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对中国住宿业的影响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住宿业的迅猛发展,住宿行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第三产业迅速转型的新兴行业。在住宿行业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各类突发事件对中国住宿业的冲击影响也随之加深。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三) 国内研究现状 2
二、 突发事件 4
(一) 突发事件的定义 4
(二) 突发事件的类型 4
(三) 突发事件的特征 5
三、 中国住宿业概述 6
(一) 中国住宿业现状 6
(二) 中国住宿业问题 6
(三) 中国住宿业趋势 7
四、 突发事件的分析模型 8
(一) 突发事件简述和数据来源 8
(二) 模型选择 8
(二) 模型建立 9
五、 突发事件对丽江住宿业的影响分析 12
(一) 模型预测结果 12
(二) 模型结果分析 12
六、 突发事件后住宿业恢复和发展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住宿行业发展迅猛,酒店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新型产业的中坚力量,《2017中国住宿业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我国住宿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大规模、数量多、高端品牌入驻、多元化的特点。我国住宿业市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日益趋于完善,规范化的经营体系大大促进了整个住宿行业的发展转型和速度。旅游住宿是其中最大的一股推力,近几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多以10%的高速持续提升,充足的旅游人次给住宿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但住宿业的发展不是单凭着住宿品牌的号召力和资金实力,也不只是硬件设施、风格装饰所能决定的,拥有丰富的客源市场才是推动住宿业持久不衰,稳步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但我国住宿业客源市场的充盈与否或旅游人次的增跌却深受突发事件的影响。近几年我国频遭突发事件,从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到世界瞩目的会展,从“天灾人祸”到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摧毁了珍贵的景点资源、城市形象声誉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潜在住宿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源吸引到中华大地。
为探究中国突发事件对住宿业带来的影响,深入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给住宿业带来怎样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持续时常、负面影响的恢复周期需多久等问题,本文将从经济角度运用住宿业需求分析模型及其他经济分析方法开展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Tsai C H(2010)指出仍需要对台湾旅游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以地震破坏为例,因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突发时间,也就无法评估住宿业的损失。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住宿业风险管理的灾害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灾害评估模型对住宿业的有效性。[1]
Scott and Lemieux(2010)认为气候方面的突发时间对住宿业和游客构成极大的风险,它既是潜力无限的待开发资源,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住宿业发展。所有住宿业经营者都应对气候类突发事件提起警惕。[2]
Tuladhar(2015)研究后指出:虽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住宿业的发展,但国际上只有少数住宿业经营者规划进行了有效的灾害管理。他通过访问世界各区域各类别住宿业经营者,深入了解了自然灾害对住宿业的影响程度和恢复大约所需时间。在研究之后,他提倡所有住宿业业主优先考虑突发事件管理,并及时参与实践。[3]
Kunwar(2015)在研究后确定不同类型的灾害对住宿业影响的程度,着眼于危机管理、灾害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振兴住宿业的新营销方法。研究并探讨了住宿业决策与危机管理的关系。[4]
Ivanov(2016)在了解乌克兰住宿业如何受到该国政治不稳定的打击,以及该国为减轻其不利后果作出的反应后。分析了乌克兰102名旅馆经理和73名旅行社经理自行填写的问卷得来的数据,证实了研究猜想:即政治不稳定会对一个国家的住宿业产生负面影响——收入下降、游客和政府官员人数锐减、成本上升。这种影响波及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波及政治稳定地区的住宿业。[5]
Okuyama(2018) 使用了日本京都的一个假设的禽流感灾难情况,检验了权变行为( CB )方法在旅游需求恢复动态过程和有效政策分析中的适用性。安全、事件、访问者信息和价格折扣政策也相应被设计成条件。然后在随访中发现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潜在客流急剧流失,住宿业将受重创。[6]
上述国外研究成果表明,在突发事件的影响方面是多方向的,国外研究学家多通过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现象调查和分析,并大胆地运用猜想法,先进性假设再根据突发事件本身进行建模,通过研究影响模型分析突发事件的危害。由此根据模型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后续处理恢复生产方案。但国外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较少结合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进行分析,这就使得本次研究有了实际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杨洁(2006)从国际型体育赛事这类突发事件分析了住宿业所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杨教授以北京奥运为预测条件,提出了猜想:他认为奥运对北京的旅游考验主要体现在北京的住宿业上。从多界奥运会筹备实践和举办中不难看出,主办国如何解决大型赛事随之而来的旅游人数高峰,如何合理地预备设施齐全符合国际标准的住宿条件,也能成为评判赛事是否完全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充足的住宿准备,对北京的住宿业是莫大的挑战、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即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杨教授挑选了前几届承办城市分析了奥运对承办城市住宿业的影响,并通过类比的方式预测了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市住宿业的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奥运会背景下的北京旅游住宿业现状,从中得出北京市住宿业现阶段应对奥运的严峻差距,并提出了应对对策。[7]
赵德银与孙诗靓(2009)以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星级饭店带来的沉痛打击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金融危机”这种极具代表的金融类突发事件对中国住宿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住宿业面对消极影响需要住宿业管理者们重新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市场战略选择,保持乐观又不失谨慎的心态开辟新的市场,及时调整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和住宿业产业链条上的各类相关企业的应对式合作,国内住宿业才能度过此次危机,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经营危机,竭力止损,争取扭转盈亏,等待经济形势转好时住宿业的“春天”。[8]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三) 国内研究现状 2
