南市民宿市场的发展现状 6
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济南市乡村民宿的调研分析 7
(一)济南市乡村民宿消费者行为调研 7
(二)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9
四、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乡村民宿市场问题及对策 15
(一)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问题分析 15
(二)济南市乡村民宿发展对策 16
五、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致谢 2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 酒店业态日益多元化
高端酒店仍然在中国酒店住宿服务业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中档酒店品牌的日益兴盛也丰富了酒店的住宿业态;经济型酒店力争重新塑造大众商旅客人第一选择的新形象;精品酒店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正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步成为酒店住宿业市场上的新兴增长点;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度假型酒店愈加受到游客的喜爱;驾驶房车露营成为中国酒店住宿业上的新的亮点;度假租赁短租正在重构酒店住宿业发展的新模式。再加上现在流行的“非标准化住宿”在提供给客人新奇创意的房间的基础上,也满足了消费者,尤其是90后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向往。
各地政府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为民宿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东临渤海和黄海,黄河纵贯东西,是中国仅次于江苏和广东的第三经济大省,也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在2017年中下旬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之中,民宿的评价原则包括传递生活美学、追求产品创新、弘扬地方文化、引导绿色环保、实现共生共赢等几大方面。在2016年1月份,山东省旅游局和沂南县旅游局联合起草了《民宿旅游服务规范》,初审会议在济南召开,来自山东各大院校、途家网、国际标准组织上海办事处、济南市旅游局等单位专家和学院教授出席了该次会议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该标准进行了初审。此次会议在密切结合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前提上,对民宿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对山东省境内民宿的文化特色、客房设施、基本条件及安全、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山东省各地市制定了合适的细则和政策,为民宿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济南市乡村民宿的数量和客源数量呈现增长之势
济南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农村体验型旅游,乡村民宿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九如山不二木居、隐泉别院、大峪村民宿等著名景区民宿,这说明济南有着深厚的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业的重要资源基础,而从近年来济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经济的成果来看,虽然民宿经济占旅游经济的总比重仍然不高,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乡村民宿经营的个体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但从实际情况看,相较台湾、浙江、福建等民宿业态较为成熟的省份,山东的民宿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民宿还停留在只为客人提供住宿的低层次阶段;整体风格上相互抄袭不注重细节文化元素的运用,导致乡村民宿建筑风格过于雷同;民宿监管的主体仍然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并且对于违法经营的惩罚机制也比较欠缺;民宿产业对当地文化特色体现不鲜明,只能解决游客的临时性住宿问题[1]。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旅游的日益兴盛,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向往乡村民宿旅游。但是,我国在乡村民宿旅游方面尚未积累较多的经验,各项建设还处于待完善的状态,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本文在借鉴以前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4P理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判别研究等理论研究济南市乡村民宿在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以求更加丰富乡村民宿的相关研究。
2. 实践意义
对于山东省济南市而言,乡村旅游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民宿旅游,民宿旅游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仅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能够积极地推动当地乡村文化和环境的保护。针对山东省济南市乡村民宿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特点,然后制定出符合山东省济南市乡村民宿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对于当地更好的发展民宿旅游和民宿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驱动作用。(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因为乡村民宿行业发展的时间短,发展水平低,所以国内学者对乡村民宿的研究层次也相对较浅,主要涉及民宿的概念、开发条件、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其涉及的方面虽然比较全,但是层次较浅,水平较低。蒋佳倩,李艳(2014)在文章中通过研究国内旅游民宿的文献综述,归纳和评述其研究进展,从而为推动乡村民宿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意义。李亮(2016)在文章中针对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例如政府要在加强监督的基础上,制定民宿的规则和标准;民宿业主自发建立民宿行业协会,在经营管理方面和营销方面丰富推销手段等为地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范例。何璐(2015)的研究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分析了深圳的旅游市场和较场尾客源市场的基本人口特征以及较场尾乡村旅游民宿消费者行为特征等方面,目的在于为深圳市的乡村旅游民宿及周边地区民宿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局部的参考价值。向美燕(2017)在文章中通过对乡村民宿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作者在文章的开篇首先对乡村旅游中的民宿研究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再结合了当时的研究背景,分析其研究意义,继而再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并结合了浙江丽水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提出了浙江丽水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民宿业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研究对象包括民宿的房主,房客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比较系统,研究也涉及了多个学科。MayChiun Lo(2013)研究的目的是从四个主要角度对乡村旅游产业主体和旅游业发展的看法进行评估,在路径建模的基础上,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The Discussion on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一文探讨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着重分析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日趋结合的发展趋势,在分析现代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相互关系和整合关系的异同之处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积极发展,从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