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时代下纸质书发展研究(附件)
指导教师 张功翠 摘 要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阅读方式向着科技化方向转变。阅读方式的转型带动着整个纸质图书行业的转型。电子阅读发展日趋完善,成为了纸质书行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为纸质书发展道路上的威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与偏好并在2015年“第十三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基础上,从纸质书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实际,对纸质书发展现状做出SWOT分析,了解纸质书的优势劣势,以及在电子阅读时代下其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同时,结合分析结果对销售模式以及发展方向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对推动纸质书产业的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概述 2
1.1纸质书概念 2
1.2电子阅读时代概念 2
1.3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第二章 纸质书发展现状SWOT分析 4
2.1strength(优势) 4
2.2weakness(劣势) 5
2.3opportunity(机遇) 6
2.4threat(挑战) 6
第三章 纸质书的发展路径 8
3.1拓宽销售途径 8
3.2赋予纸质书新的含义 10
3.3遵循阅读立法,推进全民阅读 11
第五章 对纸质书未来的发展展望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书籍代表着文明,推动人脑进行知识与科技的探索,锻炼了人们的思维与运作,从肤浅感性的认知逐渐进步成具有逻辑的更加深刻的理性认知,让人们有更灵活的头脑深入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发现。白纸黑字间,社会逐渐发展,世界也不断进步,它书写着书写着人类漫长的传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见证了文明的变迁。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人的精神因为一本书的留存得到了永生。
如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子阅读的兴起掀起了又一轮阅读热潮。传统纸质书在发展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找到一条更清晰的方式。电子时代的到来使纸质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改变?面对这种情况,纸质书销售平台与出版方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使其日后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道路更加顺利,从而获得各自想要的利益呢?政府是否也将对此推出鼓励措施呢?这正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徐茜在其论文中讨论了新媒体背景下设计师如何从纸质书的工艺方面提升美感,吸引更多读者。[]她从美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如何提升工艺与心灵美感以带给纸质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中,我们主要从销售与定位出发,研究纸质书发展的更多可能。争取通过此次研究,能为电子阅读时代下纸质书的发展提出更多有意义的设想。
第一章 概述
1.1纸质书概念
“书”一词最早来源于《周易上系辞》中的典故“河出图、洛出书”,是八卦的简称。李隐在《史记礼书》中曾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第2版将“书”定义为“用多页纸张或其他材料书写或印刷并装订在一起以构成一个物质整体的一篇或一组作品”。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概括而言,人们过去对“书”的定义仅限于拥有实质载体,需通过印刷出版的物品。[]当下书的存在方式逐渐发展进步,传统的屏障被打破。本文中的纸质书是相对于电子阅读来说以纸张为基本载体的传统出版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书本、报纸、各类杂志月刊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都属于纸质书。[]
1.2电子阅读时代概念
“电子书”一词由Electronic Book,又称EBook翻译而来。[]《牛津英语大词典》中“电子书”为:印刷版书籍的电子版本。本文中的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和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这类阅读器一般拥有较大的容量,支持多种多样的格式。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同时电子书的存在也为阅读提供了更多的趣味性。文字搭配动态图片,文字添加艺术效果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给予读者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电子书也顺应了当下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主题。以电子书阅读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就了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
电子阅读方式多样(图1),以PAD阅读,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阅读,电脑阅读,手机阅读,最为常见。
图1常用阅读方式
1.3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研究目的
2015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电子阅读首次明显超越纸质书阅读(图2)。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让人们提升对纸质书认同感,使传统工艺不断传承,代替各个时代发声,是我们如今在电子阅读普及的时代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2 近7年阅读接触率
1.3.1研究意义
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曾说:“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维系书籍生命力的基础。”自书籍的诞生之日起,就记录着每一段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精神生活。是时代特点的集中展示。同时,这些书籍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潜移默化地在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书籍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数的文化流传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着文化的精度与广度。因此,纸质书在见证工艺发展与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纸质书作为最经典的阅读方式,其地位无可代替,其舒适的阅读感受给人们发挥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在纸质书上书写甚至标志创作成为了纸质书拥有者的特权。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纸质书变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记录着自己每一刻的灵感与情感的喷发。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仍在强调纸质书的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时代洪潮中,纸质书能否坚守不被淘汰似乎成了很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纸质书的发展方式进行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赋予纸质书这位长者更新的活力。
第二章 纸质书发展现状SWOT分析
笔者针对纸质书与电子阅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结合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与此次具体性的调查问卷对纸质书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2.1strength(优势)
“他爱书的气味、书的形状、书的标题。他爱手抄本,是爱手抄本陈旧无法辨识的日期、抄本里怪异难解的歌德体书写字,还有手抄本插图旁的繁复烫金镶边。他爱的是盖满灰尘的书页,他欢喜地嗅出那甜美而温柔的香。” 居斯达夫.福楼拜在其《恋书狂》一书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情感。这正是现代社会多数文人雅士对纸质书难以割舍的感受。