二、 突发事件 4
(一) 突发事件的定义 4
(二) 突发事件的类型 4
(三) 突发事件的特征 5
三、 中国住宿业概述 6
(一) 中国住宿业现状 6
(二) 中国住宿业问题 6
(三) 中国住宿业趋势 7
四、 突发事件的分析模型 8
(一) 突发事件简述和数据来源 8
(二) 模型选择 8
(二) 模型建立 9
五、 突发事件对丽江住宿业的影响分析 12
(一) 模型预测结果 12
(二) 模型结果分析 12
六、 突发事件后住宿业恢复和发展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住宿行业发展迅猛,酒店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新型产业的中坚力量,《2017中国住宿业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我国住宿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大规模、数量多、高端品牌入驻、多元化的特点。我国住宿业市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日益趋于完善,规范化的经营体系大大促进了整个住宿行业的发展转型和速度。旅游住宿是其中最大的一股推力,近几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多以10%的高速持续提升,充足的旅游人次给住宿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但住宿业的发展不是单凭着住宿品牌的号召力和资金实力,也不只是硬件设施、风格装饰所能决定的,拥有丰富的客源市场才是推动住宿业持久不衰,稳步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但我国住宿业客源市场的充盈与否或旅游人次的增跌却深受突发事件的影响。近几年我国频遭突发事件,从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到世界瞩目的会展,从“天灾人祸”到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摧毁了珍贵的景点资源、城市形象声誉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潜在住宿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源吸引到中华大地。
为探究中国突发事件对住宿业带来的影响,深入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给住宿业带来怎样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持续时常、负面影响的恢复周期需多久等问题,本文将从经济角度运用住宿业需求分析模型及其他经济分析方法开展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Tsai C H(2010)指出仍需要对台湾旅游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以地震破坏为例,因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突发时间,也就无法评估住宿业的损失。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住宿业风险管理的灾害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灾害评估模型对住宿业的有效性。[1]
Scott and Lemieux(2010)认为气候方面的突发时间对住宿业和游客构成极大的风险,它既是潜力无限的待开发资源,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住宿业发展。所有住宿业经营者都应对气候类突发事件提起警惕。[2]
Tuladhar(2015)研究后指出:虽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住宿业的发展,但国际上只有少数住宿业经营者规划进行了有效的灾害管理。他通过访问世界各区域各类别住宿业经营者,深入了解了自然灾害对住宿业的影响程度和恢复大约所需时间。在研究之后,他提倡所有住宿业业主优先考虑突发事件管理,并及时参与实践。[3]
Kunwar(2015)在研究后确定不同类型的灾害对住宿业影响的程度,着眼于危机管理、灾害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振兴住宿业的新营销方法。研究并探讨了住宿业决策与危机管理的关系。[4]
Ivanov(2016)在了解乌克兰住宿业如何受到该国政治不稳定的打击,以及该国为减轻其不利后果作出的反应后。分析了乌克兰102名旅馆经理和73名旅行社经理自行填写的问卷得来的数据,证实了研究猜想:即政治不稳定会对一个国家的住宿业产生负面影响——收入下降、游客和政府官员人数锐减、成本上升。这种影响波及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波及政治稳定地区的住宿业。[5]
Okuyama(2018) 使用了日本京都的一个假设的禽流感灾难情况,检验了权变行为( CB )方法在旅游需求恢复动态过程和有效政策分析中的适用性。安全、事件、访问者信息和价格折扣政策也相应被设计成条件。然后在随访中发现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潜在客流急剧流失,住宿业将受重创。[6]
上述国外研究成果表明,在突发事件的影响方面是多方向的,国外研究学家多通过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现象调查和分析,并大胆地运用猜想法,先进性假设再根据突发事件本身进行建模,通过研究影响模型分析突发事件的危害。由此根据模型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后续处理恢复生产方案。但国外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较少结合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进行分析,这就使得本次研究有了实际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杨洁(2006)从国际型体育赛事这类突发事件分析了住宿业所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杨教授以北京奥运为预测条件,提出了猜想:他认为奥运对北京的旅游考验主要体现在北京的住宿业上。从多界奥运会筹备实践和举办中不难看出,主办国如何解决大型赛事随之而来的旅游人数高峰,如何合理地预备设施齐全符合国际标准的住宿条件,也能成为评判赛事是否完全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充足的住宿准备,对北京的住宿业是莫大的挑战、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即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杨教授挑选了前几届承办城市分析了奥运对承办城市住宿业的影响,并通过类比的方式预测了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市住宿业的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奥运会背景下的北京旅游住宿业现状,从中得出北京市住宿业现阶段应对奥运的严峻差距,并提出了应对对策。[7]
赵德银与孙诗靓(2009)以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星级饭店带来的沉痛打击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金融危机”这种极具代表的金融类突发事件对中国住宿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住宿业面对消极影响需要住宿业管理者们重新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市场战略选择,保持乐观又不失谨慎的心态开辟新的市场,及时调整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和住宿业产业链条上的各类相关企业的应对式合作,国内住宿业才能度过此次危机,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经营危机,竭力止损,争取扭转盈亏,等待经济形势转好时住宿业的“春天”。[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