纸质书虽然受到科技的冲击,但它在读者内心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160位被调查者中有50%的读者认为在将来的环境中,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将不分伯仲,可见在便利化的今天,人们对传统的阅读习惯仍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当然,这也得益于纸质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图3)。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概述 2
1.1纸质书概念 2
1.2电子阅读时代概念 2
1.3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第二章 纸质书发展现状SWOT分析 4
2.1strength(优势) 4
2.2weakness(劣势) 5
2.3opportunity(机遇) 6
2.4threat(挑战) 6
第三章 纸质书的发展路径 8
3.1拓宽销售途径 8
3.2赋予纸质书新的含义 10
3.3遵循阅读立法,推进全民阅读 11
第五章 对纸质书未来的发展展望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书籍代表着文明,推动人脑进行知识与科技的探索,锻炼了人们的思维与运作,从肤浅感性的认知逐渐进步成具有逻辑的更加深刻的理性认知,让人们有更灵活的头脑深入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发现。白纸黑字间,社会逐渐发展,世界也不断进步,它书写着书写着人类漫长的传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见证了文明的变迁。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人的精神因为一本书的留存得到了永生。
如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子阅读的兴起掀起了又一轮阅读热潮。传统纸质书在发展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找到一条更清晰的方式。电子时代的到来使纸质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改变?面对这种情况,纸质书销售平台与出版方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使其日后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道路更加顺利,从而获得各自想要的利益呢?政府是否也将对此推出鼓励措施呢?这正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徐茜在其论文中讨论了新媒体背景下设计师如何从纸质书的工艺方面提升美感,吸引更多读者。[]她从美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如何提升工艺与心灵美感以带给纸质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中,我们主要从销售与定位出发,研究纸质书发展的更多可能。争取通过此次研究,能为电子阅读时代下纸质书的发展提出更多有意义的设想。
第一章 概述
1.1纸质书概念
“书”一词最早来源于《周易上系辞》中的典故“河出图、洛出书”,是八卦的简称。李隐在《史记礼书》中曾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第2版将“书”定义为“用多页纸张或其他材料书写或印刷并装订在一起以构成一个物质整体的一篇或一组作品”。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概括而言,人们过去对“书”的定义仅限于拥有实质载体,需通过印刷出版的物品。[]当下书的存在方式逐渐发展进步,传统的屏障被打破。本文中的纸质书是相对于电子阅读来说以纸张为基本载体的传统出版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书本、报纸、各类杂志月刊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都属于纸质书。[]
1.2电子阅读时代概念
“电子书”一词由Electronic Book,又称EBook翻译而来。[]《牛津英语大词典》中“电子书”为:印刷版书籍的电子版本。本文中的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和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这类阅读器一般拥有较大的容量,支持多种多样的格式。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同时电子书的存在也为阅读提供了更多的趣味性。文字搭配动态图片,文字添加艺术效果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给予读者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电子书也顺应了当下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主题。以电子书阅读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就了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
电子阅读方式多样(图1),以PAD阅读,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阅读,电脑阅读,手机阅读,最为常见。
图1常用阅读方式
1.3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研究目的
2015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电子阅读首次明显超越纸质书阅读(图2)。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让人们提升对纸质书认同感,使传统工艺不断传承,代替各个时代发声,是我们如今在电子阅读普及的时代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2 近7年阅读接触率
1.3.1研究意义
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曾说:“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维系书籍生命力的基础。”自书籍的诞生之日起,就记录着每一段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精神生活。是时代特点的集中展示。同时,这些书籍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潜移默化地在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书籍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数的文化流传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着文化的精度与广度。因此,纸质书在见证工艺发展与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纸质书作为最经典的阅读方式,其地位无可代替,其舒适的阅读感受给人们发挥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在纸质书上书写甚至标志创作成为了纸质书拥有者的特权。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纸质书变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记录着自己每一刻的灵感与情感的喷发。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仍在强调纸质书的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时代洪潮中,纸质书能否坚守不被淘汰似乎成了很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纸质书的发展方式进行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赋予纸质书这位长者更新的活力。
第二章 纸质书发展现状SWOT分析
笔者针对纸质书与电子阅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结合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与此次具体性的调查问卷对纸质书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2.1strength(优势)
“他爱书的气味、书的形状、书的标题。他爱手抄本,是爱手抄本陈旧无法辨识的日期、抄本里怪异难解的歌德体书写字,还有手抄本插图旁的繁复烫金镶边。他爱的是盖满灰尘的书页,他欢喜地嗅出那甜美而温柔的香。” 居斯达夫.福楼拜在其《恋书狂》一书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情感。这正是现代社会多数文人雅士对纸质书难以割舍的感受。
纸质书虽然受到科技的冲击,但它在读者内心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160位被调查者中有50%的读者认为在将来的环境中,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将不分伯仲,可见在便利化的今天,人们对传统的阅读习惯仍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当然,这也得益于纸质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图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15.html